蔡英文提7項綱領:「一國兩制」不會成為台灣的未來

蔡英文提7項綱領:「一國兩制」不會成為台灣的未來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黨政人士進一步指出,7個指導綱領確立後,國安部門將會開始研擬作為,包含法制面、情勢收集等,預計1至2個月後檢視國安各部門提出的因應方案。

蔡英文總統昨(11)日召開國家安全會議,聽取國安會報告,報告指出,去年九合一選舉結果,讓北京認為近兩年多來的「對台政策」成功,預料將擴大在台灣的影響力,利用經濟利益徹底改變及掌控台灣的政治及社會,為加速統一台灣進程營造有利環境,勢將加劇台灣內部分裂,也可能導致兩岸在台灣問題上「提前攤牌」。

(中央社)蔡英文表示,中共近日召開的兩會,也將習近平的談話列為今後對台灣工作的核心事項。這些動作都在在顯示,北京當局已經將統一台灣的工作納入政治議程,這讓兩岸關係進入極為嚴峻複雜的階段。

「政府目前的兩岸政策主張是維持現狀,就是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現狀」,總統強調,「一國兩制」不只單方面破壞現狀,更是意圖消滅中華民國的主權,強迫台灣接受被中國統一。從歷次的民調看來,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都無法接受。(總統府全文

蔡英文隨後也在首次在臉書上揭露國安會議內容,強調「我們不反對交流,我們反對的是一國兩制」,並表示將建立民主防護網,因應新型態的國安威脅,並提出「7項綱領」,分別在國防、經濟、外交、安全等各方面拿出因應對策;蔡英文說,「我們的未來,我們自己決定」,朝野政黨雖然立場有別,中央地方雖然權責不同,不過,與中國交流、互動、合作,都必須以維護國家主權跟台灣整體利益為前提。

國安會:中國4大策略加速統一台灣

總統蔡英文11日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國安會提出報告表示,去年九合一選舉結果讓北京認為對台政策成功,兩岸可能提前攤牌。中國為了加速統一台灣提出4大策略:

  • 第一是中國交互運用「和統」(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及「武統」(強軍準備),並配合強硬「反獨」。
  • 第二是「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為中國統一台灣模式及步驟定調。
  • 第三是運用台灣社會分歧及藍綠對立,從台灣內部形塑統一氛圍。
  • 第四,北京將根據台灣內部政治形勢變化,策略性調整統一路徑的實施時程。

中國在推動一國兩制上,加速推動統一進程,確立以和統及武統,兩者交互運用的方略。十九大後,中共中央即授意涉台官員及學者開始論述在台灣實施一國兩制,並展開先期討論。

在國安會報告中,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1月2日「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談話,揭示統一台灣的路徑圖,首次提出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並倡議透過所謂「民主協商」,達成兩岸和平發展的制度性安排。

至於一國兩制的背後目的,國安會說,北京推動「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最終目的,是消滅中華民國主權,讓台灣被中國統一;推動步驟是假「和平」為名,以「武力」為實,迫使台灣和中國進行政治協商,簽署邁向被統一的過渡性政治安排。換言之,北京統一台灣,是以達成邁向統一的過渡性政治安排為近程目標。

觀察中國為了推一國兩制的相關動作,國安會指出,中共相關作為包括,制頒《國安法》、《統戰工作條例》、《反間諜法》等法律,將台灣納入中國管轄權,即台灣地位的「國內法化」。

此外,中國相關動作還包括,軍艦軍機頻繁繞台,片面宣布啟用M503北上及相關銜接航路等,既挑釁、威嚇台灣,更明顯企圖將台灣海峽「內海化」;奪取及拉攏台灣邦交國和友邦,阻撓參與國際組織;矮化民間組織名稱及強迫國際企業變更對台灣稱呼,企圖將台灣「去國家化」。

國安會說,中共透過統戰、滲透、網攻、散布假消息等,影響及介入台灣選舉及各項內政,並弱化台灣民眾的主體意識。同時推動「對台31項措施」,磁吸台灣技術、資本及人才;核發在陸台灣人「居住證」,積極拉攏年輕人赴陸就學、就業、定居等,視台灣人民如中國公民,形同兩岸尚未統一前的「統一」政策。

國安會表示,中國利用經濟利益來改變及掌控台灣政治及社會,例如利誘地方政府為換取政治性採購、中國觀光客,而屈從中國對台灣的政治主張。中國持續並加大對台灣各界的統戰及滲透,尤其是地方基層、農漁民、退將、宗教、原住民、文化圈、媒體乃至黑道。

關於中國推動統一進程,國安會分析,是以一國兩制為模式,各項對台政策作為皆以矮化台灣、消滅中華民國主權為目標或前提;台灣內部政治分歧,尤其部分人士對中共政權錯誤的想像和期待,已影響兩岸政策的走向及執行,也授予中國愈來愈大的空間,在台灣塑造統一的氛圍及條件。國安會說,

台灣社會受到嚴重滲透、分化,各階層人士只要有需要和對岸往來,或在對岸有商業利益,絕大多數不敢對北京當局有所批評,甚至還被迫作政治表態。而北京對台灣媒體及輿論的操控日益加劇,中國對台灣的不理性作為經常被合理化,也使台灣社會對中國的推進統一進程,明顯缺乏危機意識。

去年九合一選舉結果,國安會認為,讓北京認為近2年多對台政策成功,因而習近平1月2日談話已無所避忌,推動統一進程已正式浮上檯面。國安會預料北京將擴大在台灣的影響力,利用經濟利益來徹底改變及掌控台灣的政治及社會,為加速統一台灣進程營造有利環境,勢將加劇台灣內部分裂,也有可能導致兩岸在台灣問題上提前攤牌。

學者專家:防禦性作為,其他國家也都在做

健行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顏建發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習近平提一國兩制的目的是要和平消滅台灣,蔡政府提出這項「防衛型」綱領來因應,並非採取攻勢。

他分析,這項綱領包括兩岸、國防、外交等層面大致上都是「防衛型」作法。其中,只有積極協助台商回台投資、強化國際布局,並積極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多邊、雙邊經貿協議的做法算是比較積極的,希望藉由國際化來抵銷中國化的壓力。

顏建發認為,採取防衛型作法也與蔡總統對「維持現狀」的堅持有關,美國呼籲兩岸不能片面改變現狀,蔡政府不願破壞現狀,因此也不會發展攻擊性武器,而是採取防衛性作為來嚇阻中國。

他也說,政府提出這項綱領也希望向國際社會宣示,台灣基本上是不挑釁的,「人家攻來的時候,我們要反制」。

另一位熟悉國安人士表示,國際社會對台灣處境感同身受,在主要民主國家也紛紛築起防禦網,防杜中國各種內部事務干預,例如澳洲的《反外國干預法》,美國完成《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立法,歐盟立法從嚴審查海外資金,並將在21日召開元首峰會討論因應中國的戰略。

至於有部分人士把守護國家主權的作為扭曲為選舉操作,熟悉國安人士強調,台灣受到中國在主權上的威脅,不是綠營自己覺得,而是國際社會一致關注,這無關藍綠。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