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是抗爭也是嘉年華:倫敦各地標被環保人士「佔領」第5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團體預計抗議活動維持兩個禮拜至29日為止,而相關活動也擴散到法國、意大利。
英國環保人士從15日發起名為「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的反氣候變遷運動進入第5天,示威群動佔據倫敦主要交通要道,造成交通大亂,19日還在大馬路上做瑜珈,許多人在市區搭起帳篷,更有人企圖佔領歐洲最忙碌的希斯路機場(Heathrow Airport)以擾亂復活節航班,目前警方已陸續逮捕逾600人,這項「佔領運動」預計要持續到4月底。
從15日起,成千上萬的抗議人士佔領倫敦市多個知名地標,包括滑鐵盧大橋、議會廣場、牛津街與大理石拱門(Marble Arch)等主要景點,進行和平示威,這場名為「反抗滅絶」(Extinction Rebellion)的行動意圖癱瘓市中心。
「反抗滅絕」團體成立於2018年,成立以來,該組織成員開展了一系列抗議活動,其中包括阻塞大橋,在唐寧街首相府門前潑灑假血,阻塞BBC大樓出口,在議會大廈內舉行半裸抗議。他們主要的訴求是在2025年將碳排放量降至零,並要求政府「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要講真話」,同時建立一個國民大會監督減排進展。
該運動得到了數百名科學家和學者的支持,其中包括前坎特伯雷大主教羅文威廉斯(Rowan Williams)。
15日,該團體致函首相文翠珊,表達他們的訴求並要求進行談判。他們在信中警告,除非政府採取行動,否則他們將在未來幾天和幾週內升級破壞性行動。
抗議人士利用各種和平方式進行抗爭,有人用強力膠水把自己「黏」在通勤列車車廂,有人甚至用膠水把自己與夥伴的手黏起來,還有人用鐵鍊把自己鎖在貨車下。

在倫敦牛津圓環廣場(Oxford Circus)前,也有大規模抗議,示威民眾運來一艘粉紅色的船,就擋在牛津街口,讓附近店家無法營業。雖然警方週五才在倫敦市中心拆除了一艘粉紅色的船,該船是「反抗滅絕」團體示威的核心,然而,數百名示威者後來搬回牛津廣場,再次阻止了交通。

影后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也以行動力挺,她對大眾說,她這一代人是「失敗的年輕人」,她表示要在這裡與下一代站在一起。她更控訴英國政府減碳不力,「英國政府簽署了巴黎氣候協定,也同意努力淨化我們的能源使用,但之後他們完全忽視這些承諾,政府不就是個偽君子嗎?」

警方在週五(19日)就逮捕了100多人,截至週五傍晚總數達到682人,不過,抗議團體也準備在周一延長至「高速公路上的野餐(picnics on the motorway)」,抗議人士也指出,隨著復活節假期,以及溫和的天氣,都將為這一周的氣候抗議活動注入了新的動力。
*Arrest update*
— MPS Events (@MetPoliceEvents) 19 d’abril de 2019
So far today we have made 106 arrests. This brings the total to 682.
The serious disruption the demonstrations are causing to people in London and beyond is unacceptable and we completely understand the concern it is causing to those who are disrupted by it
雖然前幾天,抗議人士和警方基本上都是互相尊重的,大都會警察說,警員已經工作了12個小時,休假也都取消了,並指出這對警方來說非常困難,「我的同事們從未遇到過目前的情況,他們處理的群眾可能是相當不錯的人,並不希望與警察或任何其他人發生任何對抗,但卻違法了。」
不過,後來也出現了一些民眾被拖離附近的影像。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19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全球可能面對前三大危機,分別是極端氣候事件、減緩氣候變遷策略失敗以及重大自然災害。美國海洋大氣總署也宣告,今年3月的全球均溫,僅次於2016年,創下史上第二高紀錄。
據該團體表示,此波抗議活動預計維持2個禮拜,將進行至29日為止。相關活動也擴散到法國和意大利。

在法國巴黎,在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號召下,大批群眾聚集在法國的興業銀行總部,以及國營的天然氣跟石油公司,在門上張貼總統馬克宏的照片,再用黑色液體潑灑,痛批馬克宏是製造汙染的總統,過程中示威群眾將興業銀行的玻璃大門擠破,警方則是朝示威者噴灑辣椒水。
此外,獲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16歲瑞典反氣候變遷少女桑柏格(Greta Thunberg),19日也出席了意大利羅馬的青年反氣候變遷運動,該項運動不到一年已遍及全球40個國家,桑柏格也獲選美國《時代雜誌》2019年百大人物,她強調人類正走在命運交關的十字路口,呼籲更多人關注氣候議題。

