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相同地,「You are what you think」,我們的人生取決於我們的想法,只有想法正確,態度才會正確,進而採取正確行動去執行 。那要如何才能樹立強大的信念呢?
文:莎瑞絲(搜尋引擎優化師/遠距文字內容創作者,同時也是自媒體網站「莎瑞絲遊牧日記」創辦人,提倡如何在忙碌生活與工作中找到平衡,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模樣,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人們在回答「你是誰」這個問題時,我們都不得不從過往的經驗裡總結出一個合乎自己目前狀態的身分。但是,我們也應該警覺,毫無顧慮地對自己貼上標籤,往往會蒙蔽自己對自己潛在能力的認識。 --阿德勒
某個星球上有個特別的習俗,每個小孩一出生就有一件屬於自己的衣服,每一件衣服都有七顆鈕扣,故事主角米娜的衣服卻只有六顆鈕扣,因此她從小便遭受同齡欺負及歧視,傷心欲絕的米娜只好求助魔法師賜於她第七顆鈕扣。然而魔法師聽完米娜請求後,噗吱笑了出來,「朝氣」鈕扣根本不存在!
雖然我們不像米娜生活在那一出生就被貼上標籤的星球上,但在這到處貼著標籤的世界,我們卻習以為常地活著,甚至認為標籤上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直到有一天發現,這些標籤如同第七顆鈕扣般,根本不存在。
要如何才能將這些標籤撕下呢?阿德勒在《勇氣哲學》書裡給了幾個可執行的方向,另外我也製作了30天阿德勒勇氣語錄,快去下載吧!
一、認識標籤的危害
我們不是商品,我們不是從模子裡刻印除了的成品,我們是有極大可塑性的人類,我們有無限的發展可能。--阿德勒
標籤效應有多可怕?
心理學上最著名的「史丹佛監獄實驗」,教授將參與者隨機分派為「囚犯」和「守衛」角色,縱然知道這是個實驗,獲得權力的「守衛」也迅速變得殘暴起來,對「囚犯」拳打腳踢;「囚犯」也變得唯命是從,忍受著這一切無理的對待。
在現實生活中,標籤也無形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當我們接觸數學時就會說「我是文科生」而拒絕學習;當我們需要增加自己英文能力,就會說「我的工作不需要這個技能。」;當我們需要為工作增進某個技能的時候,我們說「這些東西讓年輕人去做吧!我老了~」當我們給了自己一個標籤,我們就是在阻止自己去嘗試學習新的東西。
一個標籤能夠讓我們無止盡地逃避:逃避改變,逃避學習,逃避成為更好的自己,只為了掩飾自己能力的不足。
二、告訴自己,過去的你不是你
標籤是一種對你過去的評價,但我們不能將標籤認為是一生的論定。 --阿德勒
有位朋友曾一時疏忽而經歷過一段三年的牢獄生活,在重新投入社會工作後,他依然無法忘記過去那段日子。縱然生活已回到正軌,他依然無法原諒自己一時的大意,他認為這件事是他人生最大的污點。
的確,有些事情是不堪回首,但一直活在過去,把自己活成一個「受害者」並不會讓我們變得更有價值。
被判入獄27年的曼德拉,在總統就職典禮上,他對曾在獄中對他施虐的看守員致敬,他說道:「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拋在身後,那麼我將永遠活在獄中。」
中文很有意思,我們用「過去」形容已消逝的時間,這一秒之前都是「過去」。我們很喜歡談論「過去」,更多的是我們常常跟過去「過不去」,也跟自己「過不去」。與其和過去的自己過不去,不妨試著和過去的自己好好地談一談,問問自己:在這段經歷學到了什麼?成長了什麼?改變了什麼?每一個「過去」都在成就每一個「現在」。

三、多方嘗試,發掘自己還具有什麼發展潛力
從喜歡及做得到的事情開始做起,慢慢培養自己的能力。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念好書,選上明星大學再進大企業上班就是一個成功人生,這套說法也許適合某些人,但不適合多數人。
在這提倡斜槓人生的社會,我們擁有許多機會去創造出更多不同的身分:上班族也是個創業家、醫生同時也是插畫家、英文老師也可以是健身教練。
居家創業15年的凱若是一家婚顧公司老闆,同時也是全職媽媽/作家/創業家,這位斜槓媽媽為了可以全時間陪伴小孩成長,讓她練就每天工作三小時就能發揮八小時的工作效率,誰說在家帶小孩就無法擁有自己的事業呢?
在成為自媒體部落客前,我也猶豫了好幾個月,不知道該從何開始著手。於是我接下一份兼職編輯工作,同時開始經營LINE貼圖品牌作為草創前期的探索,利用每天通勤及下班後的時間不斷精進寫作技能及畫畫技巧,三個月後,我發現寫作比畫畫為我帶來更多滿足感,於是我決定以經營自媒體網站作為我創業的第一步。
從有興趣及能力可及的事情開始做起,慢慢培養自己的能力吧!若你還不知道自己對哪方面有興趣,建議你從閱讀下手,選擇感興趣的類別開始。閱讀能幫助我們思緒沈澱,釐清煩擾的思緒,每天只需一小時維持閱讀習慣,不管是提早起床、午餐時間、通勤、睡前,我們都能拼湊出至少一小時來閱讀,對吧!

