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戲曲《費特兒》 :關於悲劇的誕生,還有在那之前的胎動

實驗戲曲《費特兒》 :關於悲劇的誕生,還有在那之前的胎動
Photo Credit:新網新聞網NewNet臉書專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光劇團今年又與新加坡湘靈音樂社聯合創作,結合京劇、南音、現代舞的實驗戲曲《費特兒》。趙雪君筆下的《費特兒》,著重於女主人翁的心理剖析與批判,並加入少許希臘悲劇原著較未著墨的權力鬥爭與謀略情節,以及時真時幻的情慾流動與想像。

臺灣戲曲中心主辦的臺灣戲曲藝術節(Taiwan Traditional Theatre Festival, TTTF)今年已邁入第二屆,相較於去年聚焦於國內優秀表演團隊匯演及發掘具創作潛力的新興年輕團隊,今年的臺灣戲曲藝術節以「戲曲臺灣」、「戲曲經典」、「戲曲未來」為三大主題,廣泛邀請亞太地區各種傳統表演藝術團隊,與本地傳統戲曲創作碰撞、對話,呈現戲曲藝術的多元風格與當代面向。

去年剛結束與日本橫濱能樂堂3年跨國共製計畫《繡襦夢》,國光劇團今年又與新加坡湘靈音樂社聯合創作,結合京劇、南音、現代舞的實驗戲曲《費特兒》。成立於1941年的湘靈音樂社並非首次造訪臺灣,2012年便曾受臺灣音樂館邀請來台短暫交流,湘靈音樂社近年致力於南管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嘗試結合不同演出形式,並大膽嘗試不同樂器編制的南音樂曲新編。

改編自希臘神話故事的《費特兒》由趙雪君編劇、戴君芳導演,國光駐團琴師李超和新加坡作曲家黃康淇共同負責作曲及音樂設計,國光劇團當家花旦朱勝麗和湘靈音樂社主唱林明依分別以京劇與南管詮釋女主角。

虛構的東方國度嘲風國,國王因征戰遠方部族蒲牢國而遠赴戰場,留下皇后坐守皇宮。皇后多年對國王與外族螭吻國侍女所生之王子心懷戀慕,午夜夢迴時時幻想與之朱唇相親、肌膚交融。一日奉劍將軍忽然戴甲回朝,說是皇室軍隊大敗,國王亦戰死沙場。在為夫君悲傷、為國家惶恐之前,皇后卻先被自己的情慾所吞噬,竟妄想能與王子共結連理。在被王子喝斥責備之後,隨後落入理性思考、母族榮耀、與皇后職責之間反覆迴盪的自我批判。最後王子慘死,留給皇后的只有悔恨、自責、和寂寞的皇宮。

趙雪君筆下的《費特兒》,著重於女主人翁的心理剖析與批判,並加入少許希臘悲劇原著較未著墨的權力鬥爭與謀略情節,國王的一招試探,織就了這場將皇后與王子牽涉其中的棋局,皇后或許贏得了棋局卻也葬送自己的真心。其中皇后由京劇演員朱勝麗和南管歌者林明依合飾,朱勝麗同時又分飾婢女一角,更加入現代舞舞者表現皇后心中/夢中,時真時幻的情慾流動與想像。

55945027_1953726574737465_64662118799025
Photo Credit: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

如此多人分飾一角又一人分飾多角的手法,讓觀眾得以同時觀看不同面向、立場、甚至是狀態的皇后。自命嬌貴又牙尖嘴利、刻薄無禮的婢女。

看似專注於自身腳色的敘事功能,實際上亦是皇后心理狀態的對照,所有婢女口中所出的質疑、嘲諷、乃至於算計,都是皇后在情感漩渦之外,回歸一國女主立場所加諸自身的自我批判。

而相對(京劇)皇后的奔放狂亂,(南管)皇后則刻畫了情慾風暴中相對溫婉浪漫的思緒。但同時《費特兒》並沒有為舞台上豐富的腳色和元素提供太明確的線索,究竟此時台上的演員和舞者在替哪一個面向的主人翁代言?此時的場景是虛是實?《費特兒》並沒有預設太多的立場。可以說,觀眾該如何揣測、認知當下舞台上的演員/元素,並架構自身定義/詮釋的女主樣貌,無疑是觀眾觀看本劇最具趣味之所在。

而京劇與南音,這兩個藝術歷史久遠,卻各屬中國南北的樂種該如何結合?湘靈音樂社長年致力於南管樂曲的新編,並大膽改編傳統樂隊編制,甚至是混搭爵士、藍調、流行等當代樂曲風格,讓南音玩出兼具復古與新穎的時尚魅力。

56492566_1960474004062722_16341879532216
Photo Credit:新網新聞網NewNet臉書專頁

《費特兒》的音樂設計並不只滿足於京劇及南音兩種南北、古今不同風格的對話、拼貼,亦非單純就當下的戲劇需求編排音樂,而是以當代的編曲手法讓兩者揉合出新的質地,在保有各自風格特色的前提下,達到美學精神上的一致。

而在《費特兒》豐富、多變、元素眾多的舞台上,朱勝麗的表演硬是脫穎而出,利用聲線、身段的快速變換,在兩個角色中來去自如,為這個古老人物形塑出多變而有層次的角色內涵;可惜相對的,林明依的(南管)皇后即便凸顯了南管音樂的典雅古樸,也確實為《費特兒》成功的加上較為溫潤、悠揚的色調,卻也不時令人感覺被舞台上的其他元素「吃」掉。

在王子拒絕並喝斥了王后,憤而離開東宮之時。瞬間被現實壓力吞噬的皇后與婢女有一場精采的對答。朱勝麗快速的在兩個腳色之間切換,在反覆無數揪心裂肺的自問自答之間,皇后悲痛地推演出出王子必死無疑的事實。當最終王子死去,皇后在一片血泊中恍惚悵然,婢女卻神色欣快地說出遙遠的西方,真正有著費特兒之名的女子的命運:「極西之地,也有一位戀慕繼子的皇后」。

婢女並非評斷一位無涉自身的他者,而是皇后對自身命運的嘲諷,對自己這份畸戀明知不可為卻為之的惡孽,所下的罪批。整部《費特兒》便是主人翁對自己的層層剖析與批判,女性複雜的心境與立場被切割成不同的腳色,如同把一座紙雕片片拆開,窺探每個平面形色各異的顏色花紋。

正如編劇趙雪君在節目冊序語「⋯⋯『你』不總是只有個體欲求、不總是沒有包袱與責任的『純粹』。背在身上的不見得只是外加的桎梏與負擔,而已然是『你是誰』不能被抽離的部分。」。無論天命或人為、得以或不得以、自願或非自願,其實都是當事人自我意志的表現。而《費特兒》運用京劇、南管、舞蹈各種不同藝術風格的表演形式,讓腳色的稜面跨越內裡外在同時對話,於是我們知道一場悲劇或許看來只是發生在一念之間,背後卻堆砌層層高聳如冰山的貪嗔與執妄。

責任編輯:游千慧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