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是枝裕和親自撰寫的小說版《小偷家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喂。」聽到這個聲音,祥太便無法動彈。山戶爺爺緩緩地從房間走出來,下了階梯穿上涼鞋,從玻璃櫥櫃抓了兩支果凍棒,伸到祥太面前。「這個給你。」祥太默默地接受。「不過……別讓你妹妹做那種事。」
文:是枝裕和
在夏季白色的陽光中,祥太和凜走在看得到晴空塔的河畔。
凜來到這個家,已經過了半年。
春初時,凜失蹤的新聞曾經在八卦節目喧騰一陣子,但是在接二連三發生的事件與醜聞當中,這個話題也逐漸遠離民眾關心的焦點。
為了保險起見,他們避免經過凜原本居住的團地及警察局附近,不過當祥太和凜兩個人在一起玩時,路過的人只會當他們是感情很好的兄妹而投以微笑,並不會起疑。
就算有人記得那則新聞,觀眾多半相信小孩是遭到雙親殺害,好奇的眼光應該就如信代猜想的,都朝向住在團地的年輕夫婦。
祥太爬上河堤,聽到河川的反方向傳來少棒練習的聲音。
他的背心上黏了許多在行道樹和草叢找到的蟬殼。他從鐵絲網窺視操場,看到和他年齡相仿的男生分為白色與藍色球衣,正在進行比賽——或許是地區大賽的預賽吧?
隔著鐵絲網的綠色草地閃閃發光,上面飛著蜻蜓。
在孩童劃一的吆喝聲中,揚起的塵土氣味也飄到祥太這裡。
祥太用左手手背擦拭沿著臉頰滑下的汗水。
「哥哥。」
對棒球沒有興趣的凜似乎在雜木林裡發現了什麼。
「什麼事?怎麼了?」
祥太一副哥哥的口吻詢問,跑到凜的身邊。
「蟬殼在動。」
凜指的方向有一隻蟬的幼蟲。
這隻幼蟲大概是搞錯了從地底爬出來的時機。此刻已經過了中午,牠卻才剛開始緩緩爬上樹幹。周圍已經迅速湧來螞蟻大軍。
「加油!」
兩人齊聲鼓勵幼蟲。
「加油!加油!」
幼蟲順利爬上樹、從兩人眼前消失之後,凜仍然擔心地仰望著樹好一陣子。
「不要緊嗎?」
「不要緊。」
「牠已經變成蟬了嗎?」
「變了。」
他們反覆這樣的對話三十次左右,凜才終於離開現場。棒球比賽已經結束,看來好像是藍隊贏了。
祥太感到口很渴。他想要吃冰。他想吃蘇打口味的嘎哩嘎哩君剉冰棒,不過就算只有塑膠管裝的便宜冰棒也好。他身上沒有錢,因此決定去山戶屋。
店裡空蕩蕩的,除了兩人以外沒有其他顧客。山戶爺爺仍舊沉迷在詰將棋中,不過在沒有其他顧客的情況下,打開放冰淇淋的冰箱進行「工作」太危險了。
祥太考慮先來教導凜如何「工作」。店門口懸掛著色彩繽紛的彈力球。凜背對著店老闆站在那裡,正在仰望那些彈力球。
祥太走過來,站在老闆與凜之間遮蔽視線。就如在超市時阿治曾經支援祥太,這回輪到祥太替凜提供掩護。祥太頭也不回地用左手朝凜的背上送出暗號。
(就是現在。)
凜模仿之前看到的方式進行祈禱,不過原本應該把手背貼到嘴唇,她卻錯貼到額頭上。
她拿了最喜歡的黃色彈力球,雙手緊緊握住,到店外之後給祥太看,示意他(成功了)。祥太點頭表示(很好),正要走出店門,卻聽到老闆對他喊了聲:「喂。」
聽到這個聲音,祥太便無法動彈。
山戶爺爺緩緩地從房間走出來,下了階梯穿上涼鞋,從玻璃櫥櫃抓了兩支果凍棒,伸到祥太面前。
「這個給你。」
祥太默默地接受。
「不過……別讓你妹妹做那種事。」
他說完,模仿祥太每次偷東西前做的祈禱手勢。爺爺早就洞悉一切了。
祥太連呼吸都忘記,走到店外。
手中的果凍很冰。
他知道凜跟在自己後頭。他不知道該如何理解爺爺那句「別讓你妹妹做那種事」。
他只知道胸口一再湧起苦澀的滋味。這是他第一次產生這樣的感受。
信代和同事根岸兩人又被叫到洗衣工廠的二樓。
「你的意思是要炒魷魚嗎?」
信代直截了當地問越路。
「我們也很為難。如果一定要裁員,就得從時薪高的兩位選擇一位了……」
越路用掛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歉疚地說。
信代和根岸互相瞥了一眼對方的臉。
工廠招募了時薪便宜的新人,因此打算裁掉兩名老鳥中的一個。
更可惡的是,越路不想自己當壞人,便把決定權丟給她們。
「妳們兩位可以自己去討論一下嗎?」
