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導彈3分鐘擊毀衛星,但製造了400多個碎片在太空

印度導彈3分鐘擊毀衛星,但製造了400多個碎片在太空
印度達萬太空中心(Satish Dhawan Space Center)。|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度日前成功擊落低軌道高度300公里處的一顆衛星,不過卻遭NASA指控,太空垃圾恐讓國際太空站暴露危險之中。

印度3月成功試射一枚反衛星飛彈,摧毀了一顆自己的低軌道衛星,向外證明印度能躋身全球太空強權之列。不過該枚衛星被炸成400多個碎片,提高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遭到撞擊的風險,恐形成新的太空危機。

上周三(3月27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向全國發布演說,宣布印度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太空武力,印度以一個本土設計的彈道飛彈攔截器發射飛彈,在3分鐘內成功擊落低軌道高度300公里處的一顆衛星。

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昨(1)日表示,印度摧毀衛星造成高達400多片衛星碎片,但目前NASA只能追蹤到約60個大小約10公分以上的碎片。

雖然該衛星在相對較低的高度遭擊毀,遠低於國際太空站的位置,但NASA觀測到仍有24個碎片被炸到國際太空站的遠地點上方(apogee,距離地球最遠的地方),給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帶來新的危機。

印度政府堅稱,它在低軌道上進行測試,能降低碎片與國際太空站或衛星發生碰撞的機率,布萊登斯坦表示,好消息是這些碎片處在相對低的地球軌道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進入大氣層並遭燒毀,最後將全部消散。

不過布萊登斯坦也指出,由於印度的試射,碎片與國際太空站的撞擊機率,在10天內增加了44%

「這是非常非常恐怖的事,一次(飛彈試射)事件讓碎片炸到國際太空站遠地點上方,這樣的行為與人類太空飛行的未來是無法共存的。」布萊登斯坦表示,「這令人無法接受,NASA必須非常清楚這件事對我們造成的衝擊。」

美軍追蹤可能撞擊國際太空站和衛星的物體,目前大約掌握2萬3000個物件(大於10公分),其中有3000個碎片是中國在2007年進行反衛星飛彈試射時造成的遺留物。

印度是第4個進行這種測試的國家。中國在2007年已使用這項技術摧毀一顆衛星,美國也在2008年藉此摧毀一顆衛星。俄羅斯正在測試類似的技術,但尚未用來擊落衛星。

印度自稱並列美國、中國、俄羅斯等「太空強國」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向全國發布演說時談到,這個飛彈系統是由國營「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開發,被命名為「任務Shakti」(Mission Shakti,Shakti在印度語意指「力量」)。

莫迪稱這次壯舉幾乎是由「本土」科學家的努力所致。他也在導彈成功擊落衛星的當天在推特上表示,「這是一項高度複雜的任務,需在高速之中保持絕佳的精準度。這證明了印度科學家和太空計畫的純熟。」

《印度時報》報導,這項舉動向印度的核武競爭者如中國和巴基斯坦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息,證明印度有能力擊敗敵方衛星,特別是在今年2月印巴之間發生空戰,飛越領空控制線,更造成一名印軍飛行員一度遭到俘虜。

印度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印度不打算進行軍備競賽,但聲稱透過這次試射,印度加入了由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組成的太空強權。

《風傳媒》報導,印度自1960年代開始致力太空領域研究,太空計畫與實力在近十年內大幅成長,目前已成功發射數十顆衛星。2014年,印度成為第一個將衛星送入火星軌道的亞洲國家。2017年,印度更打破俄羅斯的世界紀錄,發射了1個能搭載104顆衛星的火箭,遠超過俄羅斯「1箭37星」的紀錄,也是迄今人類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一次。印度國營「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更宣布,印度將於2022年前將人送上太空,成為俄羅斯、美國、中國之後,第4個實現此一壯舉的國家。

《印度斯坦時報》更透露印度總理莫迪已任命多瓦爾(Ajit Doval)起草一份太空準則草案,將衛星技術轉化為戰略能力。報導指出,印度成功摧毀低軌道衛星,代表印度的「衛星殺手」已具備搜索、鎖定目標衛星,進而摧毀的能力,印度可透過反衛星飛彈,不用越過邊界就能瞄準敵人的導航、軍事、天氣、股票市場及經濟等資訊蒐集能力。

美國非營利性科學倡導組織「關注科學家聯盟」在印度試射成功當日也發表聲明,表達擔憂。聯盟表示,如今我們無法應對不斷擴大、複雜化的太空武器所帶來的挑戰。

「太空無法倖免於地球上的衝突,軍事太空活動提升地面衝突更是無法預測。」聯盟指出,目前有近2000顆衛星在太空中,為人們帶來經濟、民用或科學上的便利,但同時衛星對軍隊來說也很重要,像是印度剛剛展現的太空實力,未來恐更多國家追求這樣的能力,這些太空的衛星將暴露於風險之中。

這項測試也激怒了印度的反對黨,他們指責印度總理莫迪在大選前將這次試驗作為政治噱頭。印度將於4月11日開始全國選舉投票。

《紐約時報》指出,印度2012年即宣布可於24個月內測試擊落衛星的能力,有些政治分析家認為,「狡猾的」莫迪可能在兩年前就已經安排了這項「力量任務」,以順利在2019年大選前完成試射,並給自己一劑大選強心針。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