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用「謝謝」做為今年的KPI之後.....

當我用「謝謝」做為今年的KPI之後.....
Photo Credit: Andy Rogers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Andy Rogers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Andy Rogers CC BY SA 2.0

當我送朋友上計程車的時候已經凌晨一點了,這是個美好的周五夜晚,我跟朋友剛享受完一部非常棒的電影,我正準備騎著Ubike從信義區回到我南京東路的辦公室,去把車開回家。我穿過了在夜店門口排隊的人群後停了第一個紅綠燈,對面的走道全是黑的,只有Cartier的招牌依然亮著,閃閃發亮的藍色LED燈提醒著我,再過一個月聖誕節就要來了。

五年前的聖誕節前夕,一樣的地點、差不多的時間,我跟大學朋友看完電影走出來,坐在對面的薯條店喝著啤酒。在我們隔壁桌的是一群穿著整套西裝、拿著名牌公事包的白領階級。由於我們隔得很近,所以可以清楚聽到他們在談論下一個新產品如何行銷的事。

正當我有點恍神的抬頭看著台北101的時候,我同學忽然跟我說:「嘿,30歲的時候我希望可以成為隔壁那些男人:成熟、有不錯的工作和生活品質;至少我們從捷運站到電影院這段路經過的那些名牌精品,我們可以狠狠的買它個好幾十件。」我敲了下我朋友的啤酒瓶,瓶身發出清脆聲響的同時,我回應他:「Dude, we give it a shot!」

一年前的聖誕節前夕,一樣在信義區、差不多的時間,地點從露天的薯條店換到了隱密的飯店酒吧;喝的飲料從清爽的啤酒,換成了重口味的艾雷島威士忌。我累壞了,我把白色襯衫的袖子捲起來,並且幾乎是趴在吧檯喝酒。之前跟我一起喝啤酒的朋友,現在已經在香港的律師事務所上班,我只好獨自盯著我的威士忌杯,試圖著把壓力忘掉並且把腦袋放空。

我看起來一定糟透了,所以Bartender親切的問我說:你還好嗎?

我把在薯條店跟朋友喝啤酒的對話跟Bartender說了一次,然後把心中最大的疑惑告訴他:「現在看起來一切都很棒,我幾乎是實現了那時候的對話,但是我並不感覺開心。實現目標的滿足感消失得很快,伴隨而來的是快速成功之後的壓力。這種感覺就像是小時候我玩超級瑪莉破關的感覺一樣,覺得很空虛,而且也不知道下一個目標在哪裡?」

Bartender問我:「你最喜歡的食物是甚麼?你最喜歡喝的酒是甚麼?」

我有點疑惑他怎麼會問我這個問題,但我還是回答他:「我最喜歡吃雞肉飯跟漢堡,最喜歡喝的是艾雷島的Laphroaig 10yo。」

Bartender接著說:「所以你就算年收入再多個200萬也還是喜歡這些吧?我的意思是,你可能會把國產車給換成賓士;但你依然愛雞肉飯跟漢堡,還有那支不貴卻經典的Laphroaig 10yo?」

我點點頭,然後看著Bartender又幫我倒了一杯Laphroaig 10yo。

Bartender說:「這杯酒請你,並且我建議你可以當一個慷慨的人——當一個慷慨地把幸福跟快樂送給大家的人。

從對話中我感覺到你是個企圖心很強的人,但你可能在追逐目標的過程當中,忽略了身邊美麗的風景跟身邊的人最真實的感情。我沒有說這樣不好,這也是你能夠成功的主因之一;但我會這樣說的原因在於,我最滿足的時候就是客人跟我說謝謝的時候。

我做Bartender快8年了,曾經也是追求最極致的技術和各種調酒競賽的獎牌;但我後來發現,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其實是我做出一杯完全符合客人期待,而不是符合評審期待的那種酒。尤其在客人喝完第一口笑著跟我說謝謝的時候。所以我才會建議你多傾聽身旁的聲音,並且當一個慷慨地把幸福跟快樂送給大家的人。」

Photo Credit:  Vratislav Darmek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Vratislav Darmek CC BY SA 2.0

每年聖誕節的前夕總會剛好發生一些事,給我重大的啟發。經過忠孝東路回辦公室的路上,我不斷地回想著去年這一整年,我開始嘗試著做一些短期內看起來沒有什麼投資報酬率,但是卻會得到感謝的事。如果說工作的頭幾年我都用業績版上的數字,以及換名片的速度當目標,那我去年就是偷偷的用被說「謝謝」的次數當目標。

每天早上買咖啡的時候、開車等紅綠燈搖下車窗拿DM的時候、把文件送給內勤姊姊的時候……還有好多的時候我都試著微笑且真心的對他們說謝謝,而不是冷冷地說謝謝並且快速地趕下一個行程。我發現我得到謝謝的次數變多了。

在星巴克買一送一店裡大排長龍、店員正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我一次買了6杯咖啡。店員臉臭著跟我說買一送一只限兩杯,而且要等40分鐘左右。我微笑著跟她說沒關係,然後多關心了一句「妳們今天很忙吧?辛苦了,我的咖啡不急,妳們慢慢做。」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的6杯咖啡全部被用買一送一的價格結帳。店員把咖啡遞給我的時候還特別對我說:「謝謝你,曾先生。」

這一年來,我的業務員說我變得更有耐心了,也更常關心他們除了工作之外的事;神奇的是,我今年的團隊業績甚至比去年更好。隨著「謝謝」次數不斷的累積,我的生活也愈來愈開心,空虛感出現的次數變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內心裡滿滿的充實感。

現在的景氣不好,台灣的未來混沌不明,政治也充滿了黑暗和迂腐;政府連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沒辦法替人民把關。我們對未來摸不著頭緒,身旁所有的政策法案、商人的信譽、財團的壓榨全都充滿了可議之處,這一切都讓我們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並且對所有的人事物產生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