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有來自荷蘭、敘利亞和來自台灣的的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共3款果醬奪得雙金大獎,但只有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罕見奪下滿分20分。
台灣在地品牌「好食光」10年來不斷嘗試用台灣各地的水果製作果醬,最近在英國獲得堪稱「果醬界奧斯卡」的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拿下雙金大獎,也是台灣人首次奪下年度雙金大獎,從3500個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果醬製作者柯亞表示,台灣的農業技術相當成熟,過去10年努力至今只是個開始,希望未來能讓更多人能透過果醬,進而認識台灣水果之美。
(中央社)台灣果醬女王柯亞利用台灣在地食材製作出的「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在英國舉辦、堪稱果醬界奧斯卡金像獎的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抱走雙金大獎,讓台灣水果隨之躍上世界舞台。
柑橘類果醬(Marmalade)是英國人早餐桌上的重要角色,就像「維吉麥」(vegemite)之於澳洲一樣,對於英國人有著特殊意義,更是知名英國卡通人物「帕丁頓熊」最喜愛的食物。
「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The World's Original Marmalade Awards)從2005年開始舉辦,不僅以口感、香氣為評比標準,果醬製作食材及果醬佐餐的多元性也是重要考量。查爾斯王子曾蒞臨比賽品嚐,可謂果醬界的奧斯卡。
今年比賽結果15日在盛產柑橘的英國小鎮彭里斯(Penrith)揭曉。「好食光Keya Jam」品牌創辦人柯亞今年首度參賽,就憑藉3款果醬,從超過40國、3500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奪下雙金大獎,以及各品項的二金、二銀、二銅獎項。這也是台灣人首次奪下年度雙金大獎。
其中,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採用宜蘭的金棗與金桔作為主軸,透過黃檸檬與橙花,引出金棗的甜蜜滋味,榮獲年度雙金大獎,以及「使用有趣食材」及「適合佐餐(魚料理)」兩類金獎。
另一款「好食光」的招牌果醬威士忌柑橘果醬,以柑橘搭配葛瑪蘭威士忌熬製而成,奪下二銀一銅,分別為「使用有趣食材」銀獎、「適合佐餐(肉料理)」銀獎,以及「使用酒類食材」銅獎。
此外,白酒伯爵金棗果醬同樣利用來自宜蘭的金棗與金桔,搭配伯爵茶香與白酒,獲得「適合佐餐(魚料理)」銅獎。
柯亞表示,今年有來自荷蘭、敘利亞和她的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共3款果醬奪得雙金大獎,但只有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罕見奪下滿分20分,未來將在英國知名老店Fortnum& Mason販售。
中文系出身、當過編輯的柯亞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她當年因為健康因素回家鄉彰化休養,因緣際會到市場買了草莓回家做果醬。當時她對下廚其實沒多大興趣,卻因為把做果醬想得太容易,把果醬給做壞了,而這「做壞的第一瓶果醬」反而激起她的好勝心和好奇心,讓她自此投入做果醬事業。
柯亞自此開始深入了解製作果醬的各種「眉角」,包括水果的四季更迭,和水果搭配的茶、酒等,甚至搜集世界各地的糖,一一研究當中的化學變化,一研究就是10年。
柯亞堅持以台灣在地出產的水果創作果醬,探索各種果物的可能性。台灣出產的金棗在這次比賽中讓評審驚艷。
她笑說,台灣人製作的果醬在英國人重視的柑橘類果醬大賽抱走雙金大獎,簡直就像「外國人到台灣的滷肉飯大賽上拿金牌」一樣。柯亞表示,
除了她製作的果醬獲獎之外,她也期待看到台灣水果能讓世界上更多地方的人品嘗。
她指出,台灣的農業技術相當成熟,熱帶和溫帶的水果甚至可以種在同一塊土地上。透過這次機會,讓台灣的水果得以跨出海洋,被世界品嘗,更希望能讓更多人能透過果醬,進而認識台灣水果之美。
柯亞也表示,提到果醬,台灣人的吃法99%還是拿來抹吐司,但其實果醬的品嘗方式遠不僅止於此,她近年來也推廣果醬與台式料理的結合,像是柑橘醬與滷肉飯結合,就出乎意料的美味,大家不妨嘗試一下。
得獎之後,柯亞也在臉書上發表得獎感言,感謝台灣水果成就了她,引領她來到世界的另一端,向大家介紹台灣,這是好食光的第10年,對她而言才正要開始。這次的肯定也更加堅定了柯亞創作的初心,她會持續努力,讓島嶼果味得以跨出海洋被世界品嚐,更多人能透過果醬認識這塊土地所孕育出來的水果之美。
除了製作果醬的柯亞,《鏡週刊》報導,這款果醬幕後還有一位神祕的調味師,是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我很早就是柯亞果醬的粉絲,我的冰箱裡有好多罐她的果醬。」葉怡蘭表示。
這次兩人選擇台灣宜蘭產的金棗與金桔作為果醬主要食材,雙方研發歷時3個月,「為了要平衡台灣水果很甜很濃的風味強度,我建議拉高黃檸檬的比例,增添明亮酸度。」葉怡蘭欣賞柯亞的手藝,這次「很沾沾自喜,讓世界感受到台灣水果的威力。」
《聯合報》報導,柯亞表示,整個果醬的研發歷時約三個月,是好食光有史以來最費工的一款,在交相提問、解決問題下才能調配出這個理想的口味。
《鏡週刊》報導,食材專家徐仲表示,歐美地區偏好的果醬較濃郁,日本台灣的果醬風味淡雅,現在也有屬於「台灣風味」的果醬。徐仲指出,很多人認為製作果醬只是封存風味,或是解決盛產蔬果的手段,但如果當一罐小小瓶的果醬都可以參加世界比賽,就意謂我們開始思考「如何讓水果濃縮後更美味」,開始邁向味道研究學的層次。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