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羅青《當代藝術市場結構》:如何振興台灣文化藝術創意產業?

羅青《當代藝術市場結構》:如何振興台灣文化藝術創意產業?
Photo Credit: Newscom/ 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藝術拍賣應以「誠信與知識」為主,不然,就可能產生炒作哄抬的弊端。不過,要持續炒作成功,也非易事。在知識充分,理性成熟而又有誠信的藝術拍賣市場中,炒作的可行性,不但十分低,而且絕對不智,常常會弄到得不償失。

文:羅青

如何振興台灣文化藝術創意產業

(前略)

(三)台灣文創產業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台灣的強項在藝博會。二次大戰後,地球村的概念,漸漸形成,藝博會慢慢發展成為藝術市場的主角。從一九六六年開始,全世界由每年一場藝博會,演變到現在,每年近兩百場,在各地各季舉行,吸金能力超強,成為藝術交易的主要戰場之一。當今世界知名的藝博會有四十一個。龍頭老大是在瑞士第三大城巴塞爾舉辦的「巴賽爾藝博會」(Art 39 Basel),以及在美國邁阿密的「巴塞爾大展」。德國科隆第三,美國芝加哥第六,紐約「武庫展」(The Armory Show)第七,巴黎第十四,新加坡第十五,東京第十七。台北排第二十三,在上海(第三十二)之前。因此,辦好並提升台北藝博會,應該是台灣朝野藝術文化界的重要工作之一。可惜台灣主辦藝博會的人才缺乏,不時要借助外力,實在令人汗顏。

以當代藝術博覽會而言,《藝術指南》在二○○八年的統計是,美國第一(佔二十四.四),瑞士、義大利、中國並列第二(各佔七.三),德、法、荷、奧並列第三(各佔四.九)。英國與日本、台灣、新加坡、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俄國、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等國並列第四(各佔二.四)。可見台灣的當代藝術,在理念上,雖然乏善可陳,但在跟上潮流形勢的發展上,卻頗有可觀,與世界同步。

以畫廊而言,台灣畫廊的實力也相當強,在世界藝博會上的能見度頗高,質量俱精,可進入前十五名。這要感謝台灣畫廊經紀人的努力拓展與苦心經營。這方面,美國自然是第一,德國(2),義大利(3),法國(4),奧地利(5),日本(6),西班牙(7),英國(8),荷蘭(9),加拿大(10),瑞士(11),中國(12),比利時(13),奧地利(14),都排在台灣前面,南韓則緊跟在後,排名十六。此外其他亞洲國家有新加坡(19),印度(23),以色列(25),北韓(29),印尼(30),香港(34),泰國(37),菲律賓(39),越南(42),馬來西亞(52)。北韓也知道用藝術賺外匯,不單在北京大賣其畫,也積極參加世界各種藝博會,如果將來南北韓統一,藝術前景,不可小覷。

在上述藝術產業鏈中,藝術拍賣是一種以「金錢」為最高表現方法的藝術評價系統。當然,其最終的基礎,還是要根植於批評理論、藝術史學及美學之上。二○一一年,世界十大藝術拍賣公司的排名,還是以英國為首,佳士得第一,二.三億歐元;蘇富比第二,二.一億歐元。中國在這方面,異軍突起,震驚世界。北京保利拍賣排名第三,○.八八億歐元;北京嘉德第五,○.四四億歐元;北京翰海第六,○.一七億歐元;北京匡時第七,○.一六億歐元;上海天衡第八,○.一四億歐元;北京中招國際第十,○.一億歐元。

中國自一九九三年起,開始有藝術拍賣,二十年後,世界十大藝術拍賣公司,中國就佔了六家,其中還有國營企業,真是難得。無論上述拍賣的金額數字浮誇與否,由拍賣所引爆出中國蘊含的藝術投資潛力,令全球刮目相看。老實說,在大陸藝術拍賣的成長過程中,台灣藏家的貢獻不小。而台灣本身,官民兩方,在這方面的認識、遠見皆不足,沒有好好利用並發展此項資源,在二十年前,把幾家世界級的拍賣公司,全都趕出了台灣,扼殺了拍賣會發展的生機,實在可惜。

台灣在藝術創意產業的九大環節中,以藝術家最為努力,至於藝評家及文藝獎,則受政治、省籍、派系、人情的干擾太多,成績不彰。過去六十年來所頒發的公私獎項,皆需參與者主動申請,或有關單位推薦,而非主動頒發,目光淺短,格局狹小,若要認真檢驗成果,遺珠明顯甚多,得獎人所發揮的影響力,亦乏善可陳。台灣的藝術出版,近年來也有類似問題,藝術雜誌漸漸變成了廣告的合訂本,只要肯花錢,一切好辦。至於深入探討藝術的長文,一篇也登不出來。

台灣的藝術史家,努力有餘,開創不足,理論吸收運用的廣度與深度,都待加強,見解創新,尤其稀少。理想的狀況是,藝術家、收藏家、藝術經紀、藝評家與藝術史家,甚至於美術館,大家互通聲氣,為台灣藝術,創造出一種或數種旗幟鮮明的發展,一新世人耳目。然而這種事情,只能耐心等待,無法速成驗效。

台灣美術館的大型展覽不少,然傑出的展覽目錄卻不多,能夠創新理論,造成廣大影響的更少。在館藏上,因為各種原因,也無法盡情發揮。例如台灣是藏有張大千精品較多的地方,但各大博物館所藏的大風堂名品,仍嫌不足。例如今春在北京嘉德拍賣的張大千《驚才絕艷紅拂女》,落槌價超過三億六千萬台幣,就是大千生前畫贈前總統府資政張岳軍的。此畫是中國美人畫中,一千年來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地位僅次於五代無款的《簪花仕女圖》。歷代美人畫中,只有任熊的美人畫如《麻姑獻壽》、《瑤宮秋扇》,或可與之相抗衡。如此巨跡,在台灣暫留了半個世紀,美術館竟錯失了典藏與展覽的機會,令人扼腕。

當代藝術市場p241
Photo Credit: 九歌出版
張大千《驚才絕艷紅拂女》,1953年55歲作,紙本墨彩鏡心。

(四)台灣迫切需要有公信力及遠見的拍賣會

記得十年前,應邀到大陸參加畫展,看到美術館在研討會上宣傳二十世紀十大墨彩名家,居然以劉海粟為首,其中沒有張大千,也沒有溥心畬、黃君璧與余承堯。我當時就公開表示,張大千遲早會成為十大之首,余承堯也必然會中選入列。現在十年不到,大陸所有的拍賣會,都以推出張大千作品掛帥為榮,可見公道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