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當面對選擇困難時,可以怎麼辦?

當面對選擇困難時,可以怎麼辦?
Image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做出過多的決策,可能會導致決策的品質變得很不好,導致過於倉促就做決定,或是根本就乾脆放棄、完全不比較了。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1、Danzigera, Shai; Levav, Jonathan; Avnaim-Pesso, Liora (2011), “Extraneous factors in judicial decis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17): 6889–6892.

在Danzigera(2011)的研究中,發現法官決策有可能跟做「判斷的時間」而非「犯人的罪刑」有關。

以下是4位犯人所犯的罪名,刑期,以及開庭時間:

  • A詐欺罪,30個月,0850 AM
  • B傷害罪,16個月,1327 PM
  • C傷害罪,16個月,1510 PM
  • D詐欺罪,30個月,1635 PM

A跟D,還有B跟C,其實是兩組犯罪情況一樣的案例。但是判決時間造成了不同的結果,法官剛吃完早餐與午餐的A與C獲得了假釋,而B與D可能因為法官血糖不夠而失去假釋的機會。(知道這件事情以後,我就盡量讓我在吃糖果時決定,我不想要讓血糖影響我做決定的品質。)

2、Roy Baumeister.(1998). Ego Depletion and Self-Control Failure: An Energy Model of the Self’s Executive Fun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74, No. 5, 1252-1265

3、John Tierney. (2011). Do You Suffer From Decision Fatigue?, New York Times

相較上面Roy(1998)的論文,這是比較簡易的版本,Roy 跟 John有共同寫一本書《Willpower》用更簡單的文字討論相關的議題。

4、Iyengar, Sheena S.; Lepper, Mark R.(2000).When choice is demotivating: Can one desir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79(6), Dec 2000, 995-1006.

客人被分為兩組,一組是有24種果醬可以選擇,另一組是6種。而結果顯示比較少選擇的客人會比較滿意自己的選擇。

5、Retailers aim to underwhelm

Walmart從5種花生醬降為3種,客人反而買的更多。

6、Barry Schwartz.(2006)More Isn’t Always Bett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Barry Schwartz.(2006)The paradox of choice. Ted talks.

同一作者的文章與TED演講,我蠻推薦看影片的,因為講者穿的隨意,PPT不花俏但是引用的例子與比喻很有趣,讓你可以專注在他的演講內容中。影片中有舉出非常多的生活中過多選擇案例,你也可以在生活中問問自己,我要不要接受這麼多的選擇。我要的是選擇的自由,還是避免過多的決策,讓自己可以開心一點。

本文經胖哥哥心理行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