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聖母院大火發生在台灣,我們願意用十年時間重建它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回顧過去,許多先人遺留下來的老房子,還來不及通過更久遠的時間考驗即在「擋人錢財」的開發壓力下被一把火給燒毀,你可以說台灣人很善良,但像這樣一再出現的頻繁事故,我們似乎總是太過習以為常,甚至是漫不經心。
文:李志銘
歷經了800多年的風雨滄桑,捱過一場又一場見證歐陸時代興衰的煙硝戰火,幾世紀以來圍繞著教堂鳴鐘祝禱的巴黎人的歌聲、無數天主教徒的信仰和祈願,不僅從中孕育出開創「複音音樂」的「聖母院樂派」(Notre-Dame School),亦為最初誕生「巴黎大學」的發源地。而自中古世紀矗立迄今的哥德式(Gothic)雄偉塔樓、精美的建築浮雕、神秘燦爛的花窗玻璃,竟在一夕之間燃於灰燼。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到1345年竣工,歷時180多年。其後曾在歷史上有多次重修,特別是在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期間,巴黎遭受的破壞尤為慘烈,聖母院更是被暴徒洗劫一空、差點被毀,裡頭的雕像不僅嚴重毀損,教堂內許多珍貴的文物和典籍也遭到掠奪,甚至淪為藏酒的倉庫。直到42年後(1831年)作家雨果(Victor Hugo)以聖母院為故事背景、發表了暢銷小說《Notre-Dame de Paris》(中譯《巴黎聖母院》,另又譯為《鐘樓怪人》),才又令廣大的巴黎市民再度對聖母院給予關注,並於1845年展開了長達25年的修復,讓它成為法國甚至全世界的焦點,更為日後的巴黎帶來了無數觀光人潮。

當年,作家雨果透過詩意的文字稱讚其為「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並且形容「偉大的建築就像高山一樣是幾百年的產物」。單從建築物本身來說,聖母院未必是全歐洲最漂亮、最宏偉的教堂,但它無疑卻是承載了整個法蘭西民族文化的靈魂所在。甚至在電影當中,聖母院作為巴黎永恆的地標,也成為感情忠貞不渝的象徵。比方2004年由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執導的《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片中男女主角於巴黎重逢,兩人在塞納河搭船望向聖母院時,女主角說了句:「但你得這麼想,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沒想到這句話如今差點一語成讖。
觀看外電新聞報導巴黎聖母院火災後的首批照片,不禁令人想起二戰後歐洲城市的慘況。儘管今年突發的這場大火並不是巴黎聖母院歷史上最大的劫難,如若回顧這座哥德式建築過去的歷史,其本身就是一部傷痕史。所幸,只要人們的信念之光還在,希望也就還在。
日常中的不尋常:人禍比天災更可怕
一場來自遠方的災厄之火吞噬了聖母院,儼然讓許多台灣人如喪考妣、痛心疾首。但我們絕對不用懷疑的是,以法國人自身對於文化資產的重視態度與保存能力,在事後一定會好好地將它完整重建(據專家估計,完成重建修復工程至少需費數十年)。
即使聖母院的重建固然有許多現實上的困難,甚至需要再花更長久的時間,想必法國人也都還是會毅然決然地去做(換作是台灣人的話大概早就已經沒有耐心了)。因為他們很清楚,有些事情並不應總是期待一切速成。人的一生,有時也該為自己有生之年雖然見不到、卻能留給下一代的某種價值成果而努力。
或許,針對如此一場並不尋常的災難,你可以說台灣人真的是很善良、又富有同理心。但是這種善良,有時卻又經常流露出一種漫不經心。相對於我輩身處的島嶼台灣,根據網路上彙整的「台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全能古蹟燒毀王」、以及Google Map「台灣文化資產失火及破壞地圖」等相關數據資料顯示,幾乎平均每個月都會有歷史建物「離奇失火」,外加「古蹟自燃」。回顧過去,更有許多先人遺留下來的木造老房子,往往在它們都還來不及通過更久遠的時間考驗而進一步累積升格成為歷史建築之前,即已在「擋人錢財」的開發壓力下、莫名其妙地被一把火給燒毀了!類似像這樣一再出現的頻繁事故,我們似乎總是太過習以為常。
一言以蔽之,聖母院的火劫實屬無可預期的「天災」,而台灣古蹟常遭火焚卻是實實在在的「人禍」!
