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現「山寨護理系」 學生讀書3年發現不獲證照文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6日晚間,家長和學生「維權」抗議,結果與特勤警察爆發衝突,身穿黑衣的特勤人士將好幾名女子從大樓裡一個個拖走。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南京應用技術學校」的護理系,23日爆出「山寨科系」的問題,學生發現讀了3年護理系,學籍卻是「家政服務」系,且校方招生時承諾的大專畢業證書、工作機會也都可能跳票。26日,有家長及學生聚集學校維權抗議,卻與特勤警察發生激烈肢體衝突,而這也不是江蘇省第一次出現詐騙招生的狀況。
讀了3年護理系,卻被迫轉學,還只能拿到「家政服務系」的畢業證書
《澎湃新聞》報導,一名「南京應用技術學校」護理科系2016級(2016年入學)學生梁雪(化名)表示,4月23日,校方通知學生要參加「對口單招考試」轉考入「應天職業技術學院」,否則無法取得大學文憑。
但她向「應天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處的工作人員詢問,卻發現應天職業技術學院並沒有護理科系。她查詢學籍系統更發現,她的學籍科系顯示為「家政服務」,專業等級為「中級」。
但梁雪説,當初學校發放的錄取通知書填寫的科系是「護理」,招生簡章上的介紹也是「五年制護理大專」。
《鳳凰網》報導,「南京應用技術學校」一名2016級護理科系的學生表示,他們平常上的就是護理的必修課,比如內科、兒科、外科、婦產科等。
《多維新聞網》報導,一位2018級的護理科系學生也表示,他們的情況和2016級的學生相同:沒有學籍,學校要求他們轉學到「應天職業技術學校」。該名學生表示,學生及家長曾詢問學校「學生工作處」負責人,該負責人直接說:「這都是學校班主任的問題,學校已經明確過2018級不許招生,沒辦法處理的話,他就是犯罪,你們去告他。」
《澎湃新聞》報導,根據「南京應用技術學校」的官網,該校創辦於2003年,是經「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設立的一所具有全日制職業技術學歷教育資質的應用型技術學校。
而負責實際管理的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則是在4月29日發布通報指出,南京應用技術學校與南京東方文理專修學院簽了合作協議後,南京東方文理專修學院就在隔年(2016)以南應名義進行不實宣傳承諾護理專業大專文憑、護士資格證以及包分配,還以零門檻入學為號召,但實際上卻是招收家政服務專業學生。
而學生被要求轉入的「應天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應用技術學校」兩校官網顯示的學校地址相同。南京應用技術學校的官網2017年6月貼出訊息,表示兩校在4月21日「合作共建基地校」。內容指出,兩校簽訂協議,南京應用技術學校成為應天職業技術學院的「生源基地校」,「南京應用技術學校」的畢業生可直接向「應天職業技術學院」提交入學申請,「應天職業技術學院」按政府公布的普通高校招生規定予以錄取,所有學生在校待遇、畢業生就業政策以及畢業文憑等均與普通高考錄取的考生相同。
家長和學生聚集「維權」,女學生被軟禁、抗議者被毒打
《大紀元》報導,2016級的護理系李同學受訪表示,學生與家長跟學校交涉無法得到結果後,從23日至25日,到區政府、市政府、省政府上訪,省政府則承諾26日會到學校協商解決問題。26日,一、兩百名家長,600多名學生聚集學校,但從早上7點一直等到晚上11點,都沒任何政府人員現身。
李同學説,下午開始,校方拒絕與學生和家長溝通,同時調動了大批身穿黑衣制服的特勤到場,中間發生推擠,有名家長昏倒在地。「我們還發現有校方的人假扮學生家長推擠特勤,導致事件的發酵。」另一位學生表示,警察以聚眾鬧事為名抓人,有家長與學生被拖進車裡毒打。據悉,當天共有10多人被抓、被打傷。
晚上,傳出校方要沒收學生手機,封鎖消息,甚至封校,引發學生更大的反彈。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學生說,很多男生從破們逃出來後,「砸了我們(女生)宿舍樓的門,男生這麼做是為了救女生出來,因為第二天要封校。」
過程中有位舍監也為了學生們的安全,主動將宿舍的門打開(通常熄燈後宿舍的門是鎖上)讓學生們離開,逃出後,憤怒的學生將學校的告示牌、門窗等公共設施砸毀。
江蘇警察局:校外人士混入校園鬧事
對此,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27日發布新聞稿表示,26日晚間的衝突,是「校外閒散人員及被該校開除學籍人員,混入校園,帶頭煽動部分學生鬧事,造成兩生腿部劃傷。警方接報後果斷處置,帶離等數名帶頭煽動人員。」
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28日上午,已經召開全市技工院校負責人會議,查詢其他學校是否也有類似的違規辦學狀況,責成並督促南京技術學校提出相關合理解決辦法。
過去也有其他學校「詐騙招生」,快畢業才要學生改科系
