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使用「台灣水果」創作10年,她拿下英國「果醬界奧斯卡」雙金大獎

堅持使用「台灣水果」創作10年,她拿下英國「果醬界奧斯卡」雙金大獎
Photo Credit::好食光臉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有來自荷蘭、敘利亞和來自台灣的的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共3款果醬奪得雙金大獎,但只有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罕見奪下滿分20分。

台灣在地品牌「好食光」10年來不斷嘗試用台灣各地的水果製作果醬,最近在英國獲得堪稱「果醬界奧斯卡」的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拿下雙金大獎,也是台灣人首次奪下年度雙金大獎,從3500個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果醬製作者柯亞表示,台灣的農業技術相當成熟,過去10年努力至今只是個開始,希望未來能讓更多人能透過果醬,進而認識台灣水果之美。

(中央社)台灣果醬女王柯亞利用台灣在地食材製作出的「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在英國舉辦、堪稱果醬界奧斯卡金像獎的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抱走雙金大獎,讓台灣水果隨之躍上世界舞台。

柑橘類果醬(Marmalade)是英國人早餐桌上的重要角色,就像「維吉麥」(vegemite)之於澳洲一樣,對於英國人有著特殊意義,更是知名英國卡通人物「帕丁頓熊」最喜愛的食物。

「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The World's Original Marmalade Awards)從2005年開始舉辦,不僅以口感、香氣為評比標準,果醬製作食材及果醬佐餐的多元性也是重要考量。查爾斯王子曾蒞臨比賽品嚐,可謂果醬界的奧斯卡。

今年比賽結果15日在盛產柑橘的英國小鎮彭里斯(Penrith)揭曉。「好食光Keya Jam」品牌創辦人柯亞今年首度參賽,就憑藉3款果醬,從超過40國、3500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奪下雙金大獎,以及各品項的二金、二銀、二銅獎項。這也是台灣人首次奪下年度雙金大獎。

其中,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採用宜蘭的金棗與金桔作為主軸,透過黃檸檬與橙花,引出金棗的甜蜜滋味,榮獲年度雙金大獎,以及「使用有趣食材」及「適合佐餐(魚料理)」兩類金獎。

另一款「好食光」的招牌果醬威士忌柑橘果醬,以柑橘搭配葛瑪蘭威士忌熬製而成,奪下二銀一銅,分別為「使用有趣食材」銀獎、「適合佐餐(肉料理)」銀獎,以及「使用酒類食材」銅獎。

此外,白酒伯爵金棗果醬同樣利用來自宜蘭的金棗與金桔,搭配伯爵茶香與白酒,獲得「適合佐餐(魚料理)」銅獎。

柯亞表示,今年有來自荷蘭、敘利亞和她的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共3款果醬奪得雙金大獎,但只有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罕見奪下滿分20分,未來將在英國知名老店Fortnum& Mason販售。

中文系出身、當過編輯的柯亞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她當年因為健康因素回家鄉彰化休養,因緣際會到市場買了草莓回家做果醬。當時她對下廚其實沒多大興趣,卻因為把做果醬想得太容易,把果醬給做壞了,而這「做壞的第一瓶果醬」反而激起她的好勝心和好奇心,讓她自此投入做果醬事業。

柯亞自此開始深入了解製作果醬的各種「眉角」,包括水果的四季更迭,和水果搭配的茶、酒等,甚至搜集世界各地的糖,一一研究當中的化學變化,一研究就是10年。

柯亞堅持以台灣在地出產的水果創作果醬,探索各種果物的可能性。台灣出產的金棗在這次比賽中讓評審驚艷。

她笑說,台灣人製作的果醬在英國人重視的柑橘類果醬大賽抱走雙金大獎,簡直就像「外國人到台灣的滷肉飯大賽上拿金牌」一樣。柯亞表示,

除了她製作的果醬獲獎之外,她也期待看到台灣水果能讓世界上更多地方的人品嘗。

她指出,台灣的農業技術相當成熟,熱帶和溫帶的水果甚至可以種在同一塊土地上。透過這次機會,讓台灣的水果得以跨出海洋,被世界品嘗,更希望能讓更多人能透過果醬,進而認識台灣水果之美。

柯亞也表示,提到果醬,台灣人的吃法99%還是拿來抹吐司,但其實果醬的品嘗方式遠不僅止於此,她近年來也推廣果醬與台式料理的結合,像是柑橘醬與滷肉飯結合,就出乎意料的美味,大家不妨嘗試一下。

得獎之後,柯亞也在臉書上發表得獎感言,感謝台灣水果成就了她,引領她來到世界的另一端,向大家介紹台灣,這是好食光的第10年,對她而言才正要開始。這次的肯定也更加堅定了柯亞創作的初心,她會持續努力,讓島嶼果味得以跨出海洋被世界品嚐,更多人能透過果醬認識這塊土地所孕育出來的水果之美。

除了製作果醬的柯亞,《鏡週刊》報導,這款果醬幕後還有一位神祕的調味師,是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我很早就是柯亞果醬的粉絲,我的冰箱裡有好多罐她的果醬。」葉怡蘭表示。

這次兩人選擇台灣宜蘭產的金棗與金桔作為果醬主要食材,雙方研發歷時3個月,「為了要平衡台灣水果很甜很濃的風味強度,我建議拉高黃檸檬的比例,增添明亮酸度。」葉怡蘭欣賞柯亞的手藝,這次「很沾沾自喜,讓世界感受到台灣水果的威力。」

《聯合報》報導,柯亞表示,整個果醬的研發歷時約三個月,是好食光有史以來最費工的一款,在交相提問、解決問題下才能調配出這個理想的口味。

《鏡週刊》報導,食材專家徐仲表示,歐美地區偏好的果醬較濃郁,日本台灣的果醬風味淡雅,現在也有屬於「台灣風味」的果醬。徐仲指出,很多人認為製作果醬只是封存風味,或是解決盛產蔬果的手段,但如果當一罐小小瓶的果醬都可以參加世界比賽,就意謂我們開始思考「如何讓水果濃縮後更美味」,開始邁向味道研究學的層次。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