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那人戴著棒球帽,打開冷凍食品櫃門,拿出一盒商品;隔著一段距離,闕一刀看不清他對商品做了什麼,只看見他又把商品放回原位,拿出下一盒。
文:臥斧
1
闕一刀走向通往一樓的樓梯,然後醒了過來。
好一陣子沒有夢到這件事,這兩天卻接連在夢裡重回現場,闕一刀覺得好像有什麼帶著惡意的事正在某個角落醞釀,但他一無所知。
外頭的天色仍然很沉。
闕一刀翻身摸索放在床頭櫃的手表,發出幽幽螢光的指針在黑暗中仍然忠實地指出時辰。
凌晨三點半。
別胡思亂想,快睡吧,早上還得去餐館代班;闕一刀剛要把手表放回床頭櫃,忽然發現,自己捏著手表的右手,正在微微顫抖。
這種情況是沒法子拿刀做菜的。
*
右手顫動是家族遺傳的毛病,闕一刀的父親有時也會如此,所以闕一刀一向遵循父親留下來的方子解決——喝點烈酒。
「酒是藥,也是毒;」父親曾經告訴他,「喝一點鎮住手就好,沒事不要碰。」
闕一刀小時候沒出現過這個症狀,原來也沒把父親的告誡放在心上,開始瞞著父母與朋友夜遊之後,還常常開心地喝啤酒。
放肆喝啤酒的日子,在那回夜遊拚酒、回家面對意外場景時結束。
接下來好幾年,闕一刀都沒再碰過酒。
直到十八歲那年,他第一次發現右手不受控制地顫動。
喝點烈酒,手就不會再抖。但家裡沒酒了。
闕一刀慣常在櫥櫃角落擺一瓶五十八度的黑金龍金門高粱,這酒效果最好,抿一口就可以停止症狀,也不會影響工作時的精神。
但酒瓶不在那兒。
手抖的毛病近一個月都沒有發作,所以這酒應該一個月前就喝完了?自己怎麼沒印象?
闕一刀想了想,記起兩週前臨時接到委託,在家裡替一個名廚做醉雞。
委託來得臨時,不過名廚還算周到,直接把材料備好了叫快遞送來,還在電話裡特別交待:材料箱子裡有高粱酒,那不是送闕一刀的禮物,而是做料理用的。
醉雞素常用的是紹興酒,不過闕一刀知道,這個名廚的拿手料理就是用高粱製作的醉雞,除了換用高粱,還添了不少藥材,名曰「高醉雞」,銷路很好,在機場特別設有專櫃,頗獲好評,名廚財源廣進,最近更加開分店。闕一刀覺得「高醉雞」聽來像是「高墜機」,在機場販售實在不大吉利,不過既然顧客不以為意,那也沒什麼好多嘴的。
但也因需求量大加上分店開張,名廚分身乏術,急找闕一刀幫忙備菜。闕一刀吃過高醉雞,依名廚附在備料裡的食譜試做一回,味道沒錯;但動手做到一半才發現名廚給的高粱不夠,自己的儲備高粱於是派上用場。
幾支空酒瓶在完工後就一起扔進資源回收車了。因為不是自己喝掉的,結果就忘了買。
睡吧,睡醒就沒事了;闕一刀蹲在櫥櫃旁對自己說,又自顧自地搖搖頭。他知道這個症狀不會放著不管就自動消失。
所幸附近的生鮮超市就有這款酒。
而且超市二十四小時營業。
2
生鮮超市外頭巨大的招牌看板,寫著「趙師傅」三個大字。
廣大的賣場裡空空蕩蕩,貨架上每排商品都是滿的,闕一刀先前曾在凌晨時分到過生鮮超市,知道那是超市的補貨時段,現在接近凌晨四點,補貨工作已經結束,買貨的客人還沒光顧。
收銀櫃檯沒人,但櫃檯後的小房間房門半掩,聽得見值班店員低低的說話聲,可能正在講電話。闕一刀繞過收銀櫃檯,朝酒櫃走去,眼前無人的通道看起來寬敞無比,就算師兄李仁把他鍾愛的重型機車騎進來都沒問題。
想起昨天早上在電視新聞裡看見的李仁,闕一刀覺得很奇妙。當年兩人一起學藝的時候,每回練刀,李仁的興致都很高,掌握訣竅的速度也很快,和師傅教其他技術時的情況截然不同;有回闕一刀問他原因,李仁理所當然地回答,「從前我常拿刀砍人,所以很熟練啦!」
李仁混幫派時戰績如何,闕一刀不得而知,不過長期相處,闕一刀知道李仁雖然喜歡皮夾克重機一類形象陽剛的東西,但個性猶豫不決、有點怕事——這樣的個性,似乎不大適合擔任大企業面對外界時的公關發言人。
新聞畫面裡穿著西裝的李仁看起來倒是自信沉著。或許李仁這幾年變得不大一樣了吧?畢竟已經許多年沒聯絡了。
闕一刀在酒櫃前頭停下腳步,正要伸手拿黑金龍,忽然瞥見貨架盡頭有個人影。闕一刀記得上週到這裡來的時候,這排貨架盡頭擺的是下酒零食,但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換成存放冷凍食品的櫥櫃。
那人戴著棒球帽,打開冷凍食品櫃門,拿出一盒商品;隔著一段距離,闕一刀看不清他對商品做了什麼,只看見他又把商品放回原位,拿出下一盒。
「三分鐘螞蟻上樹」遭人下毒的報導內容,瞬間在闕一刀腦中重播。
就是這個傢伙嗎?闕一刀左右張望,看不到半個店員,貨架層層排列,就算收銀櫃檯有店員,應該也沒法子直接看到冷凍食品櫃位。
別驚動他,先悄悄地去找店員?不成,不看著他,找著了店員也不一定逮得到他;出聲嚷嚷,引起店員注意?不成,他一定會先聽到,屆時他如果開溜,自己不一定追得上。闕一刀在心裡列出眼下可能的選項,再一一刪去。
乾脆先不動聲色,等他離開了,再去告知店員?
但闕一刀無法接受有人在自己面前對食物動手動腳。
闕一刀靜靜拿出一支黑金龍,蹲低身子,直接旋開瓶蓋,抿了一小口,把喝過的酒擱在地上。
那人正在對第三盒商品進行鬼祟的舉動。闕一刀低頭看看,手不抖了。
闕一刀起身,快速安靜地走到那人背後,拍拍他的肩膀。
那人一驚回頭,闕一刀看見他右手拿著針筒的同時,左手握住他的右手腕、右臂穿過他的右腋、旋身反手按住他的右肩、膝頭順勢撞進他的後膝窩。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