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歲到71歲:紐西蘭恐襲下的受害者,與保護他們的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死者中包括了來自巴基斯坦、約旦、埃及、沙地阿拉伯等外國公民,最小的受害者只有4歲,是來自東非的一名男孩。
紐西蘭基督城2座清真寺上周五(3月15日)遭到大規模的恐怖襲擊,截至17日為止,共有50人證實死亡、50人受傷,仍有36人住院,該國目前正努力平復恐襲後的情緒影響。
《美聯社》報導,紐西蘭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表示,將在今日晚間,將清真寺襲擊事件喪生者遺體歸還給家屬。
伊斯蘭法律要求,屍體需在死後儘快被清洗和埋葬(通常在24小時內),痛苦的家屬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當局釋放遺體。紐西蘭警察專員布希(Mike Bush)表示,他們正在盡快工作,但當局必須在歸還遺體前確認身分並釐清死因。阿德恩則表示,當局希望在20日之前,歸還所有的遺體。
除此之外,阿德恩也重申了她的承諾,將在周一(18日)與內閣討論修改槍枝管制的政策細節。與許多國家相比,紐西蘭對步槍或霰彈槍的限制較少,且與美國不同,紐西蘭憲法並未指出人民擁有槍械的權利。在今日的記者會上,阿德恩措辭強硬的表示,控制槍枝的法律需要改變,而「它們會改變」。
槍擊事件發生2天後,28歲的塔蘭特(Brenton Tarrant)是目前唯一與襲擊有關的人。警察專員布希表示,最初被捕的另外3人沒有參與襲擊,但當局並沒有排除其他嫌犯的可能性。
受害者有誰?
紐西蘭當局目前沒有公開受害者的身分,不過透過官方與受害者家屬說詞,有部分受害者身分被揭露,他們之中有教師、工程師和會計師,有些人幾十年為了避難、或尋求更好的生活,多年前移居紐西蘭,也有人只是短暫的造訪這裡。有許多人在保護他人時受害。
71歲的納比(Daoud Nabi)在1980年代為了逃離蘇聯入侵,舉家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Kabul)移民紐西蘭,平時經常幫助難民。光明清真寺15日發生槍擊時,納比捨身拯救另一名受害者,當場遭槍擊身亡。
納比的兒子雅馬(Yama Nabi)當天做禱告時遲到了,當他趕到現場時槍擊案已發生,他的朋友一次又一次的告訴他:「你的父親救了我的命。」他才知道父親為了挽救別人的生命,已經去世了。
雅馬說,近日父子倆起了一點爭執,2、3周沒有見面,但雅馬知道父親有多麼喜愛他的孫子,原本打算和父親重修舊好,沒想到晚了一步。
納比的另一位兒子歐馬爾(Omar Nabi)則形容父親:「他是一個有很多天賦的人......他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曾幫助過很多人。」歐馬爾說,他想把他帶回阿富汗下葬。
Haji Daoud Nabi identified as the first victim of the Christchurch attack
— Maven The Raven (@wailing_voice_) 2019年3月16日
The 71-year-old grandfather was known for his work helping refugees begin their lives in #NewZealand. According to his son Omar, Nabi was shot after throwing himself in front of another worshipper. pic.twitter.com/Y4IDBvlpeD
《華盛頓郵報》報導,政府官員證實,死者中包括了來自巴基斯坦、約旦、埃及、沙地阿拉伯等國的外國公民。
目前年紀最小的受害者,是4歲的阿布杜拉希(Abdullahi Dirie),這名男孩的家人在1990年代逃離東非索馬利亞(Somalia),定居紐西蘭。他和父親還有4個兄弟姊妹一起在基督城敬拜,另外4個孩子沒有受傷,但最年輕的阿布杜拉希卻被殺害。
「你無法想像我的感受。」阿布杜拉希的叔叔哈希是個傳教士:「他是這個家庭中最年輕的。」哈希反對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他說:「有些人認為他們國家的穆斯林是極端主義的一部分,但這些都是無辜的人。」
This picture broke my heart into thousand pieces. This is Abdullahi Dirie who was only 4 years old. He is the 2nd youngest victim of #Christchurch mosques shootings. Every Friday I take my own son who’s 4 years to pray Jummah. This could have been him. 😢😢#NewZealandTerror pic.twitter.com/BZKFgiGAqM
— NazMasala (@nazmasala) 2019年3月16日
他用「信用卡刷卡機」,阻止事情變得更糟
《美聯社》報導,15日的清真寺血案,槍手先在光明清真寺(Al Noor)殺死了41人,接著開車穿過約5公里的路程,到了另一間林伍德清真寺(Linwood Mosque),在那裡又殺了7人。
林伍德清真寺的教長伊瑪目表示,如果沒有一名父親的行動,該清真寺的死亡人數可能會更高。
伊瑪目說,星期五下午1點55分左右,他在清真寺外聽到一個聲音,停止了他正帶領的祈禱,他看向窗外,看到一個穿著黑色軍用裝備的男子,他頭戴頭盔,手拿一把大槍,他以為那名男子是個警察,接著他看到2具屍體,聽到槍手大喊大叫,「我意識到這是另一回事。這是一個殺手。」於是他朝著室內80多名會眾大喊,接著一聲槍響,窗戶破碎了,人們開始意識到這是真的。
這時一名教徒艾濟之(Abdul Aziz)挺身而出,他跑到清真寺外面,希望分散襲擊者的注意力,對槍手大喊:「放馬過來!」(Come here!)他用隨身攜帶的信用卡刷卡機,砸向槍手,這時他還聽得到2個年紀最小(11歲與5歲)的兒子懇求爸爸趕快回來。
槍手朝艾濟之開火不成後,又回到車上,可能是要換槍或換彈匣,艾濟之在車道上的車輛之間閃躲,把手中的槍砸向槍手車子的擋風玻璃,將它砸碎,槍手可能受到驚嚇,開車逃離現場,艾濟之還追了一程。最後槍手是被追捕他的警方逼到路邊停車,直接從駕駛座揪出來。
「這就是我們得救的方式。」伊瑪目說:「否則,如果他(槍手)設法進入清真寺,那麼我們可能都會消失。」
艾濟之最初來自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他說自己小時候就來到澳洲,在那裡生活了25年以上,幾年前搬到了紐西蘭。
面對槍手時,艾濟之說他並沒有感到害怕或任何事情。他相信上帝,真主,並不認為這是他死的時候。他的4個兒子和其他數十個人在他與槍手對峙時留在清真寺,挺身而出,他認為這是任何人都會做的。

