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戲劇轉化人生:水面劇戲劇療癒技術三階段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我的工作系統裡,我覺得第一階段可以稱為「動態正念」,這也是我整個戲劇療癒的核心精神之一。時時刻刻覺察自己的呼吸和身體,每個行走坐臥、移動,都與身體同在,這就是動態正念,也就是當下。
文:張嘉容
水面劇戲劇療癒技術三階段
從2009到2018年,我到七十多個團體進行戲劇療癒工作或演講,工作人次超過六千人次,這使我累積了大量的實務經驗,以及服務多元個案、從事多元戲劇療癒的能力。服務的族群有:1.家庭照顧者,2.特殊境遇婦女,3.身心障礙族群,4.助人工作者,5.教育機構師生,6.一般社會大眾,7.待業求職民眾,8.戲劇專業工作者,9.扶輪社/兩岸EMBA社團師生、商社會員等。
不同的對象和機構雖然會有不同的目標和需求,不過對我來說,最重要的開始是透過喚醒身體對動作經驗的覺察,開啟參與者跟自己、跟他人的接觸。在完形治療裡,接觸(contact)是指人與環境,亦即與個人內在及外在世界的覺察和接觸。有效的接觸是指與自然及他人產生互動時,不會因此失去自體感。只有擁有清楚的覺察、充沛的能量以及自我表達能力的人,才能擁有良好的接觸。
羅伯特藍迪(Robert Landy)(李百麟、吳士宏、洪光遠、曾慧瑜譯,1998)、蘇・珍妮絲(Sue Jennings)(張曉華、丁兆齡、葉獻仁、魏汎儀譯,2010)、蕾妮・伊姆娜(Renee Emunah)(陳凌軒譯,2006)、菲爾・瓊斯(Phil Jones)(洪素珍、楊大和、徐繼忠、郭玟伶譯,2002)等戲劇治療師前輩的戲劇治療專著引領我,給我豐富滋養,而可能因為我的舞蹈學習背景,使我和這些大師的方法略有不同。我優先強調覺察「動作經驗」帶來的身心感覺,並稱之為「動態正念」,這也是我工作的核心精神。
蕾妮・伊姆娜把戲劇治療歸類成五個階段:1.戲劇性遊戲(dramatic play),2.情景演出(scene work),3.角色扮演(role play) , 4 .演出高峰(culminating enactment),5.戲劇性儀式(dramatic ritual)。
羅伯特・藍迪則是把治療單元結構分成:1.暖身(warming up)、2.演出(action)、3 .結尾(closure)。
我把我的戲劇療癒結構分為: 1 .動態正念(mindful creative movement),2 .演出(action),3.儀式(ritual)。
這些分法跟前輩大師的同異處,以下略做說明。
蕾妮・伊姆娜描述第一階段的戲劇性遊戲,最重要的目標是形成互信與自發性。重點是建立安全而好玩的環境,為日後療程打好基礎。過程包括創作性戲劇活動、即興表演、互動遊戲及具結構性的劇場遊戲。
羅伯特・藍迪認為暖身就像是表演者或體育選手上場前的準備工作,放鬆肌肉、紓解緊張;又如同表演藝術般,是使心靈達到創作前的準備狀態。應該盡可能包含想像力、情感、感官、直覺、思考及肢體暖身。暖身是表演的序曲,也是協助成員進入創造角色過程的準備工作。羅伯特・藍迪的暖身觀念繼承自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snislavsky),比較像是創作前的身心準備。
在我的工作系統裡,我覺得第一階段可以稱為「動態正念」,這也是我整個戲劇療癒的核心精神之一。時時刻刻覺察自己的呼吸和身體,每個行走坐臥、移動,都與身體同在,這就是動態正念,也就是當下。
「動態正念」階段雖然也有大量的戲劇性遊戲,但還有另一大部分的肢體活動。我會視團體的狀態和需要,決定先做哪些內容。如果單次團體的時間充裕,或是比較長期的團體,我會優先強調覺察動作經驗帶來的身體感覺,由此進入個人的內在生命經驗。
2018 年上學期,我在成功大學教授戲劇治療,共同授課老師之一盧豐華醫師(其他共同授課老師為朱芳慧教授、楊政達教授、黃創華教授),在我帶領工作坊做雙人脊椎探測練習時,特意問我以讓學生們了解:「這些活動是所謂的破冰嗎?」我很高興他問了這個問題。
對我來說,這些身體活動的真正重點是將麻痺的身體和心靈喚醒,使自己感覺復甦,把專注力放在身體上。只有當我們把注意力專注在身體上,身體覺醒了,回到此時此刻,腦海裡的焦慮、擔憂和煩惱暫時放下了,人放鬆平靜,覺察打開了,封閉已久的情感才有機會開始覺醒和流動。那一定會伴隨破冰、信任的結果,但不是我最重要的工作目標。
我對這些身體動作的使用,不論是瑜伽、太極、劇曲武功、遊戲、接觸即興,或是創造性舞蹈、創造性戲劇的肢體活動,都有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引導和開發身體感受的覺察經驗和拓展能力,比方說各種瑜伽、脊椎練習、劇曲武功、接觸即興、真實動作、拉邦動作技巧、各種表演體系的訓練、靜坐、太極導引等練習,重點是細膩覺察做這些練習時的身體感受和身體技巧,包括被別人碰觸時自己的肉體感受,視聽觸味嗅平衡覺,身體跟時間、空間、速度、力量、流動、前後左右上下等的拉邦動作分析及身心學(somatics),以及如何使用和保護自己身體這種行為主義式的技巧。
第二部分更重要,透過這些活動,我盡力引導人們逐步探索這些練習引發的生命經驗和情緒感受,心理上的接納與排斥,與人合作所引起的情感與記憶聯想,這些體驗對應到生活中的哪些小事,引發哪些類似生活事件或成長經驗的聯想,進而揭示出自己的當下議題或未竟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壓抑的陰影面或性格中隱藏的部分、生活中的困擾。我會視參與者的狀態來決定探索的深度,開展一系列延續延伸性的轉化的創造,協助參與者對個人思想、情感、成長經驗與回憶的深度探索。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