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韓禁日「核食進口」WTO判日本敗訴,謝長廷回應「台灣和南韓情形不一樣」

韓禁日「核食進口」WTO判日本敗訴,謝長廷回應「台灣和南韓情形不一樣」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福島核災後,有多達54個國家和地區限制日本食品輸入該地,截至今年3月,仍有23個國家並未放寬限制,主要集中於亞洲,我國目前仍維持對福島周遭5縣市的食品禁令。

(2019.4.14 更新:羊正鈺|核稿:楊之瑜)

(中央社)南韓政府禁日本福島等8縣水產品進口,被日本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11日審議結果,日本被判敗訴。駐日代表謝長廷因此事遭批評,他13日在臉書說明。

謝長廷表示,對於WTO的判決書,目前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政府都在研析判決書內容,台灣也是一樣,希望分析結果,作為未來交涉的參考。他還說,新聞標題明明記載韓國禁的是水產品,台灣禁止進口的是日本福島5縣的食品(水產加上蔬果穀類再加上食用畜牧產品),範圍更廣,有政論人士把南韓所禁的範圍說成農產品,把台灣所禁的說成水產品,純屬誤導,無助於問題的釐清。

「這次WTO的判決並未認定日本的水產品有污染,而是認定在一時沒有科學根據證明有污染前,依WTO相關規定,可允許當事國暫停進口,所以南韓並不違法云云,這些理由我們是否可以引用?時間多長?範圍多大?是值得深入研究所在。」

謝長廷指出,目前也沒有任何學者專家說南韓的情形跟台灣一樣,而且除法律之外,在政治上,日本已傳出將對南韓報復,揚言反對南韓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後續如何,也值得台灣觀察、參考。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將去年2月WTO小委員會的審議(相當於一審)與這次11日公布的WTO上級委員會(相當於二審)的判決做一比較。

  • 一審審議結果日本產食品在科學上是安全的,二審審議結果並沒推翻這點。此外,一審審議結果指出,南韓在加強管制日本水產品之際,沒盡到告知的義務是違反WTO規則,二審審議結果沒推翻這點。
  • 一審審議結果認為南韓管制日本8縣水產品的措施,是恣意的、具歧視性的。二審審議結果,推翻了這點。此外,一審審議結果,南韓只針對日本要求進行追加實驗的措施,是過度的進行貿易限制。二審審議結果,推翻了這點。

報導指出,2011年3月福島核災發生後不久,有54國及地區管制日本產食品進口,目前降為23國與地區。去年7月,香港解除部分的管制進口,去年11月中國針對進口日本新潟縣產的稻米解禁。日本從2013年至2018年連續6年農林水產品及食品的出口額增加,日本政府目標是2019年農林水產品及食品的出口額達1兆日圓(約新台幣2800億元)。

(以下文章原刊於4月12日)

原標題:「核食進口」二審逆轉:WTO判日本敗訴、南韓可禁福島8縣水產品

(中央社)311地震引發福島核災後,南韓政府禁日本福島等8縣水產品進口,被日本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去年2月南韓被判敗訴後再提上訴,11日審議結果出爐,日本被判敗訴。南韓禁止日本福島等8縣水產品的措施預料將會持續實施。

福島核災後,台灣在2011年3月25日起禁止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5縣食品進口,日本曾揚言不排除向WTO提告台灣。如今WTO的這項判例或可成為各國禁止日本核食進口的一個判斷標準。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受到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災的影響,南韓政府擔心水產品受到輻射污水影響,2013年起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8縣的水產品。日本政府2015年向WTO提告,認為南韓管制日本水產品的作法不當。

去年2月WTO小委員會的審議(相當於一審)支持日本的訴求,要求南韓要更正,但南韓不服,向WTO上級委員會提出上訴。

11日,相當於二審結果的WTO報告出爐,認為WTO小委員會判斷有誤,撤銷小委員會的判斷,實質上就是日本敗訴。

根據WTO的二審理由書,上級委員會認為,之前專家小組的調查結果僅基於樣品中的輻射性物質實測值來調查安全性,最終未考慮不同地區的相關條件可能造成汙染的可能性,因此撤銷之前所做的判斷。

日本確定敗訴,外務大臣表示遺憾

由於WTO處理爭端的措施採「二審制」,所以這項判斷就是最後的結果。一般認為,南韓目前實施的禁止日本福島等8縣水產品進口的措施,可能會持續實施。

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表示,日本的主張不被接受感到很遺憾,將分析WTO報告內容,考慮今後的因應之道。日本的立場不變,就是希望南韓全面撤銷對日本水產品的管制,將與南韓進一步協商。

日本水產廳表示,南韓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8縣水產品的一年後,日本銷往南韓的水產品的出口額減少逾20%,日本以前大量銷往南韓的海鞘不得不毀棄。

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災後,南韓擔心核電廠排放的污水受到輻射污染,禁止進口青森、岩手、宮城、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8縣所捕撈到的部分水產品,2013年禁止進口這8縣的所有水產品及加工水產品。

2015年日本政府認為在市面上流通的水產品都是符合有關輻射物質安全標準的,認為南韓的管制沒有科學根據,於是向WTO提告。

《韓國時報》報導,南韓海洋與漁業部表示,該國已分別用俄羅斯和挪威的供應商,來替代日本進口的鱈魚和鯖魚。該部的一位官員表示,「這是一個國家採取適當保護措施的權利」,「所有國家都有不同的標準,不能按照同樣的標準來判斷。福島危機在鄰國爆發,我們需要以更加嚴格和徹底的方式審查我們的保護標準。」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則強調,「(WTO)一審證實,日本食品是安全的、且符合標準,事實並未改變。」也表示日本將繼續向那些拒絕福島食品的國家施加壓力。根據日本農林漁業部門,福島核災後,有多達54個國家和地區限制日本食品輸入該地,截至今年3月,仍有23個國家並未放寬限制,主要集中於亞洲,報導也特別點名中國,目前仍然完全禁止從東京、福島和千葉縣進口食品。

日韓最新核食仲裁,是否影響台灣政策?

去年11月,反核食公投過關,政府確定繼續禁止日本核食進口,駐日代表謝長廷與行政院都曾表態,擔憂破壞台日關係,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去年12月也表示,將透過WTO程序解決此一紛爭,也對「台灣因此無法加入年底生效的CPTPP」表達遺憾。

而針對WTO對日韓判決、日本核食問題會不會影響台日關係,謝長廷今日表示,「這個我還沒有了解,我詳細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