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未來大人物】黃偉翔:我要讓技能的價值被社會看見

【未來大人物】黃偉翔:我要讓技能的價值被社會看見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葛晶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提到國手,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是運動選手,但你可知道也有技能國手嗎?2017年世界賽,選手們拿下4金1銀5銅27優勝,戰績排名全球第4,他們的努力值得重視,技能的價值更需要大眾一起關注。

7月初,黃偉翔收到一紙公文,讓他想要裱框收藏。原來是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的會議紀錄,上面寫著「以往無人關注的國手們,今年將首度納入國慶遊行的行列,讓為國爭光的選手們獲得國人喝采⋯⋯」這次會議上黃偉翔提出〈安排第45屆國際技能競賽代表團於108年度國慶典禮遊行〉討論案,順利通過,並作成以上的決議,這項來自國家的肯定與重視,鼓舞了技能界。

黃偉翔,關鍵評論網2017年未來大人物,創立技職3.0成為獨立記者、非營利組織 Skills for U執行長、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第二屆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委員。
黃偉翔
圖片提供/黃偉翔
黃偉翔6月參加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會議,提出安排技能國手參加國慶遊行的討論案,獲得通過。

提起黃偉翔,大家都會想到技職。

自2014年以來,黃偉翔的名字似乎就與技職緊緊相連,無論是工作、演講、得獎,還有許多報導。

他以獨立記者身份營運技職3.0網站,追蹤、記錄其他媒體並不重視的《兵役法》修法過程,直到三讀通過,《兵役法》修正對技職領域是項重要事件,可讓參賽的技職國手,有只當12天補充兵的法源依據,這是他的「守備範圍」,他盡全力去關注。

2017年台灣技能代表團前往阿布達比,參加兩年一屆有技能奧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他靠募資前往採訪,當下台灣技能水準在會場上值得國人驕傲,但國內卻沒有其他媒體現身報導,甚至選手也很少有親友團同行,與其他國家的熱烈相較,竟然有些淒涼。

不同於運動競賽後的舉國歡呼,技能競賽乏人問津的原因在何處?

黃偉翔開始意識到「報導能產生的影響雖然不小,但若能獲得大眾認同、討論,技職才能不再是邊陲聲音。」於是決定擴大組織成立 Skills for U。除了媒體外,還「以技能與社會對話,使技能成為一種媒介,讓大家關心社會的議題,而過程中技能的價值就會被看見。」他說,這也是創立這個非營利組織的目的。

黃偉翔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葛晶瑩
黃偉翔說到用技能與社會對話時,突然拿出手機打開自己的臉書,上面的個人簡介就是這句話,對這個目標的努力與執著可見一斑。

問題解決後,結果會說話。

2018年夏,Skills for U與8位技職國手,在新北市萬里區大鵬國小進行「偏鄉校園老舊空間改造計畫」,經媒體報導後,自然吸引許多人注意。黃偉翔在一次技能競賽中遇見幾位技職老師,老師們看見他就很熱切地表示,由於國手改造偏鄉的報導,使學生們主動詢問是否也可以用技能幫助周遭的社區⋯⋯,這樣的回饋雖是黃偉翔想要的成果,但如此突然而至,也是驚喜。

「我要做的並不是要一直改造校園,而是想要表達我們有多種技能,如設計、土木、花藝、機械等,可以組合出不同的解決方案,而最後要呈現的議題是偏鄉。」2017年偏鄉教育條例三讀通過,黃偉翔認為翌年應該會有很多偏鄉政策與計畫發展,因而選擇偏鄉議題,藉著萬里一所小學的改造,讓大家認識偏鄉的教育環境,進而關心。

23551312_10213156575326524_6966055230900
Photo Credit: Skills for U
Skills for U 與8位不同專業的技職國手,共同投入改造偏鄉校園的計畫。

又如,Skills for U曾受邀去阿里山區,幫獨居老人整修居所,雖然整修房子已經幫助到他們,但黃偉翔不滿足於此,他以更寬廣的視角來觀察整件事,「我們打開水龍頭發現有泥沙,可見管線很久沒換,於是我們將目標延伸到管線,請有配管技能的人把整組管線換掉,讓住在此的居民可以享用潔淨水資源,而這是聯合國永續發展中的基本人權之一,偏鄉獨居的老人也該享有的權利。」

看起來是一個管線換置,但卻是透過配管的技能,讓這群人享有潔淨的水資源。「目的是對話,對話的媒介是技能。」黃偉翔再度強調,藉由技能呈現人們享有潔淨水資源的基本權利。

黃偉翔的理念不但在台灣發揚,更受到國際的肯定。在世界級職業教育與技能發展組織國際技能組織( 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WSI)與HP基金會合辦BeChangeMaker技能新創組織2018年選拔中,Skills for U「以技能與社會對話」的論述體系不但獲選,還一路挺進世界前12強,是東亞唯一。

「在國際組織的立場,技能很重要,但以這樣的體系去協助高職的師生,去發展課程,更深受認可。」黃偉翔說,而且他透露,由於時差的緣故,當時連續幾個月與WSI開會簡報都在半夜,雖然辛苦,但卻收穫滿滿,因為在這難得的交流機會中,他一方面吸收國際對於技能的見解,另一方面則堅實了自己的理念,更確認技能是發展社會創新的重要媒介,技能絕不僅是用來就業與賺錢,還可以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甚至國際議題。

但回歸現實,他說:「無論怎麼做,還是要回到台灣目前的政策,思考要如何進行。」事實上,他與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在進行改造校園的合作時,就已經開始討論方案,希望從學校課程開始,「尤其108 課綱上路後,高職將開始在課程融入在地產業元素,讓學生不僅學習單一技能,而能跨領域學習。」黃偉翔為此至羅東高商參訪結合在地的微型創業課程,也認為108課綱上路後,對高職的課程也將帶來很大的影響

不止學技能,還要學技能素養。

「要讓一個有技能的人不僅僅是賺錢而已,而是知道這個技能在社會上能扮演什麼角色,這就是一個素養的展現。我們現在與新北市教育局一起合作,以新北所有高職來嘗試,一步步改變新北的高職課程。」這並不是天馬行空的想法,預計將於109年8月實行。而在這段時間內,Skills for U 將協助老師們認識各種社會議題,然後設想學生能學到什麼,規劃出適合的課程。

「只要有一位老師願意往這個方向走之後,就能在這所學校發揮影響力,然後擴散,我們期待能攜手高職老師去發展與社會對話的課程。」黃偉翔表示Skills for U將成為這個環境的支持者,並扮演串連起政府、社區、學校、企業的角色。近來也陸續前往各高職分享心得,協助老師們面對108課綱導入素養的挑戰。

每年台灣有一半以上的國中畢業生會進入高職,而高職遍布各地,黃偉翔的目標是讓在台灣不同地方的技職學校,都跟在地連結,如此技能將會立體化,其價值將更顯而易見,更受到尊重。

阿布達比
Photo Credit : 黃偉翔
黃偉翔於2017隻身前往阿布達比報導國際技能競賽,替為國爭光的選手們留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