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爾小國不丹,如何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維繫及保育工作?

蕞爾小國不丹,如何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維繫及保育工作?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人生基本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及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的理念下,不丹提出了由「環境及資源保護」、「公平且永續的經濟發展」、「傳統文化的保留」及「良善的治理制度」四面向組成的國民幸福指數。

「不丹ABS基金」的設立,確保了這些惠益不僅與提供資源的社區共享,也與國家認為需要資源挹注的其他社區分享。透過這種方式,「不丹ABS基金」將作為確保這些惠益的工具,並使國家將這些惠益分配到需要的社區中,將惠益擴大到所有人,因此,此進程提高了生物多樣性利用的惠益分享面向,並直接促進策略目標D。

為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援,不丹頒訂了ABS政策,隨後制定了一項ABS法案。

策略目標E

透過BIOFIN,為實踐NBSAP而創新資源運用

不丹是30個「生物多樣性財務倡議」(Biodiversity Finance Initiative, BIOFIN)的國家之一,作為BIOFIN進程的一個創新作為,不丹正努力將各種進程結合起來,為環境、生物多樣性及氣候變遷的扶貧永續融資,制定一個綜合的融資策略。提議的綜合融資架構,包括對現行政策、機構及進程的分析;在各部門間建立夥伴關係及聯盟;透過共同的資源運用計畫進行融資。

根據不丹「政策及機構審查」,與不丹生物多樣性融資有關的政策與法律多達34項,不丹目前正進行「支出審查」,以提供與氣候及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支出細目,並與減貧掛鉤。

此外,為確保不丹保持經濟與環境的永續性,不丹皇家政府(RGoB)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14年7月承諾採用創新的資金提供辦法進行保育,此辦法叫做「永久性專案融資」(Project Finance for Permanence, PFP),預計到2030年前提供不丹政府4000萬美元的過渡基金,以建立並有效管理保護區及野生動物走廊的強大網絡。

APTOPIX Bhutan Elections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附錄

不丹「國家生物多樣性核心目標」(2016/11/25制定)

A 經由將生物多樣性變成政府及社會的主流,解決生物多樣性消失的根本原因

  • 目標1:到2018年,至少有60%的人口認識到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以及他們可以採取哪些步驟來永續地保育及使用生物多樣性。
  • 目標2:到2018年,建立國家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服務之評價能力,以適當納入國家發展規劃、政策制定過程及國家會計制度。
  • 目標3:到2020年,對生物多樣性有害的誘因措施得到改革,而有益的誘因措施得到強化。
  • 目標4:到2020年,利害關係人採用永續生產及消費自然資源的原則,並使自然資源使用的衝擊維持在安全的生態限制內。

B 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壓力並促進永續利用

  • 目標5:到2018年,將高生物多樣性價值之棲地圖資化、計算損失率、監測趨勢、減少整體損失及碎片化。
  • 目標6:到2020年,為適當執行永續管理計畫,建立魚類與重要水域生物多樣性基準線。
  • 目標7:經由採用永續管理做法來管理農業及林業地區,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之保育。
  • 目標8:到2020年,將不同來源的污染(包括使用影響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功能的化肥及農藥)維持在國家環境標準內。
  • 目標9:到2020年,找出入侵外來物種控管之優先排序及其入侵途徑,優先物種需受到控制或根除,並採取措施管理途徑,防止它們的引進與繁殖。
  • 目標10:到2020年,指認出氣候變遷對脆弱生態系統的潛在影響,並加強調適做法。

C 透過保護生態系、物種及基因多樣性,提高生物多樣性

  • 目標11:透過提高管理效能及財務永續性,維持現有的保護區系統。
  • 目標12:到2020年,對於保育優先次序高的群體,可獲得其保育情形的資訊,且已採取行動改善現況。
  • 目標13:到2018年,記錄並保育主要栽培植物及馴養動物的基因多樣性(包括作物野生近緣種的基因多樣性)。

D 從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服務中提高所有人的惠益

  • 目標14:到2020年,指認、評估並保障人類福祉的主要生態系統及生態系服務。
  • 目標15:到2020年,指認並修復優先的退化生態系統及棲地。
  • 目標16:到2015年,經由與「名古屋議定書」一致的ABS立法、行政及制度架構,落實「名古屋議定書」。

E 透過參與式規劃、知識管理及能力建設,加強執行的工作

  • 目標17:到2015年,採納修訂的「國家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畫」,作為保育及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國家指導文件。
  • 目標18:到2020年,記錄並使用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利用相關的社區傳統知識及習俗,並適時復興及保護之。
  • 目標19:到2020年,適時改進生物多樣性相關的科學基礎之知識及技術,並適時獲取及應用之。
  • 目標20:到2016年,指認並運用推動NBSAP所需的資金。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