如果拒絕的話,恐怕兩人都會被炒魷魚。阿治自從腳受傷之後就懶病復發,根本不打算認真找工作。信代心想,要照顧那樣的男人,自己此刻不能離開這家工廠。
兩人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出房間,沒有回到工作場所,而是走向工廠後門。後門面對網球場。在蟬鳴聲中,不時可以聽見球彈起的清脆聲音及男女的笑聲。
平日的白天就在打網球,真是悠閒。
信代想到和自己目前處境的落差,不禁怒從中來。為什麼自己總是抽中下下籤?自己犯了什麼錯?或者只是運氣不好?
她茫然地想著這些問題,被根岸搶先開口說「讓給我吧」。
「憑什麼是我離開?」
「……所以我才拜託妳。」
「大家彼此都很辛苦吧……又不是只有妳。」
根岸今年春天和丈夫分手,現在必須獨立撫養小孩。支付贍養費的約定只被遵守了兩個月。即便如此,信代要是此刻同情她,自己就會陷入困境。
「如果妳讓給我……我就不會說出去……」
根岸仍舊維持異於平常的強硬態度。
「妳不是也在偷嗎?」
信代以為她指的是偷顧客遺失物的事情,便如此反駁。
「不是這件事……是新聞。」
信代不知道她在說什麼。
「我看到了。妳跟……那個女孩子在一起。」
原來如此,這女人說的是凜的事情。一定是一起去超市或哪裡買東西的時候,被她看到了。她竟然利用這個把柄,想要將這次的事導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太驚人了。
根岸明明年長三歲,平時卻把我當姊姊一樣看待,我也自認和她的交往距離比其他同事更親近,沒想到她竟恩將仇報——如果是以前的信代,或許會揍她臉頰一拳讓她聽話,但是現在卻不一樣。
Tags:
Living as ONE:一圖看懂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看見居住、永續新可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臺首場以「社會住宅」為命題的主題展覽「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即將於9月23日至10月01日登場,邀請大家於展出期間走入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與北向製菸廠,一窺臺灣社會住宅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今年9月23日至10月01日,由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主辦的「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LIVING AS ONE)將於松山文創園區盛大登場。這次展覽內容以「我們+」為主題,取加號與「家」的相同讀音,巧妙地展現政策以「社會住宅」為核心、強調居住權的精神,同時也隱喻著臺灣社宅發展史中從零到一的累加與創造。
臺灣社會住宅發展史:一段集體創造的過程,一個關於我們成「+」的故事
臺灣社宅的發展歷程,相比歐美日韓等國於二戰後就開始不同,臺灣受特殊的歷史紋理與經濟脈絡影響,社宅的推動軌跡才不過十餘年。但其實自1989年反對高房價的「無殼蝸牛運動」後,不少民眾就意識到居住議題的重要性,並持續與政府、民間溝通對話,試圖改變「有土斯有財」價值觀中居住權、所有權緊緊相依的觀念,進而影響住宅政策的發展。

