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起眼的東南亞小國東帝汶 ,要如何在縱橫交錯的外交動態裡生存?

一個不起眼的東南亞小國東帝汶 ,要如何在縱橫交錯的外交動態裡生存?
Photo Credit:Jaya Ramchandani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東南亞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卻能在近年縱橫交錯的局勢動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篇文章將從中國外交角度探討中國和東帝汶雙邊關係的發展和現況,分析東帝汶對中國戰略和外交策略上的意義。

文:Truston Yu

中國崛起是這個世紀以來的大趨勢。習近平時代的中國摒棄了鄧小平韜光養晦的思維,積極展示國家實力;而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的成立印證著中國發展外交的決心。東南亞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卻能在近年縱橫交錯的局勢動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個國家就是東帝汶。這篇文章將從中國外交角度探討中國和東帝汶雙邊關係的發展和現況,分析東帝汶對中國戰略和外交策略上的意義。

漫長達5個世紀的殖民歷史

東帝汶是全亞洲最「年輕」的國家,先後被葡萄牙、日本及印尼佔領,在2002年才正式脫離長達5個世紀的殖民歷史。東帝汶可謂是冷戰時期的小國犧牲品,在1975年開始的印尼佔領時期,居民遭受種族屠殺,失去了高達三分之一的人口。

東帝汶宗主國葡萄牙於1974年4月25日發生康乃馨革命(Carnation Revolution), 導致了東帝汶殖民政府出現權力真空。在1975年東帝汶單方面宣布獨立時,中國是首批承認東帝汶政權的國家之一。

在東帝汶宣布獨立前,時任印尼外交部長的亞當·馬力克(Adam Malik)曾承諾會支持東帝汶的獨立政府,更提出會協助東帝汶培養外交專才。結果在宣布獨立9天之內,印尼就以反共產主義為名透過海陸空三方面大舉侵略,宣布東帝汶成為印尼第27個省份。時任印尼總統蘇哈托(Suharto)積極推動反共政策,使得西方國家紛紛都默許印尼的非為,冷戰美蘇對壘博奕亦可說影響東南亞深遠。澳洲是少有承認印尼在東帝汶主權的國家之一,藉以與印尼達成不平等的雙邊協議,瓜分帝汶海大片油田,故可見澳洲本身的經濟考量。這個不平等協議在東帝汶重新獨立之後被重新審視,為東帝汶澳洲交惡埋下伏線,最終被推翻。

東帝汶
Photo Credit:Henrique José Teixeira Matos CC BY SA 3.0
一面牆上塗有「425萬歲」的字句紀念康乃馨革命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1975年全票通過了橡皮圖章384號議案,以及其後的389號議案。兩次議案都要求印尼政府立即從東帝汶撤軍,但實際上卻無真正執行過。西方國家不但縱容印尼政府,更積極向印尼提供軍火,間接促成對東帝汶人民的屠殺;而蘇聯一派的共產主義國家基於當時資源和回報的考量,似乎對已經被印尼攻占的東帝汶無多大興趣。

中國、澳洲、東協和東帝汶的互動

面對兩個巨大鄰國的背叛及整個世界的唾棄,唯獨中國卻始終承認東帝汶主權。在東帝汶獨立公投後,與中國的雙邊關係發展一日千里。東帝汶從總統府、外交部到軍事總部都由中國斥資建成。而東帝汶也多次重申支持一中政策,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作為報答。

蘇哈托倒台後,印尼對東帝汶政策迎來了180度大轉變。1999年東帝汶獨立公投後,兩國政府為修補兩國人民關係作出努力,使得雙邊關係日漸改善,印尼更成為葡萄牙之外唯一一個海陸空入境都無須事先申請簽證的國家,也是最鼎力支持東帝汶加入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之一。澳洲雖然在印尼佔領時期結束後積極向東帝汶提供援助,卻也曾被揭穿在帝汶海談判期間偷聽政府高層和法律學者的對話,以在談判取得優勢。作為大洋洲最大國,澳洲以往都會向南太平洋島國發放援助,然而基於政策方針改動之下,澳洲最近對太平洋各島國所提供的援助也愈來愈少。

