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孩子的獨立並非天生,卻是學習而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記得自已幾歲時賺到第一筆錢,買第一個玩具?從何時開始知道,原來我們可以推銷自己的想法?
文:謝夙霓
什麼事讓小孩掰手指等長大?
門鈴叮咚叮咚響起,孩子興奮地打開門。每隔一陣子,門外頭會來幾個年紀相仿或是大些的孩子,可能是復活節和萬聖節來要糖果,也有的是隔壁小學班級旅行來要「瓶裝罐贊助[註]」,也有的是來賣各式各樣東西的。印象中最有意思的是,一個金髮小男孩來尋求「暑假單獨旅行現金贊助」。
對於這樣7到10多歲孩子願意走出家庭保護的人生勇氣,社區裡的各戶家長多數是給予正面支持,當然家長也得告訴孩子「要有被拒絕的心理準備」。而我那屆臨8歲的小兒,自從看見某位小哥哥看似輕鬆地說服大人掏錢贊助的那刻起,早已掰著手指頭殷殷期盼了2年,想著哪一天也可以做這件看似很酷的事──掙到人生第一筆錢,擺脫媽媽的這個不准、那個不行。
邀請孩子賣玩具換禮物
大約在10月初,家裡寄來了兩份不同玩具公司的耶誕商品郵購型錄,我隨手放進資源回收籃裡。
紙上寫著:「若孩子成功推銷出一項東西,即可挑選該公司的兩份免費禮品。」意思是,玩具公司會依推銷出去的金額幫孩子累計點數,孩子可以用這些點數兌換玩具或者折抵現金;同時,該公司也會將部分利潤捐贈出去給需要幫助的孩童。
我兒興趣濃厚地撿回來翻閱著,我就跟他大致解釋一下遊戲規則。其實這兩份並不只是郵購型錄,而是讓孩子去推銷耶誕禮物的型錄。
之後的一週裡,剛好有兩位孩子來按過門鈴,問道「Hej hej, Vill ni köpa julklappar?」(你好,你們需要購買耶誕禮物嗎?)我看著兒子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小臉,問他:「你想試試看去和鄰居按門鈴推銷耶誕禮物嗎?」我得早點提醒他,因為這項郵購活動必須在11月前上網填表,讓玩具公司趕在耶誕前寄送出所有商品,孩子們才能挨家挨戶發送,讓訂購的人在耶誕節前拿到禮物。
親子共同研擬戰術

