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滲透》:從暗渡陳倉到大張旗鼓,中共如何逐步滲入台灣媒體?

《紅色滲透》:從暗渡陳倉到大張旗鼓,中共如何逐步滲入台灣媒體?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張錦華認為,這種台灣媒體形同被中國政府「收買」的現象,其實已經是國家安全層級的問題。她警告說,最後有可能就是中國大陸「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實現統一,這無疑讓台灣的民主政治和國家安全面臨雙重危機。

文:何清漣

中共勢力滲入台灣媒體的方式

其實,早在旺旺集團蔡衍明收購中時集團之前,中共就已經通過各種方式滲透台灣媒體。中共滲入台灣媒體業,開始於本世紀初。如果以方式的變化來劃分,可以2008年為界。2008年以前,採用的是迂迴繞道的方式,多借道海外中資入股台灣媒體。2008年以後,則由投資大陸且與中國政府關係相當密切的台商出面收購媒體。

張錦華將此概括為「在台灣媒體場域」中起作用的「中國因素」,並對這一模式做了總結:「由於中國私營資本家表面上並非國企,因此可較為順利的以自由資本的姿態進入海外的媒體產業。但是,戴瑜慧發現,這些中國私營資本家其實是在中共黨國體制授意下,經由國營銀行提供銀彈支援,結合海外產業形成『中國國營銀行─中國私營資本家─海外侍從資本家』的三角聯盟關係;透過資本利益的整合強化自身在國際資本主義市場的地位。而中國的私營企業透過國際媒體併購案,更可以迅速躍升為跨國企業,並藉由輿論管道的控制服務於中國的政治立場;並再借此尋租,獲得各項優惠政策以擴展在中國的市場利益。跨國資本家的結盟也繼而促使本地的產業勢力更添政治經濟影響力的籌碼。」

1、暗渡陳倉:2008年以前中資勢力滲入台灣媒體的方式

最早涉及到這方面問題的是台灣資深媒體人士楊士仁。曾任《經濟日報》副總編的楊士仁兩度撰寫文章,揭露中資介入台灣媒體的事實。

楊士仁曾於2003年1月19日在《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發文稱,台灣情治單位在一份題為《國內報社、雜誌、電視台等媒體接受中共或中資資助續況》的報告中提到,疑有中資資助及中國力量介入台灣的17家媒體,包括平面媒體8家、電子媒體4家、周刊3家、出版社1家及科技雜誌社1家。其中一家歷史悠久、頗具規模的平面媒體——即中國時報文化事業公司,曾在2001年9月間獲得英屬維爾京群島「Newslink Investment」間接投資3718.8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2億元。這家公司據說有中資背景,以入股方式投資中時公司。雙方約定,未來仍可持續挹注資金。同時,中時還獲得中國首肯,可在北京與上海兩地成立辦事處。

這家媒體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其高層人員頻頻前往中國,拜會國台辦官員張銘清及新華社、中新社、《北京日報》等喉舌媒體,推動合作事宜。該媒體除在中國成立辦事處外,允許每日轉送一萬餘份供台辦系統參考與部分台商零星訂閱,惟未獲同意開放在中國發行銷售。

台灣《聯合報》系與北京關係也很密切。《人民網》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以《聯合報》社長王文杉為團長的台灣聯合報系訪問團,賈慶林對聯合報系長期以來致力於兩岸交流讚賞有加。據楊士仁文章披露,《聯合報》系也被中資滲透,合資方是中國北大方正公司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的方正科技公司。

電子媒體方面,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也利用台灣一家電視台負債多、資金缺口大的弱點,以旗下兩家境外網站名義,挹注台灣這家電視台及一個網站總計五千萬美元資金。這家電視台此前已經與中國湖南、蘇州、上海北京等地區電視台合作,用先採(採用)互購(互相購買)節目播出方式,合作製作節目。

這種由北京暗中控制的中資台媒,對台灣政治轉向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2005年8月,一場由泰國勞工暴動而誘發的高雄捷運黑金結合的醜聞事件,由台灣TVBS率先揭發。在TVBS主持人李濤等人的追查下,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終至演變為反貪、反腐大案。陳水扁、吳淑珍、謝長廷、陳哲男(原總統府副秘書長)、陳敏賢、陳菊等高層在內的諸多人士相繼捲入,成為輿論追剿對象。這一被中國媒體稱為「台灣版水門事件」,動搖了陳水扁的統治根基。

北京倍加讚賞的是次揭弊事件中的TVBS電視台(聯意製作股分有限公司)的兩家持股公司,一為外商百慕達商電視廣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7%),另一為台灣註冊之本國公司東方彩視投資股分有限公司(持股53%)。乍看之下,似乎外資並沒有超過50%,合乎台灣衛星廣播電視法第十條之規定,但再細看東方彩視公司之股東及資本額後,有如下之蹊蹺存在。看似為本國公司的東方彩視公司,其股東組成為:董事長費道宜、董事唐吉德、董事陳禎祥、監察人鄧松泰,此四人皆為外商百慕達商電視廣播投資有限公司之法人代表。也就是說,東方彩視公司之股份係百分之百由外商百慕達商電視廣播投資有限公司所控制之公司;所以,東方彩視公司形式上雖為台灣公司,但實質上仍為TVBS另一股東,外商百慕達商電視廣播投資有限公司所擁有。而這家百慕達商電視廣播投資有限公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之資金成立的中資公司。TVBS之董事長為梁乃鵬,於1997至2002年任香港特區之廣播事業管理局主席(地位類似於新聞局長)。

由於台灣島內政治的考量,這一段時期中資滲透台灣媒體還需要假道大陸之外的地區作遮掩。這種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情況隨著藍營在選戰中勝出、馬英九登台執政而告結束,此後北京勢力滲透台灣媒體,走的完全是陽光大道,無須隱身。

2、中國紅色勢力大張旗鼓滲入台灣媒體

2008年3月,馬英九在台灣大選當中勝出,藍營翻盤。中國方面加強對台灣媒體的滲透,標誌性事件是旺旺集團斥資買下台灣媒體龍頭之一的中國時報文化集團。旺旺集團以親中聞名,該公司董事長蔡衍明以個人投資名義,斥資204億台幣買下中時集團旗下《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中天電視及中國廣播公視等媒體,創報近六十年的中時報業易主,讓台灣媒體版圖出現重大變動。值得關注的是,這位本對傳媒文化事業毫無興趣的蔡衍明在收購中時集團三個月後,又收購了累計虧損數十億港元的香港亞視,並取得亞視49%的控制性股權,引起香港輿論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