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獨裁者的萌芽:韓國瑜的毛澤東式修辭學

大獨裁者的萌芽:韓國瑜的毛澤東式修辭學
Photo Credit: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潛在的獨裁者很會主動攪起社會不安,他讓你以為獨裁者是亂世的解藥,但事實上,他本身正是亂世的源頭之一。而擅於操縱群眾心理的韓國瑜,在崛起過程中便善用了這四個人性弱點,製造出強勁的「韓流」。

文:C編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最近高雄市議員黃捷質詢韓國瑜市長有關「自經區」的影片。韓國瑜三句話不離「發大財」,毫無邏輯地把質詢給頂了回去,看得我是直翻白眼。

但是在覺得韓國瑜草包可笑之餘,我心裡卻有很深的不安。

從選前的「太平島挖石油」到最近的「征服宇宙」,和一再重複的「發大財」,毫無常識的浮誇政治語言,卻像催眠一般橫掃整個台灣政壇,累積了大量的死忠粉絲。

我不安的是,在人類歷史裡,上一次人們著迷於這種浮誇風格政治修辭的,是什麼時期?是1950年代,中共政權搞「大躍進」的那個年頭。

那年頭裡,毛澤東就像格林童話裡的吹笛手,一手設計出「大放衛星」、「超英趕美」、「畝產萬斤」、「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等口號。多少中國農民爭相跟隨毛主席的引導,往浮誇主義的火坑裡跳,終於導致數千萬人民餓死的人為大饑荒。

稍早看到汪浩老師在《年代向錢看》裡的警語,更印證了我的不安。我不敢說韓國瑜得到多少中共的真傳,但從他最近的政治語言來看,真的是愈來愈有共產黨,尤其是毛澤東的影子在。

Mao Tse-tung  毛澤東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是否正在見證獨裁者的萌芽?

現在談論韓國瑜是否會成為一個獨裁者,言之過早。但無庸置疑地,韓國瑜正在透過民粹風潮與極端的個人崇拜,迅速累積他的政治資本。我不禁要問,我們是否正在見識一個獨裁者的萌芽?讀者可能會覺得我未免太危言聳聽,但是從韓國瑜的行事風格裡,確實看得到一些蛛絲馬跡。

任教於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專研領導學與組織心理的曼弗雷德.德弗里斯教授(Manfred F. R. Kets de Vries),在他的部落格文章〈對抗獨裁〉裡面就提到,最近從民粹風潮中崛起的煽動型政治人物們,儘管他們的承諾浮誇不實,但他們卻掌握了群眾心理,而獲得巨大的成功。韓國瑜的崛起過程中,便善用了這四個人性的弱點:

一、人們不喜歡複雜的政治現實,卻喜歡簡單的非黑即白的觀念

「簡化世界觀」是韓國瑜非常擅長的修辭技巧。他能把複雜的政治,凝縮成極簡的口號,像是「發大財」、「台灣安全,人民有錢」或十六字真言等等。不需要邏輯推導,不需要理性說明,當他說出群眾心中潛藏的渴望時,支持者們就會自發性地去合理化韓國瑜的一字一句、一舉一動。

二、韓國瑜擅長煽動社會弱勢者的憤怒、不滿與困惑

平心而論,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有比較跟不上社會發展的人。他們較不擅長吸收新知,也常常感到困惑與不安。筆者身為高雄人,不可否認的是,高雄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落後了,因此許多市民對城市前景缺乏方向感。

韓國瑜手段高明之處在於,他不是直接用好話哄市民,而是先語不驚人死不休地否定城市的人格──是的,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那句「高雄又老又窮」。將城市人格徹底否定之後,再以「強人」、「救世主」的姿態君臨高雄,用華麗浮誇的承諾催眠市民,再矯揉作態地以親民之姿收買人心。這招遠比傳統的政治修辭來得有效。

vd6moibykeaopevsh63cve11aq0jty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三、韓國瑜善於玩弄「怪罪遊戲(blame game)」

他會把市政的困境、現實局勢的複雜,都怪罪給外部敵人。大家耳熟能詳的類似「陳菊負責三千億」、市政停滯都是前朝的錯、「台灣打混了二十年」,其實都是這種「怪罪遊戲」的典型修辭。透過這種把責任賴給別人的不沾鍋模式,韓國瑜成功地把社會二分法,分成了韓與非韓兩塊。「凡是我做的一定是偉大光明正確的,如果不是,那一定是別人的問題」。

四、韓國瑜擅長媒體操作

雖然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媒體亂象有外國勢力介入的成份在,但韓國瑜本身也很擅長餵養媒體「韓流」養份,知道什麼樣的低級趣味能夠聳動又吸睛。

為什麼韓與手下的市府團隊(如觀傳局長潘恆旭等),常常要做出一些對市政毫無助益,卻話題十足的事情?因為韓的目的本來就不是在做好市政,而是一直不斷餵給媒體養份,讓他們幫自己造神。可悲的是,熱情的支持者賦予造神媒體高收視率,形成正向循環,又讓這些媒體樂於繼續造神下去。

看到這幾點,我不禁覺得,韓國瑜在市政上固然是個草包,但是在利用群眾心理弱點上,卻是一位好手。獨裁者需要功勳彪炳、見識深遠嗎?未必。希特勒在納粹崛起以前也不過是個癟三。但是,操控人心的能力,確實是一個潛在獨裁者的必備技能。

獨裁者萌芽的養份,是社會的不安與混亂

毛澤東在文革中,有一句經典名言,最令我不寒而慄:「天下大亂、形勢大好」、「形勢大好的標記就是天下大亂」。社會不安正是煽動者的溫床、獨裁者的土壤。

不可否認的,近二十年來的台灣,因為中國磁吸、產業外流、房價高漲等因素,陷入長期的經濟停滯。而近三年來,經濟轉型與社會改革的不順利,再加上外國勢力的輿論煽動,讓社會累積了許多的不安。說句老實話,經濟停滯與社會不安的責任,很大一部份在國民黨與中國協力者身上。而更諷刺的是,從中獲利最大的,正是國民黨出身,又是激進親中派的韓國瑜。

而在奪權的過程中,潛在的獨裁者更會主動攪起社會不安,直到他成功上位為止。你以為獨裁者是亂世的解藥,但事實上,他本身正是亂世的源頭之一。

l8cr7nti4jbqahaw89wtdzx72vu9cn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團結的公民,才能與民粹逆流相制衡

無論哪朝哪代,煽動性的政治人物都會出現。不管一個國家的民主制度如何紮實,社會如何繁榮穩定,「獨裁復僻」永遠都是真實存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