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人類基因的猴子變聰明了嗎?中國科學家「基因轉換」又惹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繼深圳生物學者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嬰兒實驗」後,再有中國生物實驗引發爭議,中國科學將人類基因植入猴腦中,以研究大腦發育及智力的進程。
2018年11月,中國科學家賀建奎用基因編輯產生2名據稱能抵抗愛滋病毒的嬰兒,北京與國際科學界對此提出一致批評,賀建奎正接受警方調查。中國科學家如今又培育出11隻帶有人類基因的恒河猴,並表示這些猴子的大腦發育表現出接近人類大腦發育的特徵,再次在國際間引發倫理爭議。
《法新社》今(12)日報導, 中國科學家將人類大腦發育基因(MCPH1)植入猴腦,以藉此觀察這些恆河猴是否因此有人類智力進化。
該實驗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合作,該研究報告發表在3月號的《國家科學評論》上。
研究人員將對人腦發育具有關鍵作用的「MCPH1」基因植入11隻恆河猴腦中,結果顯示這些猴子的神經細胞分化模式改變,導致神經細胞和神經網路成熟的時間比較晚,這類延遲成熟的現象和人腦頗為類似。也就是說,和人類一樣,這些猴子的大腦發育也需要更長的時間。
這項研究也為猴子進行記憶測試,讓牠們記住螢幕上的顏色和形狀,並經過核磁掃描確認。結果發現,和其他野生猴子相比,這些猴子的短期記憶能力和反應能力表現更好。
研究聲稱,這次成果展現了首次嘗試使用人猴基因轉換的方式,來研究人類起源以及遺傳基礎。不過這項實驗,仍引起許多道德討論。
基因太過相似,中國科學家拿猿猴做實驗惹議
一般實驗對象,有小鼠、果蠅、青蛙等,猿猴是和人類基因最為接近的靈長目動物(相似度近99%),這麼做有無道德風險?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宿兵表示,該實驗已經過大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查,不僅遵循中國和國際最佳科學方法,同時也遵循國際動物權利標準。
不過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基因永遠都不應該被移植到猿猴類身上,因為牠們與人類太過相像。
科羅拉多大學靈長類比較研究領域的遺傳學家西卡拉(James Sikela)說:「利用轉基因猴研究與大腦進化相關的人類基因是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他擔心,這類實驗表示出一種對動物的漠視,並可能導致更極端的改變。他說,這類研究最後可能會無法收場:「隨著這類研究的開展,我們可以預計類似問題會再次出現。」
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生物倫理學家格洛弗(Jacqueline Glover)也批評說, 「將牠們『人化』只是在製造傷害。牠們終將生活在何處,或是牠們會做出什麼?不應當創造一個在任何情況下都毫無生命意義的活體。」格洛弗說,這對一般人的想像,根本就是電影《人猿星球》的翻版。
不過宿兵表示,他同意猿猴與人類如此接近,以至於他們的大腦不應該被改變。但他認為,儘管基因組相近,仍有數以千萬計的差異,他不認為猴子會因此變成「猴子以外」的生物,至少「僅通過植入少數人類基因是不可能的」。
香港科技大學基因研究中心專家鮑姆(Larry Baum)認為,人類和猴子之間有數百萬個不同的基因,這項研究只是改變了大約2萬個腦部基因中的一小部分,「你可以自行判斷是否有任何可擔心之處。」鮑姆認為,這項研究證實,腦細胞承受速度較慢,可能是改善人類智力進化的因素之一。
美國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指出,這些經過基因改造的猴子,只有5隻存活下來,參與了大量的腦部測量,這些猴子體內都有2到9個複製的人類基因。
中國還有新人猴基因研究,正在進行
不過,研究人員宿兵告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他正在製造更多的猴子,並且還在測試新的大腦進化基因。他正關注一個叫做「SRGAP2C」的變種基因,大約在200萬年前出現,該基因被認為是塑造人類智力的關鍵基因,根據《香港01》,「SRGAP2C」被認為會令大腦的神經細胞衍生出排列更為密集的樹突棘(dendritic spine),加強聯絡各神經元,有助提高運算能力。宿兵說他一直在把它添加到猴子身上,但現在說結果是什麼還為時過早。
據了解,研究的目前是希望能通過基因療法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例如有常見阿茲海默症、柏金遜病等,讓患者的大腦能通過二次發育來彌補損失的功能,重新擁有行動和思考的能力。
在歐洲和美國,使用靈長類動物做研究越來越困難,而中國仍將最新科技的DNA工具應用於動物。中國在2016年利用敲除關鍵基因的「CRISPR-cas9」方法,敲除了猴胚胎中調控生理時鐘的核心基因BMAL1,生產了5隻複製猴。結果導致這些猴子晝夜活動紊亂、睡眠障礙,還表現出類似焦慮和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這起基因實驗,也被拿來與2018年11月,中國科學家賀建奎用基因編輯的方式,產生了2名據稱能抵抗愛滋病毒的嬰兒。北京與國際科學界對此提出一致批評。賀建奎本人正在受到警方調查,並被他實現試驗的大學剝奪職務。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Chinese scientists create monkeys with human brain genes(法新社)
-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put human brain genes in monkeys—and yes, they may be smarter(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 讓猴子攜帶人類基因:中科院人腦研究引發倫理爭議(美國之音)
- 【基因改造猴】敲除關鍵基因 中國誕世界首批「失眠」複製猴(香港01)
- 【基因改造】獼猴植入人類基因後變聰明 中科院研究引發倫理爭議(香港01)
- Chinese scientists add human genes to monkey brains in latest ethics controversy(南華早報)
核稿編輯:羊正鈺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