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熟社會下的包容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英國,中度以下的孩子可以視情況進入一般學校就讀,而在這些學校裡,沒有所謂的「特教班」把他們與其他孩子分開。
文:Yvette
4歲的兒子在英國讀小學預備班(Reception),班上有個特殊教育需求(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的同學叫克萊頓。在尊重隱私的西方社會裡,除非父母老師告知,我不會打探其他孩子的狀況,加上開學以來沒聽過兒子提過這個孩子,以為他們互動不多,也就沒有多問兒子與他的相處狀況。
be kind and friendly
一天早上我送兒子上學,等老師開教室門的時候,我們坐在木板拼成的火車上,兒子是駕駛,我是乘客,他開火車載我環遊世界。忽然之間,剛到校的克萊頓朝我們衝過來,停在兒子面前,像模仿獅吼一樣張大嘴巴對他大叫,兒子不以為意,克萊頓以為他沒聽到,再接再厲吼了幾聲,大概是希望兒子露出害怕的表情。
平常兒子對聲音比較敏感,不喜歡尖銳或高分貝的聲音,也不喜歡有人挑戰他,一旦覺得自己被威脅,媽媽又在身邊,他通常會用生氣來表達不滿。眼看克萊頓的吼叫沒有停下來的樣子,我在心裡拚湊著馬上要派上用場的曉以大義說辭,以防兒子對克萊頓出現不友善的舉動。但是兒子只把連聲大吼當成耳邊風,面不改色自顧自地玩。
這時克萊頓的媽媽氣喘吁吁追過來,連忙把他拉到一旁,一面向我們連聲道歉。我笑著說沒關係,我兒子根本沒注意到。雖是這樣說,我其實不是很確定,兒子是開火車開得很入迷,真的沒注意到克萊頓對他大吼,還是知道是克萊頓,所以不以為意,情緒一點也沒受影響。
進教室後,我在教室一角陪兒子蓋彈珠台,他設計了多重機關,彈珠可以從最上層經過好幾個溜滑梯,最後掉進其中一個洞裡。我們玩著,克萊頓跑來想參與,但是他的玩法是把彈珠台的架構一一拆除。眼看精心建造的彈珠台被毀壞,我看得出來兒子有些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和平時有人碰掉他一小塊樂高就崩潰大哭的情況判若兩人。沒多久老師走過來,用溫柔堅定的語氣對克萊頓說:「你想和尼可拉一起玩嗎?那你要徵求他的同意才可以拆掉他蓋的東西喔!」克萊頓聽了丟下手裡的管子,轉身找了別的東西玩。
我驚訝看著這一幕,好奇問老師平常怎麼對這群4到5歲的孩子解釋克萊頓的不同。老師微笑著說:「我告訴他們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每一個小孩也不一樣──有的小孩覺得某些事很容易,有些小孩覺得某些事很難。如果你覺得某些事很簡單,那你要試著體諒和幫助那些不這麼覺得的小朋友,對每個人都要be kind and be friendly(善良和友好)──我們用正面的態度對孩子們解釋,孩子們也會用正面的態度接受和包容那些不一樣的孩子。」老師的說法比我原來打算說的「克萊頓不知道怎麼玩,你不要生氣。」好上太多了。我連忙在心中做筆記──體諒與幫助,善良和友好──這4個簡單的字,讓4歲小孩懂得善待與自己不同的孩子。

連頑皮小孩也關心特教學生
我不是專業教育工作者,但是因緣際會在另一所小學當午餐導護媽媽,有機會近距離觀察英國小學的日常。學校裡特殊需求的學生,依個人情況有不同的照顧方式,生活可以自理的孩子只在一些課程上有特別的輔導,大部分時候和一般學生一起上課;需要一對一關照的,則有專任的助教負責。有些孩子的特殊需求比較明顯,比如過動兒,自閉症和發展遲緩。有些則不容易發覺,例如輕度自閉,社交困難和閱讀障礙等等,需要師長特別而低調關照,盡量讓他們不覺得自己矮人一截。
在接觸這些孩子以前,我只有在國中社團時,去特教班服務的經驗。那個時候,特教生和其他學生的生活作息完全分開,特教班所在的走廊甚至沒有學生敢靠近,偶爾看到特教生出現在校園裡,所有學生都會指指點點,好奇中帶有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當時的我會去特教班服務,其實是好奇心使然,想知道那條走廊到底有什麼生人勿近的秘密。幾次社團活動下來,我發現那些看似不同的男孩女孩們,其實一點也不可怕,我和其他同齡的孩子只是沒有機會認識他們,學習與他們溝通相處而已。
剛開始面對這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我有些手足無措,畢竟我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不知該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與他們溝通。很快我發現了可以師法的對象──他們的同學。這些孩子從小和特教生一起上課一起玩,不但不排斥他們,還處處照顧他們,甚至從老師那裡學會理性的語句,在特教同學做出不該做的舉止時,好言相勸。
我從觀察這些孩子的互動,學到怎麼和特教生相處,有時實在拿他們沒辦法,請同學幫忙通常能發揮效果。最令我驚訝的是,在每班至少有一兩個特教生的學校裡,特教生從來不是被霸凌的對象,就連學校裡經常打架闖禍的問題學生,面對特教生也都十分友善,自然流露出頑劣行為下的赤子之心。
從突發問題中學會成熟與冷靜
在英國,中到重度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就讀特殊學校,中度以下的孩子可以視情況進入一般學校就讀,而在這些學校裡,沒有所謂的「特教班」把他們與其他孩子分開,這是讓特教生能在相同的環境裡,培養與人相處的能力,也讓非特教生們學習善待與自己不同的孩子。我曾經在某論壇裡看到一位媽媽說孩子在學校被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咬傷,問其他媽媽該怎麼處理。其下的討論眾說紛紜,有人說要向老師反映,要求注意該孩子的攻擊行為,也有人說要教自己的孩子離「這樣的孩子」遠一點以免受傷,因為「教育特教生不是我孩子的責任」。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