另一邊廂,東帝汶自2011年以來已屢次申請加入東協卻仍未被認可。從立國前東帝汶早已表達加入東協的意願,時至如今入會程序不斷被拖延。東協經濟龍頭新加坡稱東帝汶仍未為「入會」作好充足準備 —— 事實上,如今的東協的確比以往複雜了許多,尤其是在2015年開展的「東協社區藍圖」之後。以前的東協為籠絡中南半島國家,門檻自然也設得較低,好讓緬甸、柬埔寨等國入會。如今東協十國的經濟實力已與東帝汶拉開距離,東帝汶生產總值甚至只有柬埔寨7分之一,是東南亞最小經濟體,貿然加入只會拖累東協經濟一體化的進度。基於以上原因,東協現在似乎並不著急於讓東帝汶加入。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在2018年4月刊文表示,面對和澳洲交惡和被東協拒絕兩方面的打擊,一帶一路時代的中國與東帝汶一拍即合。而面對外界指東帝汶已被中國收買的傳聞,前東帝汶總統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若澤·拉莫斯·奧爾塔(Ramos-Horta)在2018年訪問香港接受訪問時一口否定,更反指國內人民更憂慮中國在澳洲境內的影響力。

東帝汶
Photo Credit:Jeffrey Kingston
前東帝汶總統若澤·拉莫斯·奧爾塔(Ramos-Horta)

雖然如此,中國和東帝汶仍具有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的潛在可能性。踏入2019年,東帝汶加入東協或許指日可待。中國若要拉攏東帝汶,就要趁早出擊。反之,東協若想保存自己對東帝汶的影響力,在入會程序上也不能拖延太久。

東帝汶對中國戰略和外交策略上的意義

香港和澳門都能在中國和東帝汶雙邊關係發展扮演重要角色。澳門和東帝汶有著相似殖民背景,在2002年成為東帝汶首都帝力(Dili)第一批的姐妹城市之一,更是葡語系眾多地方中唯一一個座落於亞洲的城市。2003年開展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正就是從澳門延伸開來的。中國可以透過澳門出擊去籠絡一系列中葡論壇國家,自然包括東帝汶在內。東帝汶與香港也早有淵源,香港東帝汶總商會在十多年前成立,扮演著東帝汶和大中華地區之間的橋樑。如今一帶一路和亞投行都是中國招徠小國的契機。

除了兩國政府的官方合作之外,中國和東帝汶的民間交流也有悠長的歷史。就如其他南洋國家一樣,華人在數百年之前已經來到東帝汶定居。以前的東帝汶貨幣甚至曾經印有漢字,足以印證華人在當地的影響力。香港東帝汶總商會的創會主席正正就是一位當地華僑。

目前受南海主權爭議所影響,大部分東南亞國家都對中國敬而遠之。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上台以來積極和美國切斷關係改為靠近中國,也因親中立場而備受質疑,而民間的聲音始終不贊成菲國過度依賴中國,遂除了柬埔寨和寮國兩個忠實盟友之外,中國最有可能拉攏的就是東帝汶了。

座落帝汶島的東帝汶在印尼和澳洲中間。位於東南亞最大國和大洋洲最大國之間的地理位置賦予了中國戰略上的意義。因此,東帝汶將成為東盟、澳洲及中國之間最大的角力點。軍事方面,東帝汶在2008年曾向中國購買兩艘軍艦,已經引起澳洲不滿。假若中國能夠進一步成功籠絡到東帝汶,這將會是對印澳兩大國的威脅,對亞太區地緣政治帶來全新的面貌。

800px-LocationEastTimor_svg
Photo Credit:Vardion CC BY SA 3.0
東帝汶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