然而,「古蹟縱火」畢竟防不勝防。根據2016年《三立新聞》報導,著有《台灣日式建築紀行》一書的日本建築師渡邊義孝曾經和台灣網友合作、利用Google地圖製作了「日式建築MAP」,蒐集近千處台灣日治時期的歷史建築。不過後來渡邉卻把地圖鎖起來了,原來是要避免不肖建商為求都更,循線找上這些建築進而放火燒毀!渡邊義孝指出,日本在泡沫經濟大炒土地的年代也曾發生許多類似案例,但隨著泡沫經濟破滅、日本土地價值一落千丈以後就很少再有。
由於台灣人長期以來的功利主義,導致許多人對於台灣自身的歷史、語言(母語教育)乃至各種有形無形文化資產的情感認同相當淡漠,任其自生自滅。包括像是我們的首都市長柯文哲,從他當初競選時宣稱「城市的進步不是犧牲歷史遺跡而來」、「都市發展和經濟政策應秉持『文化優先』原則。但自他上任以來,先是發明了「文化恐怖份子」這個荒謬的詞彙、用來汙衊當前為了守護這座城市歷史建築的一眾公民與學者。與此同時,又徹底淪為財團建商與既得利益者的打手,無視憲法促進公共利益之精神,妄言朝向文化公民權精神修法的新版文資法「違憲」,堪稱「選前文化優先,選後文化滾邊」的最惡質示範。
從現有文資法規執行面來看,解決台灣「古蹟自燃」亂象的根本之道,除了仰賴民間文史工作者自發地參與熱忱之外,關鍵仍在於重視文化資產價值的廉明政府建立起完善的體制(首先要將其文資審議會議過程的公開透明化),能夠主動提供資源和諮詢協助,讓願意保留再利用的屋主可獲補償、申請補助修繕或其他容積獎勵。而針對未盡保護之責或故意燒毀者則給予加重處罰或禁止開發處分(這部分需要依靠主管機關的強力執法),並結合更積極的古蹟列冊和防災管理,才能搶救更多的文史資產。

歷史建築的數位保存及活化
Tags:
南投10大農遊體驗──下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來,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南投許多農業區發展為休閒農業區,將農村景觀、農業文創、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營造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結合一級農業生產、二級農產品加工、三級農業體驗和服務,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其發展的休閒農業區將在地生產、農村景觀、農業文化創意、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區內,營造農業主題特色,開發商品,同時提升產業服務質量及充實友善旅遊環境,成為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近年來,南投許多農業區推出農業體驗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遊客體驗農作的樂趣!
以下精選10大南投農業體驗活動:
6. 埔里鎮──果寶歡酵觀光工廠
「果寶歡酵觀光工廠」位於埔里鎮,為全亞洲第一大的網室有機嘉寶果農場,面積達12公頃,主要是以埔里絕佳氣候與水質培育出的果中黑鑽石──嘉寶果,由農場親自栽培,堅持全面以生態平衡的共生方式進行培育。藉由觀光工廠、觀光農場的開放,酵素等健康知識的展示,好物選購、休憩角落的提供,給民眾一個身心靈舒展放鬆的好去處。
◎ 建議行程:參觀觀光工廠→農場採樹葡萄→製作果醬→野餐→製作果醋
◎ 體驗活動:採果體驗、果醬DIY、一日農夫體驗、果醋DIY、酵素DIY
◎ 嚐鮮特選:樹葡萄(12-5月)
◎ 伴手好禮:樹葡萄酵素果乾、有機康普茶、樹葡萄酵素、鳳梨果醋、牛樟酵素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巷64之4號
7. 埔里鎮──宏基蜜蜂生態農場
「宏基蜜蜂生態農場」位為埔里鎮,為傳承超過一世紀的養蜂百年品牌。經營者賴朝賢先生投身養蜂50餘年,生產蜂蜜連年得獎,受台灣養蜂協會譽為「評蜜博士」,並榮獲「神農獎」殊榮。多年來帶領台灣蜂農實施自然農法,輔導協助合作蜂農產銷管理,推廣自然農法與蜜蜂生態教育,研究改良蜂蜜、蜂王乳生產技術,頑固的追求各單品風味蜂蜜所醞釀之極緻品質與香氣,研發出多樣蜂產品引領台灣市場。近年更為台灣首家「產銷履歷蜂蜜」業者,致使出產的每滴蜂蜜安心有保障,且風味極緻!
