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母校的地球儀「台灣變中國的」,留學生募資登報「挑戰一中原則」

蔡英文母校的地球儀「台灣變中國的」,留學生募資登報「挑戰一中原則」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於部分中國留學生不滿「反轉的世界」將中華民國(台灣)特別標示出來,更與中國以不同顏色呈現,要求學校對此採取行動,校方也承諾將對地圖做出改變。

在「一中原則」影響力日趨擴張下,不過不少海外台灣留學生仍用自己的方式堅持台灣主權。日前總統蔡英文的母校倫敦政經學院(LSE)校內一座地球儀,在中國留學生抗議下將把台灣和中國塗上一樣的顏色,台灣留學生已動員歐洲、甚至北美社團,連署抗議。而在美國,也有一群台灣青年發動募資,將在美國白宮重要人士讀的2大報上刊登全版廣告,要求議員支持簽署「挑戰一中原則」的決議案。

(中央社)倫敦政經學院3月設立一座地球儀公共藝術品,把台灣和中國劃分為不同顏色,遭中國留學生抗議;校方昨(3)日開會決議,將把台灣和中國標為同一顏色。外交部已致函抗議。

LSE是總統蔡英文母校,也是不少世界重要政壇人物的母校。LSE於3月26日展示設在學生中心外的公共藝術品「反轉的世界」(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由透納獎得主、藝術家沃林格(Mark Wallinger)設計,直徑4公尺。

這件裝置藝術不同於一般認知的地球儀,而是上下顛倒,把南極置於上方,上頭標有國界、國名、首都(紅點)和一般城市(黑點)。沃林格表示:「這就是我們所知的世界,不過從不同角度來看。陌生、熟悉與可以改變,是我們用不同角度看世界時的領悟。」

不過,這件作品設立後引發不少爭議,其中之一就是將台灣標註為「中華民國(台灣)」(REP. CHINA(Taiwan)),台北被標為象徵國家首都的紅點,在顏色上更是徹底和中國不同。此外,地圖將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標為紅點,還有中印邊界的劃分等問題,在在刺激中國。

i61pyeo7z5jgmk7rk8ol98qqpqolvg
倫敦政經學院的公共藝術品,在地圖標示上出現「國籍問題」。|Photo Credit: 中央社

由於部分中國留學生不滿「反轉的世界」標示為中華民國(台灣),並將台灣與中國以不同顏色呈現,要求學校對此採取行動,校方於昨日上午召開會議討論。

LSE的台灣留學生也發動連署聲明,「中華民國(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有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遵守權力分立與法治。我們有自己的外交、國防與內政系統,中國政府對此無權干涉」,並積極參與校方會議。

參與會議的台灣留學生黃立安轉述,學校召集學生代表討論後,決定將把台灣和中國標為同一顏色,台北會從紅點變成黑點,上頭的REP. CHINA也會一併被移除。在新的地球儀旁邊,學校將會樹立告示牌,表明有些地方具有主權、領土爭議,但告示詳細內容還在討論。另外,校方也不排除每年舉辦活動,讓大家可以貼便利貼在地球儀上表達看法。

黃立安表示,雖然他在會中提出提出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並沒有實質處理台灣主權問題,也一再表達台灣當前的政治現況,並提及許多聯合國出版品中,台灣的資訊常常是空白或是灰色。然而,因為目前任一版本的聯合國地圖皆標示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因此校方立場相對強硬。

我外交部去函抗議,LSE堅持符合聯合國規則

外交部在得知校方決議後,已立刻由駐英代表處去函校方抗議。

地球儀的另一項爭議則是把耶路撒冷標為紅點,儘管全世界目前僅有美國等少數國家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會議中決議改特拉維夫為首都,將耶路撒冷的首都標誌移除。會議中也決定把拉薩降格為城市,中印邊界依照聯合國規定劃定。

LSE的「反轉的世界」介紹專文網頁上,目前已經標註「所有名稱與邊界取自聯合國2019年3月資訊」。

《中央社》實地走訪發現,地球儀尚未立刻做出更動,但為避免招來破壞,作品旁邊有警衛看守,校方也樹立告示牌表示「校方了解並尊重有關國家身分的強烈情感,LSE尊重意見交換,但不准許在校方土地上的犯罪破壞行為」。

「努力過了我們並不孤單」台灣留學生連署投書外國媒體

這起發生在LSE的地圖事件,也在英國各大台灣留學論壇發酵,由倫敦各大學院學生與研究員組成的「倫敦講臺」更草擬了一份中英文聲明,強調台灣與中國主權互不相屬,呼籲LSE收回決議、維持該公共藝術品的原貌,預計在英國時間5日投書校方與英國媒體,連署聲明的連結也被轉發到「台灣人在歐洲」、「台灣人在北美」等社團。

參與會議的黃立安在個人臉書上表示,此次的事件,從一開始的聲明稿、連署到後來與校方的開會前夕的策略討論,都是有許多台灣學生在背後一起努力,「儘管這次結果不如預期,但我們並不孤單。」

無獨有偶的是,近日也有另一起海外留學生透過當地媒體發聲的例子。一群留美的台灣青年在網路發起募款活動,將在本月10日,《台美關係法》邁入40周年當日在美國政治性報紙《國會山報》(The Hill)和《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刊出全版廣告,除強調台美關係的重要性,更呼籲美國議員支持與簽署最近眾議院第248號「挑戰一中原則」決議案

這項決議案由共和黨眾議員夏波(Steve Chabot)提出,和其他法案不同,不需要再通過參議院表決、也不需要總統簽署生效,立法通過也不會成為美國國內法,但這表達了眾議院對於美國政府反制中國「一中原則」的共識,內容包括「美國承認台灣政府正當地代表一個2360萬人民民主政體的客觀事實」、「美國確保台灣的未來會在台灣人民的主動同意下和平解決」

發起者指出,這項決議案的提出,是為挑戰中國「一中原則」日趨擴張的影響力,包含去年強迫許多美國企業稱呼台灣為中國一部份。除此之外,在過去3年內,數個與台灣斷交的邦交國亦選擇承認中國的一中原則。發起者認為,若這項決議案通過,將能督促美國政府改變對台政策,進而提升台灣的主權地位。

根據募款網站,雖然《國會山報》在全美的訂閱率並不算高,但是在國會山莊內卻是每一個議員辦公室都會訂閱的重要報紙,對於議員的決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透過廣告刊登,發起者想爭取跨黨派對台灣議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