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買台灣比打台灣便宜」中國疑買粉絲頁、招募「支持統一」小編?陸委會:屬實將開罰

「買台灣比打台灣便宜」中國疑買粉絲頁、招募「支持統一」小編?陸委會:屬實將開罰
Photo Credit::林雨蒼臉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網軍現雖已進入PTT、各大網路論壇與留言板等,但一旦查出IP來自中國,就會被戳破是中國的操作與陰謀,並非台灣在地聲音,因此對岸希望找台灣網友與網紅護航。

近來在臉書上傳出徵求網紅,條件是支持「兩岸友好/統一」,許多粉絲專頁包括「不禮貌鄉民團」「姆士捲雜物誌」「農藝女孩看世界」等也收到不明人士私訊詢問能否轉售經營權。另外人力銀行104的接案媒合平台出現招募支持「和平統一」的「政黨FB粉絲專頁管理小編」等引發熱議,有學者認為,這代表中國的對台「資訊戰」已開始暖身,為明年大選做準備。

《中央社》報導,從104外包網可以發現,確實有個人發案帳號4月2日在該平台張貼「政黨FB粉絲專業管理小編」提案。主要工作內容是「管理黨內粉絲專頁的發文及宣傳案件」,預算為新台幣2至5萬元左右,並註明接案者必須「支持和平統一」,不過上述提案目前已經下架。

104外包網
Photo Credit::林雨蒼臉書

根據民眾在Dcard上傳的截圖,臉書上近日也出現徵求支持「兩岸友好/統一之政治立場的網紅」的訊息,截圖顯示,徵才啟事載明為「內地四川政府單位專案」,「流量與粉絲數不需高,人美即可,內地經紀公司全額輔導補助培訓,提供每日線上流量至少200萬之各大平台曝光,培訓期間根據人的質量(品質)提供底薪5000到1萬人民幣」。

另外從4月1日至今,也有許多粉絲專頁包括插畫家魔魔嘎嘎、常用搞笑方式評論時事的政治迷音等,都收到訊息詢問購買經營權,他們紛紛在專頁上po出對話截圖,價格大約都在千元上下,網友王政傑則分享,他跟對方談到最後還要到了帳號,發現是南區的農會。

公民記者,g0v 零時政府長期參與者林雨蒼也將這些資訊的截圖都搜集並在臉書上公開,這些討論在社群上引發熱議,許多網友對此感到十分憂心,擔心被中國統戰勢力滲透,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些消息可能是綠營人士「反串演出」假收購。

粉絲專頁「黑框作業」就說,這些收到收購訊息的粉專都是「鐵綠」,只要一改內容風格就會馬上被退讚,根本不可能會被收購,而且用美女照片經營搞笑類的粉絲專頁自己開就夠了,根本不需要再去買。

學者憂:買台灣比打台灣還便宜

《自由時報》報導,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表示,中國解放軍在2015年成立新軍種「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任務內容包括情報、技術偵察、電子對抗、網絡攻防、心理戰等領域。除正規網軍外,中國還有「五毛黨」,去年底九合一選舉對台首次練兵,真正目標在於明年的總統大選。

陳世民認為,中國網軍現雖已進入PTT、各大網路論壇與留言板等,但一旦查出IP來自中國,就會被戳破是中國的操作與陰謀,並非台灣在地聲音,因此對岸希望找台灣網友與網紅護航。中國花錢招攬台灣人,畢竟「買台灣比打台灣還便宜」,若有台灣網友甘為中國網軍,恐已違反兩岸條例。

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說,中國的網軍遣辭用字,跟台灣極不相同,常常一看就知道,而且感覺「假假的」,因此中國才會用錢收編台灣網友潛伏在網路,「要抓住台灣網友的胃口」。雖距總統大選還有9個月,「現在先讓網路機器轉一轉,在關鍵時刻才能投下撒手鐗」。

台北大學犯罪學教授沈伯洋也在臉書上分析:「不要說這些被購買的粉絲專頁很小,只有幾千人按讚。在行銷的角度來講,群眾可以分的很細,台灣人分成三千種都沒問題。針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銷』(欺騙)方式。」「只要有適當的『標題偏頗』的新聞投放,或者『不成比例』的投放,只要投對族群,就可以輕易改變你的投票意向。」

《中央社》報導,曾在深圳法制報工作,2001年因遭受政治迫害而離開中國,現居美國的學者何清漣的新書《紅色滲透》也在近日出版,揭露中國藉由「大外宣」操縱國際輿論,指中國在2009年投入人民幣450億元在全球推廣「大外宣」計畫,而台灣因被中國視為核心利益,也無法免於這股「紅色滲透」。

何清漣表示,台灣近來所關心的假新聞就是最佳的案例,因其內容部分為真、部分為假,因此不太容易察覺,要花很大力氣才能解釋清楚,一些主流媒體也受中國因素左右。

台灣政府近來設法打擊假新聞的同時,也遭受「逢中必反」的罵名,對此何清漣表示,要說共產黨的新聞都是假新聞若無法出示證據,就很難給人感覺是理性的發言,但針對假新聞立法還是必要的。

陸委會:如屬實將開罰

《中央社》報導,對於買下粉絲專頁和招募支持統一的網紅小編等事件,陸委會則表示,按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4條規定,中國地區物品、勞務、服務或其他事項,未經許可不得在台灣從事廣告,廣告活動如違反規定,相關主管機關得依《兩岸條例》第89條規定,對違法在台從事廣告的行為人進行裁罰。

陸委會強調,對於社群媒體上出現疑似徵才啟事,及行銷收購相關訊息,陸委會將會同相關機關密切關注後續發展情形,如涉有違反兩岸條例,未經許可的中國大陸事項在台廣告,主管機關將積極查處,依法開罰。

《ETtoday》報導,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則說,網路謠言、假新聞的泛濫確實是各國在公共治理與社會穩定上的高風險因素,各個層面的錯誤資訊具有相當程度衝擊社會間的彼此信任,緊急狀況時,也可能帶來嚴重的安全危機。

林鶴明指出,政府針對系統性、來自特定國家背景的假消息傳播,會加強跨國合作建立查核和通報機制,共同因應假消息帶來的破壞和衝擊。政府有責任阻止外來勢力對國內滲透破壞,確保民主制度及社會經濟正常運作。另一方面,負責法制的權責部門也正在參考並研修民主國家的因應機制。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