四、樹立強大的堅定信念
只要我們能積極認定自我,我們就可以隨時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阿德勒
有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我們的健康狀況取決於飲食,相同地,「You are what you think」,我們的人生取決於我們的想法,只有想法正確,態度才會正確,進而採取正確行動去執行。那要如何才能樹立強大的信念呢?
我認為建立強大的信念是透過要不斷訓練:每天有意識地告訴自己「過去的我不是我,每一天我們都是全新的,我們有著無限潛能,不管我經歷了什麼,我都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當然,你也可以發想自己一套的正面內容。我通常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今天是全新的開始,也許會有好事發生喔!」,然後給自己一個燦爛笑容,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想像一下,當你在猶豫不決的時候,頭上出現一個天使和一個惡魔,天使不斷地鼓勵著你勇敢前進;惡魔卻一直扯你後腿、恐嚇你,通常誰會勝出呢?我想是惡魔!其實我們不需要打敗惡魔,因為它會一直存在,我們只要把天使養得頭好壯壯、肥肥胖胖,惡魔自然無法勝過天使。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全靠製作的用心!晨光土司「糯米湯種工法」打造細緻柔軟的超質感土司,讓早餐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每天早餐吃的土司看似簡單,卻是最能展現技術的烘焙品之一。以充滿質感的口感與香氣而深受好評的晨光土司,就是土司界中講究製作技術的代表作。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晨光土司簡單的美味,來自講究用心的工法
晨光土司特有的「糯米湯種工法」,特別之處在製作湯種時額外添加糯米粉,當95°C高溫熱水沖入麵粉與糯米粉時,糯米粉裡的澱粉會瞬間糊化,將水分緊緊抓在澱粉分子裡,讓土司體富含水分,口感柔軟濕潤。
湯種與麵糰混合均勻後,再以0~7℃低溫熟成12小時,這段時間澱粉酶會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讓晨光土司吃起來香甜。

晨光土司不只講究在糯米湯種工法,更特別使用三段壓延工法處理麵團,讓土司質地更細緻綿密。烘烤則引進熱穿透能力絕佳的日本石板烤爐,烤出皮薄均勻的細緻質地;烤完接續進行分段式冷卻,讓土司維持絕佳的濕潤與柔軟度。

每一步用心的製作步驟,讓晨光土司擁有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也讓吃到晨光土司的人,能夠一早就朝氣滿滿。
多樣的晨光土司,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早晨食光
經典款的「晨光嚴選土司」,擁有簡單的美味,直接單吃土司,每一口都能品嚐到細緻濕潤的質地,加上小麥甘甜香味,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整片。想要以豐盛感為一天充滿朝氣?那就用晨光嚴選土司製作三明治,只要簡單加上幾片美生菜、起司,就能享受到食材的真滋味與土司融合的層次感。

晨光土司的三款調味土司,則讓每天的早晨精彩有變化。「晨光葡萄土司」加入粒粒飽滿多汁的日曬葡萄乾,為細緻柔軟的土司帶入水果香甜的口感層次,是吃過肯定會驚艷的美味。

有濃郁奶油香味的「晨光奶油土司」,使用特選奶油調和關鍵煉乳配方,還沒咬下就能聞到令人心動的奶油香,咀嚼時奶油香氣讓細緻香柔的土司體達到美味平衡,也非常適合搭配咖啡一起享用。

添加精選蜜漬香脆核桃、酸甜莓果的「晨光莓果核桃土司」,不只有堅果酥脆與莓果酸香,額外添加精心調配草莓泥於土司體中,讓核桃與莓果的風味更加融合每天早上來一片,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特有糯米湯種工法、多種講究製作技術,讓每一口晨光土司都是恰到好處的濕潤柔軟,令人回味再三。現在,就讓晨光土司成為每天必備的朝氣來源,創造充滿質感而有朝氣的美好生活。
▲廣編內容圖示僅供參考 產品以實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