後來,我兒子決定接下這份任務。我們倆在他出去敲敲門前,好好討論了一下怎樣賣比較容易推銷成功。
第一,要先在兩家的商品目錄中選出一份。
第二,130多種商品他可以先挑選出10樣比較實用的進行推薦。例如瑞典家家戶戶都會用得到的家庭版年曆、孩子間很熱門的刮畫本,一一做好標記。
裹足不敢前進的兩個人,後來還想了一個辦法:有天家裡聚會來很多叔叔阿姨,基本上都是他們熟到不能再熟的長輩,就先對他們推銷,當作出門實戰前的練習。
阿姨們非常配合也問得很仔細,像是「刮畫是怎樣操作?」、「適合幾歲小孩?」、「年曆有幾種款式可以挑選?」、「同樣是百合花氣味的香氛,價格為何不同?」縱使少了在寒風中出門面對不是很熟悉的人的尷尬,但五花八門的問題,也足以讓他頻頻露出求救的眼神,不時等待媽媽上場救援,或者乾脆轉身跑掉。這時我只能故作鎮定地說「賺錢不是那麼簡單喔,想想怎樣回答客人的問題吧!」,最終我適時推了一把,結束第一回合訂單。
接著我幫忙上網填寫訂單,計算玩具點數。在按下確認前,兩人覺得可以換的玩具等級有點低,下定決心再做一單補足點數換兩把雷射槍裝備。接著後續上網訂購、收貨、填寫收錢小字條工作得由家長幫忙完成,他們則必須將幾位叔叔阿姨訂購的耶誕商品送到家,並把款項收回來。
瑞典人培養孩子獨立成長
耶誕節前,兒子約了鄰居哥哥Morris過來家裡玩雷射槍,我看著兩個小男孩把家裡搞得像野生叢林戰場,射下最後一發子彈,對手的盾牌響起「Game Over」,遊戲宣告結束。
Morris媽媽看他們玩得這麼興奮,問我兒子這麼好玩的玩具在哪買的。他得意地說「這是賣東西換來的」,還轉頭順道問Morris:「明年要不要一起出門推銷耶誕商品?」這是他人生第一個自己賺到的玩具,除了樂趣外還多了點說不出的驕傲。
大家在幾歲時賺到第一筆錢,買第一個玩具?或者換句話說,從何時開始知道,原來我們可以推銷自己的想法?過往我們一定都曾擁有很多夢想的小花,但記憶中這些也總還沒冒芽就被當作雜草拔除了,理由是「你年紀太小」「這想法不切實際」,或是「什麼都不重要,只要好好讀書就好」。
直到我成為母親,我也才漸漸明白教養路上,除了給魚給釣竿,還有一種引導孩子走出保護傘闖蕩自己江湖的選擇。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Feeling: Optimistic
Kids are encouraged to become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Sweden is, perhaps surprisingly to some, a highly individualistic country. This is mirrored in common Swedish expressions such as "A good man takes care of himself" ("En bra karl reder sig själv") and "Alone is strong" ("Ensam är stark").
— A Swedish father of two
註釋:在瑞典商店販售的瓶裝罐為了鼓勵資源回收再利用,多數瓶裝罐內含1-2克朗的回收費,可拿著收集到的瓶罐到鄰近超市或資源回收場兌換現金。
- 【一張圖搞懂】訂閱集資:Mobile上的13堂英文課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灣全英文課程HEC Liège EDBA,把博士頭銜鍍金在您的名片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業界對具備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需求日益增長,但在忙碌的工作卻難以腾出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開設了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渴望提升自我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
現代商業界對於高階主管具備博士學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許多專業人士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難以腾出足夠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現在有一個解決方案: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除了提供一個在職攻讀歐洲頂尖企管博士的機會,還提供了一系列研討會發表的協助與各領域的專家建立強烈的人脈連結,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以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那些渴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學習機會。

學術研究與實務兼顧,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必須面對複雜的挑戰,例如: 全球化所產生的地緣政治動盪、技術快速創新造成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等。EDBA博士學位能夠提供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企業家及專業經理人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整合與挑戰。此外,博士學位也是個人品牌建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在商業界享有崇高的聲望和尊重,為高階主管及企業負責人打開更多商業拓展的機會,並且是領導者和決策者的首選。
擁有博士學位不僅展示了專業經理人的學術涵養,也體現了他們對自己產業發展的承諾和毅力。學位的獲得除了彰顯其頭銜與專業能力,更增加自信並開展職涯與事業願景。完成學位後除了成為該領域之專家,並增強自己在組織內部和外部的影響力,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學位也為高階經理人開啟了更多的不同產業的交流機會和晉升通道。許多企業和組織都尋求具有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董事,他們被認為具有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領導能力。

全台獨家全英文授課環境接軌全球最新商業議題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在台以全英文授課為特點,為學員提供了一個全英語環境的學習機會。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學員的英語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全球商業環境中更自信地交流和合作。此外,彙集了一流的教授和業界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學術造詣,能夠為博士候選人們提供專業指導和深入的商業洞察力。
時間效益最大化 – 兩年完成,學習品質不打折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提供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課程結構和專業指導的學習方案,使博士候選人能夠最快2年內完成學位與發表。首先,課程內容涵蓋了企業管理領域的核心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從策略管理到領導力發展,從知識創新到市場行銷工具的革新等。其次,博士班提供了個別化指導和專業支持。除了每位學員將被指派一位專業的指導教授提供個人的指導,課程模組更導入了每學期兩天的獨立學習課程(Independent study),由列日大學欽點的導師親自手把手帶領博士候選人完成研討會、期刊以及畢業論文答辯。這種一對一的指導可以加快學習進程,確保學員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學業要求。

就讀比利時列日大學高階企管博士,完整您的事業版圖
最後,快速攻讀高階企管博士班對於高階主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班不僅提供了學術、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培養了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在全球商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這些都是現代商業領袖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才能在全球化的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比利時國立列日大學EDBA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