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聯盟」爭議的虛與實:弱能勝強?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聯盟」爭議的虛與實:弱能勝強?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政治手腕不無可觀之處,普亭要打響「俄白聯盟」如意算盤,可行性成疑。

文:王家豪(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研究助理)、羅金義(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關係長年貌合神離,但兩國政經關係其實密不可分。去年底,俄羅斯總統普亭建議按1999年簽訂的條約成立「俄白聯盟」,使兩國在政治和經濟層面進一步融合。國際輿論界關注普亭在國內不修憲的情況下,於2024年總統任期結束後透過成為「俄白聯盟」主席保持權力;是真是假暫不得而知,但他此舉是要長遠理順俄白的雙邊關係,使白俄羅斯對俄國言聽計從,應無懸念。不過,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的政治手腕不無可觀之處,普亭要打響「俄白聯盟」如意算盤,可行性成疑。

石油稅改起風波

近來爭議的背景源自去年7月俄羅斯國會通過石油業稅改法案,將在2024年前逐步淘汰原油出口稅,並在2021年前逐步上調石油開採稅。現時俄國本地石油定價方法為國際油價減去出口稅,新法案實施後將推高俄國本地油價,使之與國際油價看齊。

提高俄國本地油價除了影響俄國民眾外,亦會牽連白俄羅斯經濟——後者以往按俄羅斯本地油價支付費用,一直以廉價進口俄國石油,而這些進口石油部分用作本地消費和生產,部分則進行提煉加工,再出口到歐洲市場。目前,白俄羅斯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為轉口石油產品。俄國新法案通過後,白俄羅斯向俄國進口石油的成本上漲,轉口石油產品將變得無利可圖。副總理Igor Lyashenko透露,白俄羅斯在今年將因此而損失3830萬美元,於未來6年將損失80至120億美元。新法案向俄國煉油廠提供稅務減免,白俄羅斯要求獲得同等待遇,向俄國索償每年30至40億美元。在談判桌上,白俄羅斯威脅要退出「歐亞經濟聯盟」(下稱歐亞盟),俄方則要求白俄羅斯全面履行兩國於1999年簽訂的《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聯盟條約》。

不對稱的能源關係

白俄羅斯頗為倚賴俄國能源,大約七至八成天然氣和石油由那裡進口。自普亭上台後,俄國為能源政策訂定兩大圖謀:逐步提高出口至白俄羅斯的能源價格,並奪取其國營能源企業的控制權。多年來俄國屢次與白俄羅斯爆發能源爭議,都是試圖進一步操縱兩國不對稱的能源關係。

2004年,俄國國營天然氣公司Gazprom將出口至白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由每千立方米30美元提高至50美元,遭到白俄羅斯拒絕,俄方短暫終止對白方供氣。結果兩國簽訂協議,將天然氣價上調至46.5美元。2007年,Gazprom再次要求加價;同時,俄國石油管道公司Transneft向白俄羅斯的轉口原油加徵關稅,並中斷對白方的石油供應數天。最終俄方奪取白俄羅斯國營天然氣管道公司Beltransgas一半控制權,並將新天然氣價提高至100美元。2010年,俄方聲稱出口到白俄羅斯的天然氣平均價格應為174美元,但白方只按舊價格150美元支付,俄國一度削減對白方供氣量60%,白俄羅斯無奈償還大部分差價。

在地緣經濟上,白俄羅斯位於俄國和歐洲之間,長年透過能源中轉服務獲利。自德國和俄國之間的「北溪天然氣管道」(Nord Stream)於2011年開通之後,俄國可直接向歐洲供氣,對白俄羅斯的依賴減少,後者逐漸失去談判籌碼。「北溪-2」管道將於今年年底啟用,白俄羅斯的中轉地位將進一步被削弱。

抵觸白俄羅斯主權紅線

普亭熱忱於歐亞融合,盧卡申科一直投其所好,積極支持俄方主導的地緣政治鴻圖,其實是從中換取經濟利益。2011年白俄羅斯於陷入經濟危機,俄國提供30億美元貸款以換取白俄羅斯加入歐亞盟。盧卡申科政權的認受性源於經濟穩定發展,俄國向白俄羅斯提供貸款和默許它轉口石油產品,其實是協助了盧卡申科政權維穩。據估計,盧卡申科自1994年執政至今,已從俄國獲得逾1000億美元經濟援助。

儘管白俄羅斯參與歐亞融合,但盧卡申科在主權方面卻從未退讓。歐亞盟彷效歐盟,為「超國家」(supranational)組織,要求成員國轉移部分主權予獨立決策主體。不過,普亭深知主權為俄國和其他前蘇聯共和國的紅線,故授予歐亞盟成員國終極否決權。

然而,「俄白聯盟」卻要求白俄羅斯放棄部分主權,觸及其主權紅線,無疑會引來極大反對聲音。盧卡申科掌權四分一世紀,似乎不會輕易讓位;近年他頻頻與14歲幼子尼古拉一起在國際舞台露面,國際輿論界猜測他打算參照北韓模式,培育其幼子成為接班人。所以,即使盧卡申科口頭支持俄白融合,但如果「俄白聯盟」在實際上撼動白俄羅斯主權自主,他定必寸土不讓。

盧卡申科的民意牌與國際牌

爭議當前,盧卡申科月前曾表達「民主」豪言:「只要兩國人民願意,白俄羅斯將與俄國一體化」。其實根據白俄羅斯分析工作坊(Belarusian Analytical Workshop)於2017年做的民調,只有5%受訪者希望白俄羅斯成為俄國的一部分,大部分人民支持維持現狀。民調機構IISEPS進行類似調查,發現6成受訪者認為明斯克(白俄羅斯首都)應奉行中立外交,不應與俄國或北約結成軍事聯盟。

民意清晰反對「俄白聯盟」,盧卡申科無非借民意牌四兩撥千斤,婉拒俄方要求。他亦深知普亭近來民望下滑,未必能取得足夠民意支持,斷不會貿然舉行公投。若然莫斯科膽敢以克里米亞模式吞併白俄羅斯,兩國民情很可能會激烈反彈,普亭要考慮武力鎮壓的風險和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