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太專注反恐的美國,把東南亞重要盟友泰國拱手送給中共

太專注反恐的美國,把東南亞重要盟友泰國拱手送給中共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997亞洲金融風暴後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對泰國提出的嚴苛援助條件和傲慢態度,形成兩國關係徹底變化的轉捩點。國力漸強的中共便適時填補了這個空隙。

文:趙君朔(有個雲霄飛車式的人生,曾很輕鬆的進了不太好進的美國學校博士班,以為自己會是華文社會科學界的明日之星,又因為一個烏龍,更「輕鬆」的被踢出來,開始闖盪亞洲江湖,到處求人下單,到目前為止的心得是「我32歲以前到底活了什麼?」)

3月24日泰國將會迎來睽違八年之久的國會大選,目前已在軍政府統治下超過四年的民眾也表達了想參與投票的熱烈期望,然軍方為了確保不會失去權力,設下各種有利於自己的規則。

本文將會透過簡短回顧泰國過去50年的政經發展,並特別討論近20年中共在各方面如何取代美國成為泰國最重要的盟友,並惡化了不透明的金權政治,點出在面對強權角力時,小國也很難保持民主政治健全的發展,而泰國就是當下這個自由民主體系遭到重大挑戰的最明顯實例。

本次開放選舉的下議院有500個席次,在透過選舉選出500名議員後,是由上下議院的所有議員一起選出新的總理人選,而上議員的席位是由軍政府指定的人選擔任,所以實際上軍方所成立的政黨只要在下議院選舉贏得126席,就能掌握總理選舉。

此外,在軍政府於2016年制定的憲法中,規定新政府要恪遵軍政府訂下的20年發展計畫,該計畫從去(2018)年開始實行,範圍橫跨國家安全、社會平等、發展議題等領域,上議院還有權力擋下下議院通過的法律,加上軍政府的新憲法賦予常任官僚、軍方和法官足夠的權力來阻礙民選政府的施政。即使整個大選的過程是公平、公開、公正而代表軍政府的政黨也遭到大敗,新政府是否能順利施政仍然是個很大的問號。

保守派政商軍聯盟

但真正造成泰國長期卡在中等收入國家的緩慢成長所得水準,社會依然被高度不平等制約困境的原因不光是政治競爭的失序,更是整個國家長期被寡頭政經聯盟所壟斷,中共和泰國關係的大舉推進,更惡化了這個模式。

泰國軍方干政由來已久,上台之後會和華裔商人主導的商界密切合作, 而大宗農作物出口是商界的主要利益所在,所以在軍方與商界充分雨露均霑下,泰國靠者相當自由的對外貿易政策,獲得了不錯的經濟成長。但在貿易領域之外,國內市場遭到有軍方撐腰的寡頭控制,最好的例子就是在軍方開放選舉之後,曾有反對黨候選人列出了軍頭他儂的兒子和十幾位位高權重的將軍,總共擔任了兩百多家大公司的董事。

1970年代以石油危機為導火線,學生對於這個腐敗的政商聯盟發起了激烈的抗議,不管是文人或是軍人政府都無力有效應對。直到1980年炳上將執政八年期間,在有泰王撐腰下,支持技術官僚執行痛苦但是必要的總體經濟緊縮政策,讓國家經濟慢慢重回正軌。

從1980年代後期開始,泰國由於政治安定,受惠於為了因應《廣場協定》日圓大幅升值而開始找尋海外製造基地日本投資者,進入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期馬來西亞陷入巫統分裂的政爭,菲律賓在經歷後馬可仕時代痛苦的經濟調整)。

一方面基於軍方在軍事統治一段時期之後會開放選舉來增加合法性,另一方面因為炳上將優異的政績使得這個保守政商聯盟支持的人幾乎是必勝,炳上將在1988年退位,之後直到塔克辛(Thaksin Chinnawat)上台之前,總理職位基本上在差瓦立將軍、 老牌政黨民主黨的黨主席呂基文(Chuan Leekpai,雖出身貧苦,但從政之前擔任律師,屬於曼谷的保守華人菁英圈)以及綽號是「Walking ATM」的商業大亨馬德祥(Banharn)三人之間轉動,用肥水不落外人田來形容這段民主化後的政商結盟,可說是很恰當。這個聯盟,持續到塔克辛上台後,以富有魅力的民粹政治手腕對泰國傳統的政治版圖形成重大衝擊為止。

AP_11080513447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保守派與塔克辛的鬥爭

在2014年帕拉育上將發動政變推翻塔克辛的代理人,也是他的妹妹盈拉之前,政治爭議之所以不斷,屢屢讓國家陷入僵局的核心因素其實也很簡單:從1930年來由泰王、曼谷華人資本家與軍方組成的菁英保守勢力,一心想要終結塔克辛開啟的「潘朵拉盒子」——以各種公共開支爭取廣大鄉間的貧苦農民,換取選舉勝利,長期執政。也正因為塔克辛非常有手腕地執行了這個政治策略,使得這股長期掌控泰國政治經濟的保守菁英面臨從此被邊緣化的險境。

於是從2006年開始,我們便可以看到這個保守聯盟用盡各種手法,要把經由民主選出的塔克辛與後續的代言人趕下政壇。最先是由1980年代成功帶領泰國度過經濟危機,並過渡到民主政體的前軍事強人、樞密院主席炳上將開第一槍,默許軍方在2006年首次推翻塔克辛。

後來代表塔克辛出馬再度勝選的新總理沙馬,更只因為曾經收受上電視主持烹飪節目的酬勞被判違憲而下台。而出來發動黃衫軍抗議新總理宋才的前華裔媒體大亨林明達便是這個保守聯盟的台前代理人,而黃衫軍抗議的最高潮,是佔領了曼谷的國際機場,整個過程輕而易舉,根本是走進去的,看似詭異,其實原因如出一轍:背後有人默許、鼓勵,要讓政府難堪。

後來針對盈拉的抗議更是荒謬,連重新選舉也不接受,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選不贏, 只好用硬耍無賴的方式要求盈拉下台。從這很簡短的敘述中應該不難看出,泰國民主無法順利運行,說穿了不過就是既得利益不想讓一個不代表他們利益的人執政,因此務必要讓民主失靈,從國際比較的觀點來看,可能只有阿拉伯之春後埃及的情況和泰國有點類似。

從美國到中國:泰國軍方盟友的轉變


“2019泰國大選”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