◎ 建議行程:蜜蜂生態解說館 生態導覽→百萬蜜蜂隧道 穿越體驗→香氛蠟燭DIY→天然古湧泉泡腳
◎ 體驗活動:純天然蜂蠟香氛蠟燭DIY、純天然蜂蠟護唇膏 DIY、天然蜂蠟紫草膏 DIY、天然甜蜜蜂巢蛋糕 DIY、古錐蜜蜂公仔彩繪 DIY
◎ 嚐鮮特選:蜂蜜(3-5月)
◎ 伴手好禮:荔枝蜜、龍眼蜂蜜、貴妃蜜 、蜂蜜果凍條、蜂蜜醋、蜂蜜果醬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枇杷路52之1號
8. 國姓鄉──台灣國姓咖啡館
「國姓咖啡館」位於國姓鄉,為大型全木造建築,館內主要展售國姓咖啡與在地小農產品,亦提供簡單台式熱食與手作甜點。不定期與辦理在地小學作品展覽及藝文活動,咖啡館提供遊客農遊體驗及季節性DIY活動,需提前來電預約。
◎ 建議行程:參觀咖啡館區→咖啡採果→手沖咖啡DIY→咖啡館用餐→養生檸檬醋DIY
◎ 體驗活動:手沖咖啡DIY、紅豆大福DIY、養生檸檬醋DIY、
◎ 嚐鮮特選:阿拉比卡咖啡(9-12月)、羅布斯塔咖啡(5-8月)、賴比瑞亞咖啡(6-10月)
◎ 伴手好禮:國姓精品咖啡豆、國姓精品濾泡式咖啡、國姓精品咖啡限定黑鑽禮盒
地址:南投縣國姓鄉福龜村中正路一段127號
9. 竹山鎮──青竹文化園區
「青竹文化園區」位於竹山鎮,抱著對「竹」的使命,青竹文化園區在竹山落實生根已25年,致力於竹產業竹文化的推動,將竹的生態、生產、生活、創作、教育等功能發揮淋漓盡致;從竹工藝技術導入傳承,透過專書編撰、參與標準認證,到茁壯成熟期並朝社會企業邁進。這個由竹林生產者、竹園經營者與竹藝創作者所共同設立的園區,企圖在竹材、營運、創作三方面做垂直整合,使竹的生態、生產、創作、景觀、生活及教育等功能在此合而為一,這與近年提倡的六級產業不謀而合。
◎ 建議行程:竹生態導覽→手作青竹杯→品嘗竹筒飯風味套餐→參觀青竹博物館→竹鐵馬踏青→品味古早味黃金鮮筍包→住竹民宿
◎ 體驗活動:青竹杯DIY、竹童玩DIY、創意竹編DIY、 園藝療癒時光、黃金鮮筍包DIY、幸福竹風車DIY
◎ 嚐鮮特選:香烤竹筒飯、竹炭嫩豆花、竹炭麵、和風竹筍封、竹筍排骨湯
◎ 伴手好禮:青竹竹醋原液、青竹盒裝竹炭片、青竹竹炭杯、青竹炭寶寶多功能除臭包、青竹經濟包竹炭片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富州巷31號
10. 魚池鄉──日月潭頭社活盆地休閒農業區
「活盆地休閒農業區」位於魚池鄉日月潭風景區內,在政府及農民合作努力下,建立全國最高海拔絲瓜專業生產區,產量面積已接近60公頃,另外,為迎合時下流行的美容、美白趨勢,推出衍生物-活盆地絲瓜水,深獲消費者喜愛。農業區近年來也積極配合政府政策,推廣農村產業之旅,包括建立台灣第一個以農村為背景的大型壁畫國際彩繪村、傳統文化以手工精製的手工蘿蔔、老菜脯產業以及積極建構無毒農業、中藥草、金銀花還有溼地茶樹精油等農業的推廣,戮力創造永續發展機會。
◎ 建議行程:頭社水庫→走跳活盆地→阿嬤洗衣場→彩繪村(農村的壁畫)→古早味割稻飯
◎ 體驗活動:絲瓜水DIY、菜瓜布DIY、醃製老菜脯DIY、紅茶葉書籤、愛玉DIY、金銀花香包、香菇馬卡龍DIY
◎ 嚐鮮特選:絲瓜(5-10月)、愛玉(9-12月)、菜脯(11-2月)、金銀花(全年)、金針花(8-10月)
◎ 伴手好禮:季節性蔬果、紅茶、老菜脯、金銀花茶、絲瓜布、絲瓜水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頭社村平和巷50-33號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