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今年已有1100隻海豚「遭斷鰭」陳屍在法國沙灘,疑漁業捕撈釀悲劇

今年已有1100隻海豚「遭斷鰭」陳屍在法國沙灘,疑漁業捕撈釀悲劇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90%海豚的死因是被漁船漁網纏住,海洋保育人士認為,漁民遇到漁網纏住海豚時,通常會割掉部魚身來救漁網,因此海豚死亡和漁業有很大關係。

法國的海洋研究者們發現,從今年1月至今,已有超過1100隻海豚屍體被沖上法國臨大西洋的海岸,這些海豚的屍體都遭到嚴重毀壞,魚鰭也都被切除,死亡數目創下法國40年來最高紀錄促使法國生態部長戴扈傑(Francois de Rugy)提出國家保護海豚計畫;而外界普遍將海豚大量死亡歸咎於漁業捕撈。

《世界日報》報導,拉羅謝爾大學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成員多賓(Willy Daubin)表示:「過去沒出現過這麼高的數字。這種情況已經持續3個月,自2017年以來不斷增加,打破了去年紀錄,甚至達到40年來新高。」

根據拉羅謝爾大學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海豚解剖結果,海豚屍體損壞程度極嚴重,屍體大都殘缺不全,受過嚴重傷害。

為什麼海豚會死掉且死狀淒慘?

多賓表示,90%海豚的死因是被漁船漁網纏住,不過今年死亡數激增的原因目前仍舊成謎。海洋保育人士則認為,漁民遇到海豚遭漁網纏住窒息而死時,會割掉海豚部分身體以保存漁網,因此割掉海豚的鰭這種做法是很常見的。

《上報》報導,知名的鯨豚保育團體「海洋保護協會」(Sea Shepherd)的主席埃森拉莉(Lamya Essemlali)指出,海豚死亡數目大約是在3年前開始驟升的,《紐約郵報》報導,現在是焦點的海鱸魚捕撈拖網漁船確實是原因,然而他們不是唯一該為海豚死亡負責任者,因為在長期禁令之後,3年前開始獲得鬆綁的「鱈魚捕撈」也是主因,這和海豚死亡數量飆升的時間點吻合。

他們跟著捕撈網的漁船出海,並拍攝到漁網捕獲到海豚的畫面,後來還發現了遭到割斷鰭的海豚屍體,呼籲應該要改變捕撈方式。

這場生態危機,也源於人類對低成本魚類前所未有的需求,根據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的數據顯示,過去50年來全球海鮮消費量增長了一倍以上。埃森拉莉也引用科學家的預測,表示目前的捕撈速度,恐怕會使海豚滅絕。

該怎麼解決海豚碰上漁船的問題?

法國生態部長戴扈傑(Francois de Rugy)為了此事備感壓力。《大紀元》報導,因為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時常高喊「讓地球再次偉大(Make Our Planet Great Again)」,如今卻發生這樣的慘劇,戴扈傑趕赴拉羅謝爾進行考察,並提出了一些保護海豚少受人類傷害的計劃。

計畫內容主要包括將對法國北大西洋海灣「比斯開灣(Bay of Biscay)」的漁船裝置進行研究,在工業捕魚中心26艘雙拖網漁船經過時,希望「干擾訊號」的方式發送令海豚感到不快的信號,藉此驅離靠近漁船的海豚,就能減少海豚和人類的接觸和可能發生的傷害。

《L'Usine Nouvelle》報導,這個被稱為「Pingers」的發送干擾訊號解方,已經被證明具有一定的效率,從2018年2月到4月間,有6艘拖網漁船配備了聲波發射器,進行超過200次的捕魚作業,法國的海洋漁業和海水養殖(CNPMEM)全國委員會發現,過去捕魚時誤捕的「副漁獲物」因此減少了65%。

CNPMEM後來宣布了一項更廣泛的計劃,自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就是所有從事「遠洋拖網捕撈」的法國船隻都應該裝有該發送聲波的裝置,另外在海上丟棄的海豚,則必須標記擱淺率和相關位置等。

不過海豚擱淺死亡的數量證實了CNPMEM計劃中還是有缺陷,例如該裝置也並非適合所有捕魚技術,尤其是刺網。

《EuroNews》報導,海豚近3年內大量死亡已經不僅僅是法國的新聞,而且這些擱淺的海豚,僅佔漁船意外造成的死亡數字的一小部分。科學家估計,大約有4000隻普通海豚以這種方式死亡,其中80%的海豚沉到海底且腐爛。

生物學家Van Conneyt解釋,目前除了發送干擾訊號之外還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包括修改漁網好讓被困住的海豚可以順利逃脫的測試也已經在進行,但目前結果看起來是沒幫助的。Van Canneyt認為,要有效使海豚不接近漁船,需要更強大的訊號發射裝置才行。

不過這種做法,保育團體並不完全認同,《上報》報導,「海洋保護協會」就痛批,發射干擾訊號的方法「根本沒用」,因為他們過去就已經看到,該地區的許多拖網漁船,根本沒開啟這個聲音裝置,因為漁民擔心,開啟後除了嚇跑海豚,也會嚇跑他們原本打算捕撈的目標魚群,因此通常只有遇到相關部門檢查時才會打開裝置應付一下。

而且這樣發送干擾訊號的方式,也將造成海洋的噪音汙染,並非長久之計。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