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暴力》:「非暴力」與「容忍」有辦法對抗暴力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非暴力」能終結暴力嗎?應該要「容忍」的民主,如何能對抗暴力且不放棄其原則?「不寬容」是否可被容許?我們必須將自由賦予敵人嗎?而在什麼範圍內,公正可以使用暴力來結束暴力?
作者:艾維・佛特勒爾(Hervé Vautrelle)、譯者:李沅洳
抗暴與非暴力,民主與容忍
暴力是否能終結暴力,或者非暴力是唯一可採行的姿態?大家似乎都一致同意,抗暴是唯一在道德上可接受的暴力,例如解放戰爭、正當防衛。所有可辯護的暴力都是一種二次暴力,緊跟在首次暴力之後,必要時可用來預防首次暴力。因此,無節制的抗暴就相當於它所對抗的暴力,會讓情況更為嚴重,而不是解決之,它只是額外的暴力。它讓原始暴力有了正當性:掌權者抗暴的濫用,反倒為它制止的不公正暴力做了辯解。
抗暴是為了克制,如同《刑法》中有關正當防衛的條文所規定,回擊必須與攻擊成比例。侵犯並非競標的機會。在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電影《發條橘子》(1971年,改編自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於1962年完成的小說)裡,主角亞歷克斯(Alex)遭受心理和生理上極度痛苦的粗暴矯正,這場真正的洗腦徹底摧毀了他內在的暴力傾向。亞歷克斯最後找回他對暴力的慾望,並因曾遭受的沮喪而更為加劇。
想要讓極度暴力的人擺脫暴力,此一激進的嘗試相當於一種新的暴力。極端的抗暴會刺激暴力。可接受的暴力與先前的暴力是相對立的,但它奮戰是為了根除暴力,為了一個沒有暴力的世界。我們觀察到兩種境況:一方面,當理性和對話已經不足或不可行、威脅無法阻止侵略者,抗暴就是合法的。因此,警察和士兵只有在危險的情況下,才能毫無預警地開槍。另一方面,當暴力已經發生或無可避免地將出現(而不僅是可能會發生),抗暴就是有理由的。既然如此,非暴力難道不是比抗暴更可取?

甘地(Gandhi)是當代重要的非暴力理論家:他認為,所有的暴力使用都是不可接受的,毫無例外。在這種全有或全無的邏輯下,不可能與暴力締結任何協定,也不會有權宜之計:只要有一點暴力,就已經絕對是粗暴者了。非暴力(ahimsa)出自對他人無分別的大愛,包括了消極抵抗,但另一方面來說也是積極的:非暴力倚靠的是精神力量和意志,它能戰勝自身。甘地相信,此一行為並非高等菁英專屬,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每個人都能有所作為並發現其本質的深刻真理。
此一「宗教」召喚的是一般大眾,而非英雄。儘管如此,怯懦奪走了非暴力的意義;恐懼暴力並非不行動與膽怯的藉口。那些因懼怕死亡或受傷而不回擊暴力的人,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他不是為了好的理由而放棄。甘地認為,執行非暴力需要真正的勇氣:非暴力不是屈從,也不是投降,它是一種堅決、果斷的承諾。
遠在甘地之前,各宗教就已經有劃時代的非暴力原則。無論我們如何看待基督教,基督曾懇求放棄所有的報復、贊同寬恕、呼籲有人打你的左臉時把右臉也轉給他打,這些都能被視作脫離暴力可怕循環、打破其無限衝力的勇敢嘗試。無論他是先知或偽君子,在此都不重要:滿懷善意的人拒絕像其他人一樣屈從於仇恨或報復的慾望,並展現克制自我。
讓我們再次強調,暴力是便捷的解決方案:非暴力比暴力還要難做到。非暴力是一個美好的理想,是所有崇尚民主之公民的祕密願望,因為就連革命的終極目標也是讓暴力消失。但是,這個崇高的目標是有限制的。儘管這是拒絕暴力的唯一一致立場,但可惜的是,這個值得稱讚的態度不能無限期、執拗、不顧一切地保留下來,理由有二:
事實上,非暴力十分無效:要中止不公正的暴力,通常必須使用暴力,即使這個方法本身就是矛盾的,因為它同時表明了暴力的負面性及其工具效用。只憑崇高的情感無法打敗法西斯主義。暴力加劇時,身為徹底的非粗暴者意味著不能援救受害者,而且無論如何都不能成為劊子手的同謀。這個原則性行為最終導致不幫助陷入危險的人。而不回擊,就是任其作為,因此就是間接支持。從阿蘭(Alain)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提倡的和平主義(pacifisme),到嬉皮主義的烏托邦世界(代表社會脫離、退縮甚至退出),這種總是遭到質疑的「不參與」,已經被譴責為非自願與罪犯妥協並縱容之。

這個問題帶出另一個更廣泛的問題,那就是民主與容忍之間的關係。容忍被視作一種態度,准許他者有另一種與我們不同的思考和行事方法:若我們將民主定義為一種政治體系,奠基於承認人的權利與自由,也就是能容忍接受相異之處,那麼定義上來說,應該要容忍的民主,如何能以各種形式來對抗暴力且不放棄其原則?「不寬容」是否可被容許?我們必須將自由賦予自由的敵人嗎?
原則上,民主厭惡使用暴力,直到最後一刻才會不得已使用之。反擊的暴力玷污了多元化的民主理念;但是,多元主義並不包含各種顯然以暴力和仇恨為主的政治形式。最重要的是以維護基本自由之名來限制自由:此一尷尬、惱人的矛盾,構成了當權者的行動,並成為所有政治提問的核心。
民主製造了自己的毒藥,它今日孕育的怪物,未來會反咬它。容許所有的自由是一種危險的天真想法。民主可能會因疏忽和矯飾的人道主義而走上毀滅之路。它脆弱的原因是其運作模式(多元自由、減少控制和監視、尋求公民自主)提供了否定與血腥質疑之的條件。它的力量也是它的弱點。民主不會是暴力的,而是應該要強大的,否則就會消失。借用巴斯卡(Pascal)談論公正時的用語,我們可以說:但願民主強大;但願力量是民主的。
Tags: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