新聞來源:
- The Latest: Pakistan says 9 nationals killed in NZ attack(美聯社)
- Death toll rises to 50 in New Zealand mosque shootings(CNN)
- New Zealand attack: victims of the mosque massacre(衛報)
- 清真寺血案前9分鐘 凶嫌寄犯案宣言給紐西蘭總理(中央社)
- Yama was running late for prayers. His father died shielding another man(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 What we know about the people killed in the New Zealand shooting(華盛頓郵報)
- Man who stood up to mosque gunman probably saved lives(美聯社)
核稿編輯:羊正鈺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1:氣候變遷引發飢餓浩劫,我們如何即刻救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以及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
於5月3日首播的《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除了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也帶觀眾認識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並邀請各界一同付出行動,與世界展望會一起集結眾人之力、力挽狂瀾,守護飢寒交迫的社區家庭與兒童,同時醫治急需挽回的自然環境。
人類生活正備受考驗,而此刻的我們仍有機會扭轉命運。
全球氣候變遷,引發嚴峻糧食危機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目前全球約有40%人口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且約有33~36億人正生活在極易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環境中。當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重,人類與其依存的生態系統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就愈來愈高。
而全球極速暖化、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象,也引發物種滅絕、蟲媒傳染病、生態系統崩潰、致命熱浪、缺水和農作物減產等後果。事實上,在NASA最新的研究也表示,最快在2030年,氣候變遷就會影響全球玉米和小麥的生產;而這項結論,也呼應了聯合國IPCC發布的《氣候變遷與土地報告》。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因應措施,到了2050 年,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糧食產能下降5~30%。

當家庭受困於飢餓,最大的受害者竟是兒童

氣候變遷導致乾旱造成農作物歉收,或是洪水沖毀農作物及房屋,導致資源更少,導致部落間及國家間為了爭奪資源而爆發衝突。更令人難過的事實是,兒童是對氣候影響最小的族群,卻是氣候變遷下的最大受害者。
由於在家庭生計捉襟見肘時,某些脆弱地區的家長,往往將童婚視為撫養子女的唯一辦法;此外,還可能迫使兒童從事危險的勞動工作以協助生計,卻讓他們處於剝削和虐待的嚴重危機。家庭暴力、人口販賣、童婚以及童工問題等,種種暴力不但嚴重影響脆弱兒童的身心狀況,也剝奪了兒童的基本權利與未來前途。
此外,來賓范琪斐也強調,氣候難民、飢餓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且正在擴大蔓延中。當災難發生,首當其衝的是弱勢國家、弱勢人民,以及老弱婦孺等弱勢族群。這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勢兒童,背負著悲慘命運,令人不忍卒睹。然而,除了感到悲痛沈重以外,我們也要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做出改變行動的人。

世界展望會人道救援三大策略-緊急回應、調適、減緩
「一個地區的糧倉受到影響,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共同承擔。」氣候變遷造成的毀滅性後果,迫使流離失所的人數創歷史新高,全球正在與本世紀最嚴重的飢餓危機抗戰,而你我都肩負起一定的責任。
例如:人道救援第一線的世界展望會,總是在第一時間搶救因遭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區域和家庭,並針對緊急程度分別訂定短、中、長期的執行策略,恢復家庭與社區生活的韌性,提升居民災變的應變力與經濟彈性,以及促進兒童的長期福祉與發展。具體來說,世界展望會三大行動策略,包括:
- 緊急回應:世界展望會首先提供挽救生命的急迫性服務。例如:供給糧食、臨時居住所、乾净飲用水、簡單醫療設備,以及心理支持。
- 調適:世界展望會與當地社區一同尋求能有效減少氣候變遷危害的策略和措施,以事先預防的措施,減少損害、提升韌力,並開發有益當地生計的機會。
- 減緩:主要是針對溫室氣體減量,規劃長期措施。例如:透過減少排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或將溫室氣體以吸收儲存的方式,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含量,以推遲、甚至避免氣候變遷發生,降低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例如:在世界展望會的宣導下,當地居民改為使用低耗能爐具,取代傳統用大量燒木頭;或是運用生質沼氣煮飯系統,善用農業廢棄物、動物糞便產生沼氣,進而轉化成燃料,減少多於碳排。另外,世界展望會也會幫助地區建設太陽能等再生能源。

若不立即作出改變行動,災難將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個角落,別等到發生到我們身上時,才後悔莫及。
為孩子迎戰氣候變遷!飢餓三十救援專線:(02)8195-3005 即刻救援動起來

關於《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
由《國際大風吹》李漢威、金鐘主持人蔡尚樺聯手主持,每集《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將邀請重磅來賓,帶大家深入淺出、探討急需人們重視的國際議題,並呼籲各界付出實際行動,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展開即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