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遊戲《Rape Day》下架爭議,代表「男性可以被殺害、女性不能被強暴」嗎?

遊戲《Rape Day》下架爭議,代表「男性可以被殺害、女性不能被強暴」嗎?
《Rape Day》所釋出的遊戲畫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Rape Day》強暴日下架引發的爭議,使人容易得到「暴力可以、強暴不行;男性可以、女性不行」的結論。然而,該議題牽涉到的,是「什麼是人」的哉問。裡頭人物的舉措與行為,就像正在呼應現代社會議題,極具挑釁性。這種死物擁有自我意識的聯想,讓部份受眾產生恐怖之感,近乎驚慌失措。

文:鹿ㄦ

由Desk Plant團隊開發的《Rape Day》,是一款成人視覺小說遊戲。但內容極具爭議性,其故事設定在殭屍虛構末日世界,而主角則是一名殺人強暴犯,該設定引起許多玩家社群強烈反彈。

不僅僅是主角設定,原先廠商還曾釋出遊戲涉及「殺害小孩」的一幕。事後原作者進行了道歉,並將該故事橋段移除。憤怒的玩家辱罵開發者不知廉恥,但該則公告底下,依然有不少玩家認為遊戲故事只是虛構而支持上架。

擁有遊戲平台Steam的公司Valve,以「帶來未知的成本與風險」為由宣布拒絕上架《Rape Day》後,引起討論區又一陣譁然。

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假道學,為何不乾脆禁止像《GTA》( Grand Theft Auto)這樣更多充斥暴力、色情的遊戲。有的用戶表示,強暴內容造成女性玩家的強烈不適。剩下的人則批評這是一種噱頭,好掩蓋遊戲本身的廉價製作。

「男性可以被殺害、女性不能被強暴」?

許多意見尖銳地抨擊,比起強暴畫面,為何人們對於更大規模的屠殺場景、無意義的虐待行為、指涉毒品與團夥犯罪,甚至使用納粹元素作為遊戲內容,更加無動於衷?燒殺擄掠,與強姦一樣,都是現實可能發生的惡劣犯罪。這兩者之間,難道還有先後順序、嚴重之分?

在一些人指出,「這會傷害那些曾遭受性侵的受害者!」後,討論氛圍遂急轉直下,成為了一場性別議題的超級大辯論。該遊戲並沒有什麼忠實粉絲,卻有不少人反對Valve的決策,批評其標準不一。有些人開始暗諷,「這又是正義魔人(SJW, Social justice warrior)在搞事情啦」。

這似乎容易得出一個粗暴簡略的結論,「男性角色可以被輕易殺害、但女性是不能被強暴的」。然而,事情有這麼簡單嗎?

那是隻鳥、那是架飛機,那是……!

平心而論,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遊戲裡的暴力元素,並不會帶給玩家太多的道德重量。看著人物在眼前受創或施暴,對於玩家而言,可能一點真實感覺都沒有。

譬如《GTA》這款以黑幫為題材,經典的角色扮演動作遊戲系列。在遊玩過程中,飛機總是突然就起火了,車子開著開著,路人就像鳥一般被撞飛了出去。主角莫名其妙就被整市鎮的警察追著跑,然後又神奇地康復出院了。

這與設計者們將其卡通、誇張化有關,讓玩家們忘記這些其實全都是可怕的惡行。從而能專注在《GTA》本身極其飽滿的角色性格、寬闊的開放世界,以及劇情對社會環境的隱喻及批判。

Ghost in the Shell.

聰明的遊戲設計者們,將人性巧妙地抽取了出來。使人們接受並相信,那只是個虛擬世界的軀殼,並不存在真實的意識。

因此,即使知道對面操控角色是一名真實的人類。無論是槍擊遊戲的一發爆頭,亦或是競技色彩濃郁的死亡場景,都不會帶來如同現實般的壓力。因為玩家們清楚地知道,「這件事情不是真的」。

然而,隨著遊戲題材的擴展、技術面的提升,以及越來越受大眾所矚目與喜愛。這一條現實與虛擬的界線,變得沒有那樣清晰了。

如果說身上裝滿機械義肢,甚至於腦部都進行電子化。卻擁有記憶與意識,這種情況尚且能夠稱作為人。那麼一名外觀、行為充滿符號性,並且能夠回應某種社會訴求,貫徹人類所下達意志的虛擬人物,不能夠被視作是一個真實人格呢?

那是一個真實的「人」嗎?

1*jsIKSjauOr_XX0yVhqE55w
Photo Credit: REVIVED GAMES
引起爭議性的射擊遊戲《Active Shooter》

《Rape Day》的強暴元素,連同遊戲這個特殊載體,讓部分旁觀者感受到現實上的恐怖與壓力。不像電影、或色情影片,觀眾被牢牢地鎖死在座位上頭。在遊戲裡頭,玩家有主動性,在一定範圍內選擇做這個動作,或不做這個動作。

這一個粗糙的電腦動畫人物,彷彿能夠感知到外部世界的脈動。知道現在的社會氛圍,有這樣一股聲音,正在呼喚嗜血性的報復。

人們看著他,就像見到一個死物突然產生了自我意識。這種「人」存在於此的聯想,讓許多人都嚇壞了。

這並不是Steam下架遊戲引發爭議。在2018年5月,一款射擊遊戲同樣引起非議。玩家扮演的高中生槍手,能夠盡情屠殺一般平民,讓人聯想到多起校園槍擊案件。

如今看來,兩者有雷同的地方。都導致一些受眾難以容忍,將其視作延伸到現實中的暴力,產生劇烈的反感情緒。

「有這麼嚴重嗎?」

1*EOFrt-3j45B_bcy9_jq7DQ
Photo Credit: Twitter
女性玩家對於《Rape Day》的反對意見

對於有些人而言,是的,就是這麼嚴重。有女性玩家表示強烈反感,覺得被威脅與不安。「在現在『#MeToo』的時代,怎麼還能發售這樣的遊戲」。更多的女性用戶則集結起來,一度想要發起向Steam將遊戲下架的請願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不是,沒有這麼嚴重。對他們而言,這部遊戲只是另外一部粗濫製作的情色漫畫書。就像那些三流小說、小報插圖,以及色情影片與動漫。這些產物旨在滿足人們稀奇古怪的性慾,與現實毫無關聯。

這顯然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在,也是Steam政策被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界線沒有確切範圍,並不全是性暴力與暴力元素出現多少次的問題。而是該作品所呈現的方式,是否讓用戶們感受到「人」的真實。

"You wanna play too? It’ll be fun!"

族群的一面倒聲浪,加劇《Rape Day》的下架風暴,一路延燒。較佳的方式,或許仍要回到溝通與交流,正視恐慌的根源。也就是人們透過《Rape Day》,所看到它所反映的社會衝突與性別議題。

迄今為止,很少聽過男性跳出來,抗議遊戲出現針對男性角色的性暴力(但這些作品是存在的)。對這類劇情與畫面,是毫無感覺。還是其實在社會壓力下,男性不被鼓勵表達,被默認忍受痛楚與羞辱?男性的沉默不語,是一個未解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