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泰緬第二座友誼大橋啟用,每年邊境貿易額可望達千億元

泰緬第二座友誼大橋啟用,每年邊境貿易額可望達千億元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泰國緬甸第二座友誼大橋昨(19日)開通,泰國總理帕拉育和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共同出席啟用儀式,希望藉此增加泰緬邊境的貿易額。

新聞整理:林柏宏

《中央社》報導,泰國緬甸第二座友誼大橋昨(19日)開通,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和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共同出席啟用儀式,希望藉此增加泰緬邊境的貿易額。

這座泰緬友誼大橋斥資約40億泰銖(約新台幣38.9億元)、2015年8月開始建造,橫跨莫衣河(Moei River),連結泰國美索(Mae Sot)與緬甸的米瓦迪(Myawaddy)。

這座橋長約760公尺,是連結美索和米瓦迪的第二座橋,和第一座泰緬友誼大橋相隔約5公里。《Bangkok Post》報導,這座橋為雙向四車道,泰國支付了建設的費用,約30億泰銖(約新台幣29億元),包含一個泰緬邊境的檢查站,正式啟用後可望舒緩美索關口的人潮。

帕拉育和翁山蘇姬19日出席在橋上舉行的啟用儀式,泰國總理府發布新聞稿指出,帕拉育致詞時表示,泰緬第二座友誼大橋開通,象徵兩國良好且持久的關係。他指出,這座橋是泰國東西經濟走廊發展的一部分,能夠促進美索和米瓦迪地區的經濟發展。

泰國總理府指出,帕拉育也利用此次會面機會,向翁山蘇姬提起泰緬邊境的霧霾問題,緬甸政府相當重視這個議題,已經要求環境相關部門處理此事。

《Bangkok Post》報導指出,官員希望第二座友誼大橋的開通,可以讓目前泰緬邊境每年700到800億泰銖的貿易額,提高到每年1000億元(約新台幣971億元),同時也希望促進邊境觀光。

RTS2DRO5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泰國總理帕拉育出席泰緬第二座友誼大橋啟用典禮。

緬甸新聞雜誌《The Irrawaddy》報導,翁山蘇姬表示,緬甸非常願意與泰國合作,造福兩國人民,並說自從建立起外交關係後,泰國一直扮演著好鄰居的角色。翁山蘇姬還說,這座橋將促進跨境貿易、投資、旅遊和文化交流。

這座橋樑是「日本-湄公河合作計劃」(Mekong-Japan Cooperation Scheme)的一部分,該計畫包含向東至越南的東河市(Dong Ha),及向西延伸至緬甸的迪拉瓦經濟特區(Thilawa Special Economic Zone)之兩大經濟走廊,可串連兩國經濟大城曼谷和仰光東西向發展的連通性,也將幫助位於曼谷的企業,將其供應鏈延伸至迪拉瓦經濟特區。

由於道路品質不佳、雨季交通困難和載重量限制等瓶頸,東西走廊的緬甸部分一直尚未發揮其作用,不過根據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的報告,日本將協助建立另三座橋樑,屆時運輸時間可望縮短。

對此翁山蘇姬表示:「我相信第二泰緬友誼大橋將成為大湄公河經濟走廊的一部分。我還相信它將幫助連接東西方經濟走廊,使沿線的東南亞國家都能受益。」

報導指出,泰緬建交於1948年,為紀念建交70週年,雙方同意加強「自然的戰略夥伴關係」(natural strategic partnership),特別是在邊境發展和連接方面,對於長期生活在兩國邊境附近的居民來說,這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在演講結束時,緬甸的國務委員強調說:「近年來,我們的關係有所改善。我保證我們(緬甸)將與泰國合作,為兩國人民謀福利。」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