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趟穿梭在曼谷舊城區的城門堡壘,感受19世紀卻克里王朝的遺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到曼谷旅遊時,除了品味街邊小吃,不妨看看街邊的城牆,或是穿梭在民居之間的小運河,感受一下19世紀卻克里王朝建立的遺產吧!
文:法蘭克(南洋誌)
從鬼門美食說起
如果說到越南一定要吃牛肉河粉,那麼到泰國是絕不能不試試泰式炒河粉(พัดไทย, pad thai ),我們就直呼他「帕泰」好了。「帕泰」四處都有,尤其參加泰國廚藝課程,多半會學習這道簡單卻蘊藏絕妙風味的街邊料理。

網路上查到曼谷專賣帕泰的「鬼門」區,似乎是觀光客必經聖地,每家各有特色,最有名的應該是用蛋包帕泰。坐在餐廳裡用餐,躲避炎熱天氣,邊吃邊想著為什麼這區叫鬼門。

原來「鬼門」(ประตูผี, Pratu Phi)是以前曼谷城牆的63個城門之一,每個城門都經過和尚以特殊儀式加持,具有抵擋惡鬼的功效,但就只有此門沒有,因為此門是過去曼谷城內專門運出遺體的城門,送到門外的金山寺火化,運送過程必須讓亡靈順利出城。曼谷城設計者想的非常周到,為了避免亡靈又從「鬼門」復返,城市中軸對角線上的「玉佛寺」供奉玉佛,可以直接監視亡靈,不讓亡靈有機會「流連忘返」。

這個城牆目前僅存的部分不多,進入曼谷市區時,沿路可以發現一些遺跡,那是由拉瑪一世建立卻克里王朝、定都曼谷時所建,並在北邊和東邊挖掘護城河,與在西面和南面圍繞曼谷的昭披耶河共同保護曼谷城的四周。

守護古城回憶的四座堡壘
拉瑪一世當時沿著護城河和昭披耶河總共建造了14個城垛,但隨著曼谷現代化,舊城牆阻礙了現代化道路的開展而遭到拆除,今日僅存兩個城垛,一個是帕拉蘇門(พระสุเมรุ, Phra Sumen)堡壘,位於許多西方觀光客聚集的考山路附近,另一個瑪哈空堡壘就在「鬼門」附近。

其實曼谷地區在大城王朝時代,早就已經是阿瑜陀耶下游防守敵人自昭披耶河溯源向上進攻的堡壘。大城王朝被緬甸人摧毀後,達信大帝在曼谷昭披耶河對岸的吞武里為根據地,並建立了威差帕席(วิช้ยประสิทธิ์, Wichai Prasit)堡壘,如果搭乘昭披耶河遊船,還能看見那座白色堡壘的模樣,今天屬於泰國皇家海軍的總部。

達信大帝據信有華人血統,曾經以「鄭信」之名義請清朝冊封,他和後來的拉瑪一世都是大城王朝時期的禁衛軍,後來達信大帝晚年因精神疾病困擾,眾叛親離,拉瑪一世不得不處死達信。不過拉瑪一世建立卻克里王朝之後,就開始修建今日所謂的「鄭王廟」,正是為了紀念達信大帝。如果乘船自昭披耶河往上游方向看,那麼鄭王廟就會矗立在威差帕席堡壘的後方,標誌著吞武里王朝昔日榮光。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個堡壘,曼谷還有另一個比較偏遠的堡壘,這是在拉瑪四世期間所擴建的堡壘。拉瑪四世又稱蒙固王,也就是電影安娜與國王中周潤發飾演的那位明君,是卻克里王朝進入西化時代的重要人物。

翻開地圖,可以發現拉瑪一世時期的護城河構成了所謂的「拉塔那可辛島」(เกาะ รัตนโคสินธร์, Rattanakosin Island),「拉塔那可辛」也被用來區分卻克里王朝君主立憲前的時期,又或者用來指稱此時期的華麗繁複建築屋頂的風格。再往外,還有更大一圈一圈的護城河,曼谷火車站就位在這護城河之外,這是拉瑪四世在1852年開鑿的「帕敦功卡勝運河」(คลองผดุงกรุงเกษม, Phadung Krung Kasem Canal),把整個曼谷城範圍再向外擴張。這條運河沿線再建造了8座堡壘,但今日只殘存一座,從昭披耶河的西岸戍衛著「帕敦功卡勝運河」的南邊出口。

這座堡壘不是很起眼,位置也遠離曼谷主要觀光區,不過2018下半年剛開張的新地標IconSiam百貨就座落在附近,從BTS Saphan Taksin站的渡船頭有免費接駁船前往昭披耶河右岸,除了購物可以順道看看這座名叫邦帕恰米(ป้องปัจจามิตร, Pong Patchamit)的堡壘。這個堡壘和其他現存堡壘不同,採用的是西方式的星型堡壘,1949年時由於堡壘毀損不堪,拆除的磚瓦用來鋪路,只留下一小部分,並列為國家級古蹟。

由於邦帕恰米堡壘位在昭披耶河邊上,過去在這裡立了旗台,上面會掛著通商公司旗幟,用來標示目前進港或離港的貨船是屬於哪家公司,旗台先已移至附近而不是在這堡壘上。

美食、購物、還有那穿梭在巷弄的古色古香
曼谷舊城四週的堡壘原本是為了防禦緬甸貢榜王朝的進攻,但實際上沒有真正用到,因為1824年之後,英國展開對緬甸的侵略,緬甸已無力東顧;泰國本身的外交策略也相當靈活,在幾位卻克里王朝明君的領導下,成為了唯一沒有變成殖民地的東南亞國家,城門和堡壘也未受太大的戰爭破壞,反而是進入現代國家之後,為了發展都市而自行拆毀。

大部分的曼谷歷史景點都位在「帕敦功卡勝運河」之內的舊城區,到曼谷旅遊時,除了品味街邊小吃,不妨看看街邊的城牆,或是穿梭在民居之間的小運河,感受一下19世紀卻克里王朝建立的遺產吧!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李牧宜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