其實這不是江蘇省第一次發生「山寨學系」的狀況了。《中國之聲》報導,2018年9月,同樣位在江蘇明達職業技術學院的「高鐵乘務」科系一名三年級學生高名(化名)指出,最近被學校告知,學校沒有「高鐵乘務」這個科系,必須要轉成「旅遊管理」科系,才能獲得畢業證書,而班上有30多位學生都面臨相同問題。
高名表示,最令學生難以接受的是,他們當初是看在「高鐵乘務」有前景,才進入這個科系,如果改科系,之前付出的高昂學費卻無法退費,也失去高鐵專業的就業前景。
事後江蘇省教育廳發佈新聞稿解釋,明達職業技術學院既有3年制大專,也有5年一貫制的高職,省教育廳只批准了3年制大專的高鐵乘務科系,沒有批准5年一貫制高職的高鐵乘務科系。明達職業技術學院在2018年上半年人事更動,成立了新的董事會,學校承認當年違規招生。
Tags:
一圖看懂 太陽光電三大觀念釐清!2050淨零台灣為何要有太陽光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文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隨著全球73個國家加入碳稅或ETS,碳定價已被證實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的有效手段。尤其台灣產業以外銷為導向,淨零減碳議題不僅是為環保,更關係到台灣企業的競爭力;若不積極面對挑戰,碳價成本將威脅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衝擊產業競爭力。因此,產業轉型發展綠電減排,已是不可不為的生存策略。
當全球綠電應用迅速發展,歐盟更早在2020年取得「最綠年」成果,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38%,甚至超越化石燃料佔比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經濟部能源局更研擬太陽光電能源用地白皮書,計畫將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然而,太陽光電作為新興能源,對社會大眾來說較為陌生,因此本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觀念1:無毒可回收,汙染趨近零
「太陽光電板製造對環境有害?光電會有電磁波對人體影響?」其實,太陽能板結構簡單(主要由玻璃、鋁框和矽晶片組成),材料無毒且可回收,容易模組化又方便建置;目前政府已建立太陽光電模組回收機制,只要遵守環保法規製造太陽能板,幾乎不會排放汙染物。此外,光電發電設備主要由光電模組與變流器組成輸出直流電,不會產生高頻幅射;設備產生的磁場強度相當於一般家用電器如電腦,並沒有對人體產生電磁波危害的疑慮。
更無庸置疑,源源不絕的日照,讓太陽能成為最乾淨、最友善環境的能源之一,也是台灣綠能發展不可或缺的途徑。
觀念2:智慧電網與儲能,365天不斷電
「太陽光電無法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天氣不好的話,電力又告急?」其實,太陽光電已是是國家發展重點,隨著技術快速發展,勢必能應對高能耗需求,包括工業生產和大型機構的電力所需;例如台電已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結合儲能,增建大甲溪光明發電廠計畫、協和燃氣機組改建計畫,以提升系統韌性與速度。透過智慧技術和儲能系統,太陽光電能夠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甚至有機會成為主要能源。
許多綠能產業正致力發展智慧管理、智慧電網和儲能技術,太陽光電也不例外。透過智慧管理,做到依照實際需求和天氣條件即時調整光電輸出,運用智慧電網提升能源分配的效率,藉由儲能系統在離峰時段儲電,於尖峰時段輸出能量,補足用電缺口,提升太陽光電系統的靈活度與應用效率。簡言之,無論天氣變化,只要建構完備的電力系統韌性,即可維持穩定供電。
觀念3:長遠投資,實現回本
「太陽光電設置和運維成本過高,無法回本?」我們都知道太陽光電源自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隨著太陽光電技術不斷進步,設施的建置和運維成本勢必逐步下降,並反映在電費上;換言之,太陽光電是一項必要的長遠投資,更是一個合理規劃即可預期回報的投資。
目前日本、歐美等國正積極發展農電共生、漁電共生,引導廢耕農地或廢棄魚塭重返耕耘或養殖,他國經驗也多次證明太陽能板有助於降低區域氣溫、幫助維護植被、避免土壤退化。
面對2030年實現產業淨零、2050年全國淨零的目標,地狹人稠的台灣更應該善用土地資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再利用廢耕地,推動智慧農/漁業、實現農/漁電共生,並善用太陽光電系統特性,提升綠能佔比、土地與空間利用率、糧食生產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經濟效益,造就產業多贏。
發展太陽光電的路上或許會面臨許多挑戰,但永續目標在即、綠電趨勢不可逆,太陽光電已被證實是可利用的綠電來源,全民應具備綠能共識、理性討論,共同思考如何實踐環保選址、智慧管理及儲能系統,朝向長遠、穩健的太陽光電邁進,才能為淨零台灣鋪平道路,實現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