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喜事連連的台美外交圈背後,聞到美中角力戰的陣陣狼煙

喜事連連的台美外交圈背後,聞到美中角力戰的陣陣狼煙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認為,台美關係正處於近年最複雜的時刻,嚐起來是甜美的,聞起來卻是一股濃濃狼煙味。而這股狼煙來自川普與習近平的相互叫囂,但中美大戰的柴火,卻是添在台灣海峽東岸的台灣,而非西岸的中國。 

2019年是《台灣關係法》立法40週年。從今年年初到現在,台北的對美外交圈很熱鬧,一批又一批的美國重量級外賓陸續訪台,包括長相帥氣的前美國眾議長Paul Ryan也在台灣圈了很多粉。而座落於內湖、造價超過2億美金、外型美輪美奐的的美國在台協會(AIT/T)新館也即將啟用。簡單說,2019年上半年迄今,台美外交圈瀰漫喜事連連的歡愉。

如果你長期關注台灣外交,大概不難發現這股台美關係正能量早在去年就有跡可循。除了《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在2017年分別於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並於2018年由川普總統正式簽署生效外,美國國會友台議員更是動作一波波。

這當中包括《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及《台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簡稱「台北法案」)。《台灣保證法》及《台北法案》都尚未正式通過成為法律,但卻展現台灣外交部長期耘植對美國會工作有成,只待逐漸開花結果。

除此之外,千萬別忘了川普在2018年最後一天簽署的《亞洲再保證倡議法》(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 of 2018,ARIA),這項法律雖然不是專門為台灣設計,但卻載明美國應該定期出售防禦性武器予台灣,並鼓勵美國高層官員訪台。

簡言之,台美關係的第一張美國國內法保護網《台灣關係法》用了40年,現在確定增加了《台灣旅行法》及ARIA,未來如果運氣好,搞不好上看再增加《台灣保證法》及《台北法案》。保護網一張一張地疊上去,台美關係愈形穩固。

看到這,如果你覺得台灣的外交正處在順風順水且晴空萬里,那就錯了。

我認為,台美關係正處於近年最複雜的時刻,嚐起來是甜美的,聞起來卻是一股濃濃狼煙味。而這股狼煙來自川普與習近平的相互叫囂,但中美大戰的柴火,卻是添在台灣海峽東岸的台灣,而非西岸的中國。

美國在台協會的臉書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指標。如果你用心爬梳AIT的近期臉書貼文,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很多則貼文不是寫給台灣看的,它的目標聽眾(target audience)是中國。

例如,4月23日AIT發了一則關於智慧財產權(IPR)的貼文,開頭明明是要慶祝世界智慧財產權日(4月26日),卻在第二句話話鋒一轉,提到「中國國家情報法第七條要求中國公司都要配合國家情報工作,我們如何能安心將我們的電信基礎設施交給依法為中國政府當間諜的公司呢?」這個貼文很明顯,當然就是劍指華為。

也許你說,單單一則貼文可能是巧合?好吧,那如果是連續四則貼文呢?

4月23日晚間7時,AIT結合在台灣火紅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發了一則跟風的貼文說,中國網站早在上週竟然就有了完結篇的影片四處流傳,還調皮地標記 #我們與侵權的距離。

4月22日,AIT臉書貼文引用國務卿Mike Pompeo的話:「美國智慧財產權的盜竊讓美國蒙受重大的金錢損失,而中國正是主要的盜竊者」。該貼文還為此辦了一個票選活動,要大家猜猜美國因為中國剽竊智財權的損失金額為150-300億美元或2250-6000億美元。

同樣是4月22日,AIT發了智慧財產權系列首則臉書貼文,文中引用英國政府「華為網路安全評估中心監督委員會」報告,指出華為參與英國重要網路對英國國家安全帶來的風險。這意思當然是呼籲美國的盟邦都不能採購華為產品。

在短短兩天之內,AIT密集發了四則臉書貼文,猛烈抨擊中國剽竊智財權。想起來了嗎?智財權正是中美貿易戰最難解的癥結。美國利用AIT的臉書平台,連續發了四則中英文並陳的貼文作為宣戰。為什麼要特別提到「中」英文並陳?因為中國政府及中國翻牆的網民方便閱讀。

一樣是社群媒體,大家可以去比較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微博帳號。因為臉書在中國禁用的緣故,微博(Weibo)成了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主要社群媒體平台。同樣談到智慧財產權,美國大使館的數則相關貼文簡直是不痛不癢,連輕描淡寫都談不上。

例如,4月20日,微博貼文這樣寫著:

#世界知識產權日#為了讓人們了解知識產權創新和創造的作用,每年的4月26日,我們都慶祝世界知識產權日。更快,更高,更強!數千年來,測試自身能力的衝動、競技帶來的刺激,以及目睹凡人取得非凡成就時的敬畏之情,激發著我們對體育的迷戀。

4月22日,它的貼文是:

#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保護和鼓勵創新創造,這對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增加高價值出口至關重要。美國商務部估計,知識產權(IPR)為4500多萬美國就業崗位、8400億美元商品出口(美國商品出口的50%以上)提供支持,並在2016年為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貢獻了超過6萬億美元。

我統計了一下,到目前(4月23日)為止,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官方微博帳號針對智財權一樣是發了四則貼文,卻沒有任何一句話批評中國或華為。

仔細觀察,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官方微博帳號非常謹慎保守,它近期唯一一則批判中國的貼文出現在4月17日,該則貼文引用國務卿Pompeo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帶來的挑戰是,當私人實體出現時,他們常常是為了惡意活動而來,這就是我們敦請每個國家要注意的事」。

想當然爾,這則貼文引來大批中國網民留言謾罵。除了這則貼文之外,美國在中國的官方微博帳號幾乎是口不出惡言,連有關智慧財產權的四則貼文都是無關痛癢。

兩相比較下來,你會發現,台灣成了美國對中國發動輿論戰的灘頭堡。美國的作戰中心在華府的國務院,敵人是中國,但戰事工程的地點卻在台灣,AIT的臉書不但發給台灣民眾看,同時肩負著另一個重大的責任:向中國釋放不滿的訊息。

Depositphotos_16894341_l-2015
Credit: Deposit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