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試新成員不會問「一技之長」,因為那是假議題

我面試新成員不會問「一技之長」,因為那是假議題
Photo Credit:Yomiuri Shimbun/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許多職場老鳥來面試時跟我說:給我錢,給我人,給我資源,我就可以做起來。這種回答就是沒有創業基因的人會給的標準答案,因為許多新創初期就是什麼都沒有,大家想辦法找資源,去做起來。

最近應業務擴張的需要,我們團隊積極在面試新成員,創業至今天已經將近3年,台灣的人才可以說有很多,但是也不多。

早期我們都說要找有專長的人來專門負行銷,財務或是業務等等。 最近發現不只大學畢業生很難說出自己的一技之長,連工作好多年的主管,顧問與職場老鳥都不一定有一技之長,要有過去經驗的人適應互聯網思維,其實有一定的困難性,而且過去的成功模式也不一定助於未來的成功。

面試了那麼多人才,我改變的自己選人才的觀念。有了以下的特質,加上老闆的耐心,其實人才不難培養。

一、自我學習能力一定要快

知道自己不夠好是一種基本能力,我遇過許多真的「過份」有自信的人才,也因為有點資歷,所以話語之間,都在講過去的成功經驗,因為過去太成功,沒有時間聽下來詢問問題,或是了解我們公司目前以及未來的需求,更不用能說出什麼樣的解套方案。

我們擴點要去中國大陸的時候,時常有人跟我說,你不用拿台灣的成功經驗來說嘴,台灣的成功模式非常可能是到對岸成功之路的阻礙,當下聽到很錯愕,後來想一想其實有幾分道理,未來不想被AI取代,就不能停止學習。我當初創業從財務、管理、服務到行銷其實都不會,甚至還逃避學習,後來越不學習就越害怕。「斜槓青年」常被認為是很厲害、很有才華或很有名氣的人才可能做到,但其實斜槓這種能力,在每個不想被機器人取代的人才當中,都必須要有。

二、有責任感不要假裝忙碌

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只有20%是重要的,有責任感的人,才不是每天把自己搞得非常忙碌然後沒有績效。

以前有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同事,工作效率相當好,學習能力也非常迅速,只是到下班時間就準時下班。我們公司工作時數算是非常彈性,多上的工作時數其他日子也可以補回來,但她沒有辦法彈性配合,工作效能也普普,我們只好暫停合作,有點可惜。

沒有效率的勤奮,比懶惰還糟糕,事情還沒有做完,光是看到很多事情等待被解決時就開始緊張,我經常在開會時給同事一個觀念:「運氣不好可能是常態,人生怎麼處理逆境比順境還重要,因為順境也不需要我們處理。」

要怎麼樣才知道人才有責任感? 我同常會問幾個關鍵問題:

  1. 台灣目前的政治大環境你怎麼看待?
  2. 現在大學畢業生好慘,起薪水都好低,你覺得呢?

這種看似跟日常工作瑣碎不是很相關的問題才能反映出真實心態,如果面試者回答很負面,那千萬不能用,因為抱怨誰都會,好心態的同事才能帶出好的績效。

Couple fight with a woman screaming on a megaphone to a man, concept for real marriage life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三、有好奇心,彈性應變能力超強

一個新創企業,在運作中學習,在學習中運作。

我曾經遇到過許多職場老鳥來面試時跟我說:給我錢,給我人,給我資源,我就可以做起來。這種回答就是沒有創業基因的人會給的標準答案,因為許多新創初期就是什麼都沒有,新創老闆想辦法找資源去做起來。

我們當時創業預算估錯,導致第一年沒有行銷費用,但我們很努力異業結盟,媒體內容曝光,現在回頭看,反而是兩手空空那一年,我們個人的學習跟公司的進步幅度最大,反觀來看,新創公司錢不能要太多不是沒有道理的,錢太多就沒有創意生存的空間了。看看現在的成功就是要快速重練,加上許多公司外表都很高大上,但每天內部仍有許多芝麻大的小問題要解決。

我們公司以人才為出發點在提供工作內容,因為我相信應變能力快的同事,只要不是寫程式,或是專業的法律或是財務內容,其他能力應該都能在短時間內補齊。

四、跨文化溝通力

好的語言能力、結交跨文化朋友的能力,生意才有本事做大。

以翻譯機器人微粒,我認為那取代的是一部分旅遊客群,人與人之間要深入交往,講的是情感上的共鳴,因為好的人才永遠都在超越自己,不會想要在語言上面走捷徑。


怎麼在AI時代有競爭力?人要活得更像人,機器人不會自己優化自己,也不會生出正能量來,更不會獨立思考,這些是人類獨有的特質,好好掌握,強化的好,永遠不會被取代!

延伸閱讀

本文經Madeleine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