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龍雲門2新作《毛月亮》:文明的邊境,是一座身體的荒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鄭宗龍這次千里迢迢從冰島帶回來Sigur Rós的音樂,音樂與肢體的競合關係,隨著舞作進行,抒情地建立起來。冷冽的後搖滾與黑夢般的現代舞,彼此交換著能量,穿透到對方的情感內核⋯原來,台灣與冰島共享著相似的島嶼性。
月亮比誰都更為久遠地,始終遙遙地凝望著地球,恐怕它曾把地球上發生過的一切現象,一切行為都看在眼中,但月亮沉默不語。那裡沒有空氣,也沒有風,真空最適合完好無損地保存記憶。
——《1Q84》
月亮早在各種文明形成以前,就高高掛在夜空上,那顆神秘的星體,被散落在廣闊大地的部族眺望、膜拜,擬人化的分身,成為不同神話裡形態各異的月神,盈虧的週期,則幫人們推算出陰曆,用它判斷歲時節氣,也用它迎生送死。這是科技降臨以前,離我們已然遙遠的部落情景。
村上春樹的小說《1Q84》中,月亮被賦予一種孤獨的形象,它是宇宙裡安靜的凝望者,忠實繞著地球旋轉,日日夜夜窺看著那顆藍色星球上湧動的情慾與秘密。當科技陷落了,黑暗時代再次到來,月亮成為雲端上的雲端,幫人類儲存每一格褪色的歷史。
雲門2的新作《毛月亮》,編舞家鄭宗龍說的是一則關於未來的寓言:科技像君王般降臨,統治著我們,最終幻滅揮發,人類佇立在文明的盡頭,淪落為數位難民,為了在荒蠻之境求生,重新召喚出蟄伏在體內的獸性。這樣的故事,也許早就上演過好幾輪了,我們不過是幽幽見證著下一次循環,一如海的潮汐,就像月的盈虧。
1999年創團的雲門2,今年迎來20週年,最初由羅曼菲擔任藝術總監的雲門2,肩負著偏鄉巡演以及提供年輕編舞家創作平台的雙重責任,而藝術總監的棒子後來交到鄭宗龍手裡。2019年雲門舞集的創辦人林懷民也將退休,2020年開始雲門這艘大船將交由鄭宗龍掌舵,這樣的時空條件下,《毛月亮》是一部標示著世代交接的重要作品。

鄭宗龍覺察到他必須更大膽些,往人煙稀少之徑多走幾步路,走深一點,無論舞作的風格、意念或動作語彙,都進行了有別於以往的探索。過去雲門舞者身上延伸出的優雅線條,那種婉約的東方氣息,這回幾不復見,《毛月亮》那座虛實交錯的舞台上,隆起一道道詭譎的波浪,那是舞者扭曲的肢體,像牙齒一般,緊緊咬住原始的慾望。
和鄭宗龍一起穿越險路的雲門2舞者,擁有驚人的身體素質,時而將肢體撐張到極致,時而收納到最小,一次次鬆緊收放之間,動力的移轉之間,倏然勾勒出編舞家要求的各種「歪斜扭怪」的輪廓。
站姿不要太芭蕾,怪一點!
在鏡面上,狂妄一點,狂亂一點。

淡水的雲門排練現場,鄭宗龍有意識地叮嚀舞者用四肢捏塑出異端(unorthodox)的姿態,目的並非為了歌頌醜陋,事實上,他撩撥的是一種破壞性的美感,一如前作《十三聲》中被大量執行的佝僂動作。
《十三聲》是一幅源自街頭的浮世繪,取材自鄭宗龍的童年記憶,穿行在萬華巷陌間形形色色的市井人物,他們難登大雅之堂的行為舉止,都成了舞者動作靈感的來源。擁有相同生活經驗或是成長背景的觀眾,大概都能從舞作中辨認出乩童、江湖郎中,乃至一些更具地方宗教色彩的角色。
《毛月亮》褪去了這一層重要的,甚至是比較討喜的在地性,轉而追求一種更普世的,近乎返祖的身體經驗。舞者們扮演的「角色」幾乎都被抹除,我稍能辨識的,是一個近似女神的人物,不過她或許更像某種圖騰,象徵人類從科技文明回返到自然崇拜的信仰轉換。