經過民間組織與政府單位的共同努力,2005年「社會住宅」一詞終於列入政策文件,其後伴隨著一系列的倡議、修法行動,直到2015年廢除國民住宅條例後,才終於確立社宅只租不賣的政策方向。換句話說,臺灣社宅乃經由長期的倡議運動而生,並在體制內、外的漫長溝通與修法過程中一點一滴的累積後,才形成現今結合社會福利、社區營造、公共服務的社宅樣貌。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不只是全臺首次以「社會住宅」為命題的主題展覽,更是臺灣社宅發展的重大節點。此次展覽從倡議經歷、議題訴求、政策結果,及共榮共創的未來可能性等面向,將內容分為「社宅倡議+」、「社宅實踐+」、「社宅趨勢+」、「社宅生活+」四大展區,帶著觀展人一起看見社會住宅的方方面面,理解它的內涵與成果。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看見社宅實踐的三種可能性
談了那麼多,社會住宅(Social Housing)到底是什麼?簡而言之,社宅最核心的概念是「只租不賣」,由政府將住宅以低於市場價格的租金,出租給一般戶或弱勢戶。目前臺灣的社宅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類是由政府主導或輔導興建的「社會住宅」;第二類則是由政府補助租屋服務業者開發民間房源 的「包租代管」。除此之外,社宅入住資格也有限制,《住宅法》規定,社宅應提供至少40%以上戶數予經濟或社會弱勢者,及一定比率予未設籍當地但因就學、就業而有居住需求者。

也因此,過去很容易因「社會住宅」與「弱勢戶」的連結造成負面觀感。不過事實並非如此,除了社會扶助的面向,社宅更加強調「多元混居」,且社宅並非獨立於社區的存在,當中不只有住戶,還乘載了許多社區的公共服務資源。例如07號展區展示的「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E基地)」,就設有完善的物業管理機制、商業店鋪、托嬰中心、住宿式長照機構、身障空間等,不論是入住社宅的住戶,還是周邊社區的民眾,都可以享受社宅帶來的益處,住得安心、滿意。

另一方面,由於興建社宅的能量有限,所以政府除了興建新的社宅,還透過「包租」或「代管」的方式,媒合擁有閒置房屋的屋主及有居住需求的房客,重新利用現有的住宅空間,提供專業服務與租賃關係的保障。在展覽05號及08號展區中,亦展示了「包租代管」的社宅政策,無論是租稅補貼、居住體驗、傳統租屋困境等各個面向,都能夠讓觀展者更了解社宅政策下的多元樣貌。
社宅不只是房子,還是你未曾體驗過的生活方式
全臺各縣市都有社宅,而不同縣市的社宅,也發展出其獨特的特色。例如國家住都中心以「公共藝術打開鄰里之門」的林口選手村社宅、臺北市強調社區生活內涵而首創「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又稱青創戶)、臺中市強調公共空間設計的「臺中好宅」、高雄市以城市、交通與產業為主軸,將社宅融合進整體都市發展擘畫藍圖。

不難發現,在各地的社宅案例中,鄰里、社區、交通、公共空間等關鍵字反覆出現,這些字詞也直指社宅真正的本質──生活;而北中南東的不同發展方向,都是在成就一種地方性的理想生活。所以社宅的未來,其實就是城市生活的未來藍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展覽不斷強調社宅的未來想像,於是在展覽最後,國家住都中心將臺灣的社宅發展置於國際視野中,透過世界各國興辦社宅的案例,呈現全球社宅與城市交織出的獨特風景;並與循環台灣基金會合作,重新發掘永續發展、銀髮混居、共融共享等生活型態的珍貴價值。
除了內容豐富的場館展區,國家住都中心在展期間也舉辦如公共藝術、社宅建設、社宅營運等共24場議題沙龍及工作坊,邀請大家觀展之餘也可以一起動動手、動動腦,想像未來的居住可能!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 《我們+》 展覽詳細資訊
展出時間:2023/09/23 (六)~2023/10/01 (日)
展出地點:台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與北向製菸廠
入場條件:免費入場
主辦單位: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