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不只是華國文化霸權,「台妹」邏輯更凸顯的是異男霸權

不只是華國文化霸權,「台妹」邏輯更凸顯的是異男霸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因此,稱呼一個人「台妹」時,說話者間接把自己放在觀看者,甚至消費者的位置。台妹是沒有想法的,她教育程度不高,敢玩,不懂品味,對男人來說,甚至不是情感幻想的對象,僅僅只是男性情色的玩物。當然,我們要說的並不是擁有這些特質的女性比較「低等」,而是這個詞彙背後蘊含的權力觀。

文:陳薇安

我愛台妹台妹愛我對我來說林志玲算什麼?!

我愛台妹台妹愛我對我來說侯佩岑算什麼….

MC Hotdog的我愛台妹紅遍兩岸三地,甚至中環的Check-in Taipei都有我愛台妹的霓虹燈可拍照。台妹也逐漸被一些人當作對台灣的女生的普遍稱呼。但是台妹一詞,除了本身其實即有負面意涵,背後更是帶有對族群與性別的壓迫脈絡。

或是再說一首比較近代的,由頑童所發行的歌曲「辣台妹」,他的歌詞是這樣的:

酒色財氣的台北 戴著純金的項鍊

幫我排新的小姐 尬台妹

辣台妹 辣台妹 騷底

台妹,並非中性的詞。如果用google搜尋「台妹」,絕大多數的回答表示台妹指的是,講台灣國語的,俗氣的(廉價迷你裙,布丁頭,手機吊飾很多,妝很濃或不符年齡),但是又直爽敢玩的年輕女孩。

同樣的,在兩首使台妹一詞爆紅的歌,「我愛台妹」跟「辣台妹」兩首歌,呈現的台妹形象,甚至是影射「檳榔西施」,「性工作者」,「鋼管舞女郎」等等職業。

因此,稱呼一個人「台妹」時,說話者間接把自己放在觀看者,甚至消費者的位置。台妹是沒有想法的,她教育程度不高,敢玩,不懂品味,對男人來說,甚至不是情感幻想的對象,僅僅只是男性情色的玩物。當然,我們要說的並不是擁有這些特質的女性比較「低等」,而是這個詞彙背後蘊含的權力觀。

此非指只有男性有能力對女性進行性化的凝視,而是台妹一詞是站在一個異性戀男性,具有一定文化資本(足夠的中華化,或西化)的角度評論女性出發的。

「台」妹的族群脈絡

稱呼人很台,是讚美,中性,還是貶損呢?在台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的今日,台灣文化已經不是一個低於所謂「中華民國」正統的,受到壓抑的次等文化。

可是稱呼人「很台」,還是把「台灣」跟缺乏文化的,俗氣的,沒有品味的想像連結在一起。台這個字不同於台灣,說人很台,源自於戰後外省人,稱呼他們眼中沒有文化(通常是農村,或草根性很強的)的台灣人或客家人,是為「台客」。又有一種定義是說,在80年代,台客是外省人對本省幫派的稱呼。

因此,稱呼「台」這個字,是從外省人的角度出發的。在中華民國的統治(殖民?)下,台灣人內化了中華民國以中華文化為標準的價值觀,於是「台」成了貶義詞,是次等的,端不上檯面的。

近來,有許多努力,不論是代表菁英文化的誠品書店的活動,或是楊澤寫的台客美學先鋒派,都試著把台客重新塑造新的台灣認同。

楊澤寫道:「然而,我們看到的真台客總是金光閃閃,敢曝敢玩,拿錢砸自己,一點也不假仙、假仁義。這樣的真台客,才是寶島台灣的淑女名媛與濟濟多士,無論台客或外客,可以打從心裡認同的。這樣的真台客也才能把台灣變成一個更大,更開闊,也更有氣魄的夢想國度。」

通篇文章寫得優美甚至有些術語多的難懂的楊澤,大概也不是「金光閃閃,拿錢砸自己」之流吧。那他指的台客,畢竟還是從一個知識份子對於庶民的一種想像罷了,而這樣的想像還是帶著評論他者的意味。台客的俗氣來自於外省的定義,一天「台」脫鉤不了俗氣,「台」就無法被reclaim,成為新的身份認同。

台「妹」的性別脈絡

台妹,又比專指男性的台客更糟一些。台妹的邏輯,不只建立在中華民國的文化霸權上,更是「妹」本身,又是一種男性異性戀霸權。

稱呼女性的方式有很多種。但稱呼女性「妹」,如「正妹」,「辣妹」,「大陸妹」… 給人(給我?)一種矮化被稱呼的女性的感覺。妹,是稱呼同輩而比自己年紀小的女子。稱呼妹,就將說話者放在一個「兄長」的位置,也是在父權社會中,被賦予權力「交換」(象徵意義上的)女性。

螢幕快照_2019-03-22_下午9_10_08
當你搜尋「台妹」時,跑出的結果都有著類似的形象

或是從這些稱呼的脈絡時,上述幾個有關「妹」的稱呼,有褒有貶,但都是以男性的角度觀看性化的女性。因此,使用「台妹」這個稱呼,再次強化性意識(sexuality)是屬於男性的。

「妹」是被動的。相較於「妹」,有時同樣被用在一些貶抑稱呼的「女」,如「拜金女」,「港女」,其實反而還比較具有自主性與能動性。女,相對於男,是一個相對的中性稱呼。港女所指的現實,拜金女的虛榮,其實至少都還是這個女人自身的決定或是人格特質,而她們是被批判的。但是「妹」是可愛的,甚至在一些語境上是比較缺乏文化的,所以她們被性化的,被想像的,卻同時不被平等看待的。

因此,台妹這個詞,表現了族群跟性別的壓迫,而在語詞的脈絡下,台妹這個詞缺乏抵抗霸權的可能性。所以,我們不是台妹,我們也不想成為台妹。我們是驕傲的台灣女生。

本文經女性主義有事嗎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性別特調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