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挑戰道德邊界的「異種嵌合體」研究

挑戰道德邊界的「異種嵌合體」研究
Photo Credit: Salk Institut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異種嵌合體中人類細胞的比例高過於一定的標準時,我們能否仍可將其視之為非人類的動物個體,而對它們的器官予取予求?這類研究所造成的模糊化種間界線的現象,將無可避免地衝擊人類的道德基礎。

以目前分子生物學相關技術的進展,想要改進前述實驗當中人豬異種嵌合體中人類細胞所佔有的比例,有著相當樂觀的進步空間(沙克研究所的論文報告,已經暗示著用CRISPR技術增進細胞比例的可能)。或許我們得開始思考,當異種嵌合體中人類細胞的比例高過於一定的標準時,我們能否仍可單純的將其視之為非人類的動物個體,而對它們的器官予取予求?這類研究所造成的模糊化種間界線的現象,將無可避免地衝擊人類的道德基礎。畢竟在傳統道德認知上,殺生與殺人之間還是有段相當的差距。

心智(mind)似乎是人之所以異於其他物種的關鍵,某些報導中受訪的科學家,關注於人類幹細胞在異種嵌合體當中構成大腦的比例問題。雖然有科學家樂觀解釋人類大腦與豬大腦在發育時程上有相當的一段差距,暗示在人豬異種嵌合體中豬腦仍舊是豬腦的可能性。再者,在異種嵌合體當中人類腦細胞數目的多寡,也許並不意味著擁有人類心智的多少,不過生命也許正會以出人意表的方式呈現。當回顧歷史,大多數的科學家在西元2000年左右時,其實對於大小鼠異種嵌合體成功的機率,抱持著相當懷疑的態度。

參考資料:Wu, J. et al., Interspecies Chimerism with Mammali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Cell, Vol.168 473-486, 2017.

本文經科學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