聲音,向來是勾動觀者心緒最有效的工具,也能和土地產生深刻的連結,各式各樣流動在民間的聲音,譬如平交道的聲響、廟會中的小調、儀式裡的唱咒、那卡西與牽亡歌,在林強靈動電音的引導下,匯聚成《十三聲》層層疊疊的聲景。
鄭宗龍這次毅然拋下他熟悉的,並且時常運用在過去作品中的台灣民俗之聲,千里迢迢從冰島帶回來Sigur Rós的音樂,不僅豐富了《毛月亮》的文化延展力道,也在那面舞台大幕上,投射出一幅天文奇景——來自寒冷極地的空靈音樂,與舞者孕生自熱帶海島的身體,像兩顆發光而互相吸引的星體,發生激烈的撞擊。
甩盪的鐵器、擴散的電子碎拍、浩浩蕩蕩的鼓聲節奏,還有Sigur Rós那種瞬間風雲變色足以淹沒世間一切事物帶走心事與時光的浩瀚音場,像一隻溫柔而結實的手臂,牢牢按住舞者的肩膀,然後舉起他們。舞者從一開始對抗它,到進一步理解它,接著嘗試駕馭它,最後,才能自由地和它一起工作。
音樂與肢體的競合關係,隨著舞作進行,抒情地建立起來。冷冽的後搖滾與黑夢般的現代舞,彼此交換著能量,穿透到對方的情感內核,在那幽微的空間裡,凝聚出生命的韻律。原來,台灣與冰島共享著相似的島嶼性。
電影《2001太空漫遊》有一個寓言式的開場:史前時代,一群猿猴在荒涼的太初世界發現一塊從地底升起的黑色石碑,那塊石碑記載著演化的奧秘,猿猴學會了以獸骨為工具,就此點亮文明的天幕。《毛月亮》的台上也掛著一塊方形鏡面,反射著奇形怪狀的舞影,同時浮現出解釋宇宙的線索。
那塊鏡面彷彿科技帝國崩塌後,從廢墟裡拾撿到的數位殘骸,舞者在魔幻的冷光下用腳步敲擊著地面,敲響彼此的心跳,也敲下那顆讓世界重新開機的按鈕。八男六女有時圍成一圈,上演狂歡的祭典;有時爭奪交戰,為了生存的必須;有時退到暗黑的角落,進行孤單的集會。
群舞,獨舞,聚合,分開。
籠罩大地的冰冷光暈,最終幻化為一束溫暖的黃光,光源是那顆暈黃朦朧的月亮。當人類退化了語言,丟失手機裡的表情符號,學習重新做人,就從跳舞開始。

節目資訊
名稱:2019TIFA 鄭宗龍 X 雲門2《毛月亮》
時間:2019/4/19 (五) 19:30|4/20 (六) 19:3019:30|4/21 (日) 14:30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其他巡迴場次
2019/4/13-14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2019/4/27-28 臺中國家歌劇院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游千慧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2023 Computex:飛宏科技與Vinpower聯手玩GaN,搶攻快充商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即將到來的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飛宏科技將於現場展示市場首款搭載1TB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充電器「iXcharger」、以及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等產品,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飛宏科技與Vinpower, Inc.、Silanna Semiconductor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市場首款同時搭載1TB跨裝置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2 in 1充電器「iXcharger」,將在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正式亮相!除此之外,飛宏科技於現場將展示一系列330W GaN、280W GaN與140W PD 3.1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首款2 in 1 65W 1TB iXCharger

「iXCharger 」採用飛宏科技GaN快充技術,提供產品更高功率密度和快速散熱的同時,實現更小的封裝設計,為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實現快速、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值得注意的是iXcharger不僅是快充,還擁有市面上首款可跨裝置且適用於不同作業系統的儲存技術,可為手機、平板、筆電等行動裝置充電,並可作為外接式硬碟使用,廣泛適用於iSO、Android、Windows、Chrome OS等作業系統,還具有高達1TB大容量的儲存空間。iXCharger輕巧便攜的傑出設計,時時能滿足現代人在資料快存、裝置快充的需求。
GaN頂級電競筆電電源,結合電路設計與製造工藝之最

普遍市售充電器為滿足高規格的電競筆電所需,在提升電源功率的同時,體積與重量也顯得更大更笨重,造成使用者攜帶時的困擾。飛宏電競筆電電源的設計研發,採用獨特GaN生產製程管控,與自主開發數位控制機制、功率模組設計等技術,使產品可達94%以上高轉換效率,且以更輕薄短小的體積,為電競筆電提供更高的功率與散熱速度,達到輕巧、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
2021年底,飛宏科技推出體積最小的280W GaN高功率電競筆電電源,其功率密度突破業界多年來的設計極限,僅一般180W電源的大小。今年飛宏科技將於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推出330W GaN電競筆電電源,其相較於目前市面所販售的相同輸出功率產品,不僅體積小巧,且重量最輕(< 800g),在達到高規格安全測試的同時,滿足使用者對電競筆電電源的期待!
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
地址: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日期:2023年5月30日-2023年6月02日
攤位:J0509a(偉得科技)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