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上千名台政大學生拒看中天,無國界記者:台灣是中國「假新聞」主要目標

上千名台政大學生拒看中天,無國界記者:台灣是中國「假新聞」主要目標
Photo Credit: 翻攝自中天電視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報告中提到許多海外的華語媒體被收購後,過去曾批評北京政府的都「轉向」,例如台灣的《中國時報》2008年被親中的「旺旺集團」收購後,徹底改變編輯路線。

近來中天新聞台傳出諸多爭議,包括遭民眾爆料小吃店收了錢「不給轉台」,遭到公平調查,以及台大、政大等校學生以「已嚴重逾越媒體應有的角色、報導偏頗」為由發起拒看;「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昨(25)日發布「中國追求的世界媒體新秩序」報告,也提到中國透過各種手段控制境外資訊,並特別指台灣是中國不實資訊主要操作目標,包括中天所屬的「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就是易主後報導轉向的實例。

台大、政大為拒看中天引發「搶遙控器」爭議

近日有台大學生認為《中天新聞台》已嚴重逾越媒體應有角色,在臉書發起校內餐廳禁播中天新聞的票選活動,至今獲得近4000人支持,與此同時,政治大學也傳出學校餐廳電視常被一名校外人士轉到中天,引發和學生的衝突,有學生也在臉書上發文,呼籲搶回遙控器反制,受到其他學生支持力挺。

台大社科院一名學生代表本月22日在臉書「NTU台大學生交流板」建立票選活動,認為學生會應該積極要求校內餐廳不得播放中天新聞台,他認為中天「已嚴重逾越媒體應有的角色」,除了長期為人詬病的偏頗報導之外,近日又傳出小吃店不給轉台的「收視費」疑慮,活動上線後獲廣大迴響,不少學生支持。

而政大則發生「搶遙控器」事件,政大學生會長朱震說明,某校外特定人士經常在早晨或午間在餐廳巡邏,並要求將電視轉到中天、TVBS,當場和幾名政大學生發生口角衝突,後來也有學生發文呼籲同學們搶回遙控器反制。

學生會表示,該名人士行為不正當,不過為避免衝突,提醒學生等該名人士離開餐廳再轉台,也會思考是否有後續動作。政大校方則說,政大為開放校園,學生和校外人士都可以進入校園餐廳用餐,會將學生想法轉達給餐廳經營團隊,看有什麼辦法處理。

台大學生會會長吳奕柔昨天在臉書上說明,可以理解同學對假新聞和不遵守新聞倫理的憤怒,她自己個人也拒看中天,但台大是個講求民主、保障言論自由的校園,如果單方面禁播中天,可能反而變成一種箝制,目前學校也沒有法源依據可以禁看中天,已經和校方協調,學生將可以自由轉台。

師大學生會則對此表示,學生會已與商家溝通關於學校餐廳電視的問題,他們的原則是不抵制特定媒體,但也請各商家尊重學生頻道選擇自主,並要求商家進行不同電視台輪播。

無國界記者組織點名「親中媒體」

在中天電視台因小吃店爭議被公平會調查,又遭到大學生拒看惹議同時,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簡稱RSF)昨天發布的「中國追求的世界傳媒新秩序」報告(報告全文),也指出中國控制媒體的策略已經影響全球新聞自由,而台灣一直是中國不實資訊主要操作目標,並點名了中天所屬的「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旗下的「三中」包含了中國電視公司、中國時報及中天電視)。

RSF表示,北京政府致力把國家影響力拓展到國界之外,強加其「意識形態正確」,除透過恐嚇和暴力阻止異議者,也在世界各地媒體施展影響力,包括將電視廣播系統現代化、向國際媒體大量買廣告、滲透外國媒體,同時採取勒索、恫嚇和騷擾等手段,對世界的新聞自由已然造成威脅。

無國界記者組織秘書長德洛瓦(Christophe Deloire)表示,

根據北京政權的精神,記者不是抗衡的力量,而是國家的宣傳服務,如果民主國家不抵抗,中國會強加他的觀點和宣傳,對新聞和民主形成威脅。

報告中提到許多海外的華語媒體被收購後,過去曾批評北京政府的都「轉向」,例如台灣的《中國時報》2008年被親中的「旺旺集團」收購後,徹底改變編輯路線,而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從不掩飾自己對北京政權的好感,以及改變《中國時報》路線的意願」;此外,蔡衍明2018年曾率團到北京參觀幾家中國媒體,並與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會面,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係密切。

《自由時報》報導,2014年香港爆發場「雨傘革命」,當時有數萬名支持民主和倡議香港普選的行動者占領香港市中心達3個月,最後被警察暴力驅逐,但《中國時報》沒派出任何記者到香港報導相關事件,而在該報所刊載的文章,反映的是中國國家《新華通訊社》的觀點。

RSF也指出,台灣一直是中國不實資訊的主要操作標的,提到台灣駐大阪外交官蘇啓誠自殺身亡的原因,似乎與北京政府扮演「謠言的肇始者」有關,進行一場「巧妙安排並且極為有效的不實資訊戰」台灣政府雖在事後釐清,謠言是中國的「內容農場」流出後在中國媒體包括《環球時報》與《觀察者網》,以及台灣PTT上大肆流通,而台灣媒體在未經核實下大量轉載這則流言,讓不實資訊不斷擴散。

招待記者、收購外媒,往世界輸出「中國媒體模式」

這樣事情也不只發生在台灣,綜合《德國之聲》《自由時報》報導,RSF指出,中國追求世界傳媒影響力的計畫,現在在國際上不如「一帶一路」知名,但其企圖心與重要性絲毫不減。

為了影響國外的讀者群,由中共中央統戰部統籌,政策性地推動購買具戰略意義的媒體股份,根據《彭博》2018年4月公布的調查,近十年來中國在歐洲各媒體所投入的資金將近30億歐元,例如收購捷克媒體集團等,還有南非、紐西蘭與英國媒體被收購或與中國進行財務合作後,新聞呈現出現轉折的案例。

中國國營的《環球電視網》(CGTN)、《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新華社》等也都以多種不同的語言在數十到數百個國家放送,輸出「中國媒體模式」,這些中國官方媒體甚至組成「一帶一路新聞聯盟」,共有來自42個的國家的72家媒體加入這個聯盟。

報告中也揭露,北京還招待眾多外國記者前往北京參與「中國式批判思考」訓練,換取對中國有利的報導;商業投資滲透外國媒體如,這些都是為了宣傳黨的理論、方向、原則和政策,以及講「好中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