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中必備的「避難小包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文稱防災食品為「非常食」,意思是為了非常時期儲備的食物,罐頭麵包即是非常食裡的熱門品項,有效期限通常長達3到5年。
文:Fang
去年(2018年)6月的清晨,睡夢中的我被房屋的搖晃聲和警鈴大作的手機吵醒,意識雖矇矇矓矓,但身為對地震一點也不陌生的台灣人,腦海本能反應「地震!」立刻抓起手機衝出房間,幸好還在猶豫是否要到戶外避難時,地震就停了。從新聞速報得知震央在大阪,大阪隔壁的京都災情也頗為嚴重,當天連學校也緊急停課了。和朋友互相報平安時,順道聊起各自的避難準備,討論中出現的熱門關鍵字是「避難小包包」。
危難時,還是能吃米安心
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視防災訓練的日本,不少人會在家中準備緊急用包包。日文稱防災食品為「非常食」,意思是為了非常時期儲備的食物,罐頭麵包即是非常食裡的熱門品項,有效期限通常長達三到五年,把易開罐部分拉開後直接食用,還有許多口味可以選擇。
對罐頭麵包感到新奇的我上網瀏覽後發現,日本的防災食品簡直百花齊放,令人目不暇給。從倒水進去就會自動加熱的咖哩飯套裝、甜點類的麻糬,到可以喝的白飯罐頭,種類口味一應俱全,和日常生活的食物幾無差別。這完全打破了我對儲備食物的既定印象──營養口糧那種乾乾的、冷冷的、千篇一律的味道。事實上有許多專家建議,緊急避難時盡可能維持日常生活的節奏是降低精神焦慮的關鍵。因此我去了一趟附近的超市,想在平時自己習慣且方便取得的食品中,挑選適合儲備的品項。條件是不須加熱且保存期限長,最後我買了鯛魚粥、烤雞肉罐頭和蘿蔔泥秋刀魚罐頭,外加一罐和果子甜點,成功在一家超市內湊齊一餐份的食物,而且一字排開後甚至超出預期的豪華。


吃完後發現,嗜米如命的亞洲胃如我,能吃到米飯這件事(雖然不是熱的),真的對於穩定心情有很大的幫助。想像在緊急危難時,味覺上的熟悉感帶來的穩定及安心是多麽珍貴啊!此外,即開即食也是一大重點,印象中在台灣若是強颱來襲,會被一掃而空通常都是泡麵。不過各種災害都有可能發生,因應不同狀況事先採取不同策略是必要的。例如:還有電的情況下可以準備微波食品,有熱水的話可以準備泡麵,再極端一點,像我這次擬定的什麼都沒有的情況,就可以備好一些打開包裝即可食用的粥和罐頭。也就是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而且最好能事先試吃過這些雞蛋,畢竟在焦頭爛額又心慌的時刻,誰都沒有心情享受第一次開箱的驚喜吧。
廁所就和食物一樣,非常需要
除了維生必須的儲備食品外,令我驚訝的是,網路購物平台上的防災用品排行榜前十名中竟然多達5種是「廁所」相關商品。實際看問卷調查也發現大部分人最關心的,其實還是飲水和排泄問題。仔細想想,人的確可以幾天不吃不睡,但是沒辦法不喝水和不上廁所啊。尤其是像地震導致大規模停電的情況下,即使房屋沒有直接損壞,通常馬桶也不能使用,這時候就是雄踞防災產品排行榜的「簡易馬桶」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從塑膠袋的防臭等級到凝固劑的凝固效果,評價裡有許多人討論使用心得。不只如此,不少產品還會特別強調使用方式簡單易懂,可一人完成不需協助,簡直鉅細靡遺兼顧各個細節。據說簡易馬桶的進化與普及是因為在阪神大地震、311大地震時,如廁造成了很大的問題,在沒有乾淨廁所可用的情況下,許多受災民眾甚至刻意不進食、不喝水來減少使用頻率,最後反而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近年來在防災措施中,如何快速簡易維持廁所機能越來越受到了重視。
從防災看日本怕丟臉的民族性格
有趣的是,簡易馬桶相關的推薦商品裡有「遮蔽用披風」,好奇點進去一看,原來這個長達腳踝的披風,是用來在戶外如廁更衣時來遮蔽視線。正驚嘆竟貼心設想到這個地步的時候,卻發現有人批評「全身都遮住了卻沒有遮臉,女性沒辦法接受。」看到這裡,頓時有種我懂你的意思,但又好想吐槽的矛盾情緒交錯:「這是應付緊急狀況用的啊!再追究下去真的沒完沒了啦!」
像這樣對我而言,有些過度追求的商品仔細找找還不少,如上面提到的擋住視線用的披風,或是主打降低摩擦發出的噪音,以避免吵到別人的防寒用鋁箔睡墊等。生活環境整潔,舒適如日本,因應這樣的環境而生的防災商品,無非是為了貼近民眾的需求,從這樣的商品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出日本人的「怕丟臉」、「不要造成別人困擾」等文化性格。雖不是不能理解這些考量,也常常驚嘆這真是太人性化了!同時也忍不住想,這些商品主打的特點若放在其他國家,也會是消費者最在意的第一順位嗎?或許面對不可預期的災難,就「生存下去」作為終極目標而言,擁有不同的發展程度及不同文化面貌的各個地方,所重視和需要的東西也會有所不同吧。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Feeling: thoughtful Laughing
My grab bag doesn't have anything that needs cooking. And having some raisins or something similar will be better than nothing.
── a blogger in Japan
- 【一張圖搞懂】訂閱集資:Mobile上的13堂英文課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