新聞來源:
- 為氣候上街抗議! 倫敦警逮捕近7百人(華視)
- 英國反氣候運動第5天 倫敦要道遭占據(公視)
- 環保人士佔領倫敦地標「反抗滅絶」 控訴政府減碳不力(環境資訊中心)
- 英國倫敦爆發「佔中」行動 逾300環保抗議者被捕(BBC中文網)
- 倫敦爆發英版佔中運動 塗膠水黏列車癱55萬人交通(新頭殼)
- Extinction Rebellion: Police move in on London protesters(BBC)
- Climate activists and police tussle for control of Oxford Circus(衛報)
核稿編輯:楊之瑜
ESG成為永續經營新顯學,除了追求獲利,這些企業更重視打造多元包容及友善環境的幸福社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今越來越多企業共享ESG架構理念,彼此跨業結盟、分享各自優勢,讓企業影響力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從渣打銀行與全球第一大烈酒集團帝亞吉歐的對談中,就可以看到雙方有許多相似之處。
「我的夢想」是許多人小時候作文課都會寫的題目,但是長大後,能真正實現夢想的人為什麼少之又少?其實,原因來自千里馬沒能遇上給予支援與資源的伯樂。
不過現在情況正在翻轉,因為現代商業環境,除了追求獲利最大化,更多企業把重心投入於實踐永續發展理念;尤其是在社會責任方面,企業更加重視勞工及社區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與福祉。打造更包容與多元的社會,需要更多企業一起聯手合作。
渣打、帝亞吉歐:從各自領域幫助社會上的千里馬
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在社會責任方面的相似之處,在於兩家企業都有幫助社會更具包容、照顧弱勢的公益計畫。
多年來,渣打在攜手政府單位及社福夥伴,共同打造「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並透過連續贊助國內最大型的公益馬拉松賽事「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至今累計幫助近700位視障朋友成功並穩定就業。在支持視障青年多元就業之外,渣打集團於2019年推出全新的全球性計畫 — Futuremakers by Standard Chartered,並擴大所協助對象,主要協助16-35歲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並與社福團體合作,結合各組織的專業與資源,為他們提供就業的支持,幫助他們翻轉未來。在2020~2023年期間,渣打協助近7,000名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學習新技能、輔助他們就業及創業。目前渣打銀行也有6位視障員工在銀行擔任客戶服務的工作。

一般人可能無法體會,一些簡單的動作因為礙於視力限制,必須比常人多付出數十倍的反覆練習,沖泡咖啡就是一例。台灣第一位視障咖啡師林佳箴,小時候因意外導致視力逐漸退化,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努力取得英國國際咖啡師證照,並且創立「甜裡開始」咖啡廳。
林佳箴的故事,能夠感動人心並且躍上媒體版面,一方面也因為她是帝亞吉歐「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2020年得主名單之一。
帝亞吉歐Keep Walking計畫從2003年正式啟動,訴求不以營利為目的,不限定夢想的類型和議題,從環保生態、藝術文化、公益推動、到偏鄉教育,如今已經實現超過200份計畫,累積提供達1.8億元獎金回饋。每一位夢想家獲得贊助後,得以展現他們的天賦,實現自己的使命,堅持夢想並且勇往直前。
為地球永續而戰,日常小動作也能節能減碳
ESG概念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環境保育」。近年因應極端氣候現象頻傳,為了讓全球溫升控制在1.5°C以內,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已經有137個國家響應2050年要達成淨零排放,其中德國、瑞典、日本、英國等先進國家,更將「淨零入法」透過實際舉措要求企業從營運過程減少碳排放。
從國家立法到企業響應並展開行動,證明永續行動的迫切性,也凸顯沒有任何人可以在節能減碳這件事置身事外。
帝亞吉歐近期提出「2030社會願景」計畫,其中三個核心範疇分別是「提倡理性飲酒、促進社會多元包容、促進環境永續發展」,最後一項就扣連203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帝亞吉歐台灣總經理梁殷禎分享,在釀酒過程,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水資源,帝亞吉歐規劃未來在產地製造過程,運用先進技術讓產品減少30%用水,具體提高產品生產效率。

渣打銀行總經理韓德聖(Ian Anderson)則表示,渣打集團也訂出2025年底要落實自身營運零碳排,2050年底達成投融資淨零碳排的目標。由於銀行的業務屬性,碳盤查過程, 屬於範疇一、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可以從自身做起;範疇三則屬於其他間接排放,例如商務旅行、上下游運輸、乃至於供應鏈、客戶所產生的碳排,且範疇三的碳排放量佔了總排放量95%。因此,渣打銀行下個目標就是要幫助客戶落實綠色轉型,打造綠色永續生態系。
值得一提的是,淨零減碳除了仰賴數位科技、組織轉型、調整商業模式來達成,每個人也可以在生活中擔任永續小尖兵。例如渣打銀行推出自家的永續發展App,員工可以在每日的工作中掌握自己的碳足跡,嘗試透過趣味的方式減碳,像是澆水、種樹小遊戲,企業會依同樣比例植樹,讓員工在日常為永續盡份心力。
翻轉偉大企業定義的現在進行式
股神巴菲特曾如此定義他眼中的偉大公司:「我認為競爭優勢可以持續25年到30年的公司」。然而,在ESG思維之下的今日,值得思考的是,偉大企業的意義應被賦予更多價值,除了具備競爭力與獲利能力,更重要的是願意關注社會、在乎永續的願景及行動。
對此,韓德聖這樣回應:「我們相信在推動商業與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人類、環境、以及相關社群的關懷;藉由把永續行動融入我們的政策及業務之中,攜手我們的員工、客戶、乃至於更多人,一起創造更好的未來。」
想知道更多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決策者的精采對談,以及他們為ESG投入哪些心力?點擊影片觀看更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Ub5gUPWBO8
延伸閱讀
l 渣打銀行永續之旅網站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高的綠建築 台北101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成功的公共自行車系統 YouBike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永續能源推手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