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川普為何突然「調高關稅」?中美貿易談判還有3個議題有分歧

川普為何突然「調高關稅」?中美貿易談判還有3個議題有分歧
左圖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右圖Photo Credit: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 Wikipedia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前美方多次透露,中美貿易談判頗有進展,但5日,川普突然推文表示,針對價值2000億的中國進口商品,將把關稅從原本的10%調高到25%。

日前,美國才表示,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成果豐碩,外界也普遍認為美中貿易談判將進入尾聲。但美國總統川普5日突然推文説,自10日起,中國銷美價值2000億美元非高科技商品的懲罰性關稅稅率將從10%調高至25%。川普之所以突然改變態度,是因為中美談判仍有3個關鍵分歧未彌合,美方展開最後階段施壓。

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美國商品,關稅將從10%調高至25%

(中央社)就在外界以為美中貿易談判進入尾聲之際,美國總統川普5日突然推文,拒絕中國重新談判的要求,並宣布自10日起,中國銷美價值2000億美元非高科技商品的懲罰性關稅稅率將從10%調高至25%。

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與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日前在北京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舉行一天會談,希望終結兩國去年以來的貿易戰。劉鶴本週也將赴華府繼續會談。

梅努欽會後表示,與中國貿易談判代表在北京完成「成果豐碩」的會談。美國媒體報導,美中已接近達成貿易協議,甚至有消息人士透露,「可能」在10日前就會宣布達成美中貿易協議。

就在外界預期談判即將結束之際,川普5日中午突然推文表示,過去10個月來,中國高達500億美元的高科技商品已向美國支付25%關稅,其他2000億美元商品也被課徵10%懲罰性關稅,中國向美國支付的這些關稅,是美國經濟取得重大成果的部分原因。

川普接著表示,這些已經被課徵10%懲罰性關稅的商品,從10日起稅率將提高到25%。他還預告,中國仍有3250億美元出口到美國的其餘商品尚未被課徵關稅,不久後也將被課徵25%懲罰性關稅。

川普指出,這些支付給美國的關稅對商品成本影響不大,主要是由中國承擔。

他在推文的結尾說,與中國的貿易協商仍持續進行,但進度「太慢了」,因為中國試圖重新談判。他最後說:「不行!」(No!)

《BBC中文網》報導,川普所指的要加徵關稅的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是他在去年9月最初提出的一項對中國的懲罰性措施,原訂於今年1月1日起實施。但去年12月,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根廷G20峰會上會晤後,決定延遲該計劃,而將稅率保持在10%不變。中美兩國從此進入了為期90天的談判期。2019年3月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再次宣布,對這些商品繼續維持10%的稅率,不提高加徵關稅稅率。

《中央社》報導,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來源報導,北京對川普揚言對中國徵收新貿易關稅感到意外,而中國不想在威脅下進行談判,中國考慮取消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赴美參與8日的新一輪貿易會談。

川普為何突然威脅中國?中美貿易談判還有3點沒達成共識

《大紀元》報導,川普態度突變,分析認為,這是美方反制中共的「拖延」的談判策略。美中談判以來,上述關鍵分歧一直難彌合,而中方似乎正在拖延談判,以圖取得更多時間應對中美貿易緊張狀況,既是期待美國政治經濟有變,也是期待中國經濟復甦。而美國意識到這一點,川普在推特上明確將加碼關稅措施,《香港經濟日報》說,無異於對中方發出最後通牒,意在封堵中方的拖延策略。

此外,《香港經濟日報》引觀察人士認為,川普之所以突然改變態度,是因為中美談判仍有關鍵分歧未彌合,美方展開最後階段施壓。《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指,談判至今,中美仍有3大分歧,包括雙方「互相撤銷懲罰性關稅」、「中國政府對國內企業扶持政策」、「數據傳輸和許可問題」等。

最大難題就是撤稅問題,中方希望可以先撤稅再簽貿易協議;但美方堅持保留部分關稅,作為貿易協議執行機制的一部分。

《BBC中文網》報導,關於「中國政府對國內企業扶持政策」,美國官員希望尋求中國有更實質的承諾和具體措施,對待國內外的企業一視同仁。但中國經濟學者及政策顧問認為,這涉及到結構性問題,如果大幅度削減補貼會影響中國經濟。美國商會執行副會長薄邁倫(Myron Brilliant)表示,談判後,該問題可能只是輕輕提及加強透明度等內容。

另外,「數據傳輸和許可問題」是指川普指責中國政府背後支持入侵美國企業的網路,偷取商業機密,但中國否認有這麼做。北京大學國際事務專家王勇也表示,如果要在知識產權上的網路安全保障方面達成共識,將難以完成貿易協議,雙方要在執法問題上有更多對話。英國《金融時報》則引述消息人士說,美方可能不會嚴格要求這部分,「川普希望達成協議,願意在談判中拋棄很多東西。」

但在高科技產業開放方面的談判略有進展,《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願意進一步開放網路市場,包括不再限制一些網路外資企業只可以持有50%的股權。

全球經濟會急速惡化,但台灣可能獲利

(中央社)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對於美中貿易談判的重大轉折,他表示,川普這次訂出提高關稅的時間點,並非馬上實施,不排除是高壓的談判手段,要求中國進行結構改革。

王健全進一步指出,下一步得觀察中國的反應,如果中國沒有退讓,貿易戰全面開打,美國經濟可能從高點往下走,中國加快下行速度,歐洲持續走弱,全球經濟原本已處比較脆弱的狀態,接下來會急速惡化,台灣也會受到衝擊。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分析,美中貿易談判破裂可能影響全球景氣回溫的腳步,但對台灣不見得完全是負面因素,因為有轉單效應、加速廠商回台等效果,可以緊急提供一些經濟的支撐動力。


“中美角力”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