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是一本描繪人類歷史轉變的關鍵時刻——文藝復興,眾人重新思索宇宙、理解萬物的人文思維的再現。這段歷史啟發了無數人,同時,也為後世科學家與哲學家提供的一座舞台,供其繼續思索與驗證。
文: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
如果全面性的打壓不可能,那麼對盧克萊修的敵人來說,有一點倒是值得安慰,那就是絕大多數的印刷版本都帶著否定的立場。其中最有趣的內容出現在蒙田使用的本子裡——一五六三年由蘭邦注解的版本。的確,蘭邦坦承,盧克萊修否認靈魂的不朽,反對神意,主張愉悅是最高善。「即使這首詩因為傳達的信仰問題而與我們的宗教格格不入,」蘭邦寫道,「但這無損於它是一首詩。」一旦作品的信念與作品的藝術價值被區別開來,《物性論》的文學優點就能安心地加以承認:「只是一首詩?它還是一首高雅的詩,華麗的詩,被所有智者注目、賞識與推崇的詩。」
詩的內容呢?「伊比鳩魯的那些失常與狂亂的觀念,原子偶然結合的荒謬說法,無數的世界等等?」蘭邦寫道,好基督徒的信仰堅定,毋需為此感到擔心:「我們要反駁這些說法也不難,事實上也沒有必要這麼做,因為這些謬論很容易被真理之聲所否定,即使大家嘴上不說,也都知道何者為真,何者為假。」這種否認的態度逐漸轉變成一種安心感,並且巧妙地結合這樣的警語:唱著這首詩的頌歌,但對內容保持沉默。
盧克萊修在美學上能受到賞識,取決於讀者必須擁有深厚的拉丁文素養,而且詩集的流通必須局限在人數相對寡少的菁英團體裡。每個人都很清楚,如果讓《物性論》廣泛流通,勢必引發當局的猜疑與敵視。一四一七年,波吉歐發現了《物性論》,而在過了兩百多年之後,才有人嘗試做出突破。
然而,到了十七世紀,新科學、不斷擴張的思想嘗試,以及偉大詩作本身的誘惑力,這些都變得難以圍堵。卓越的法國天文學家、哲學家與教士加桑迪(1592-1655)企圖調和伊比鳩魯學派與基督教,而他最傑出的學生,劇作家莫里哀(1622-1673)則以韻文形式翻譯了《物性論》(遺憾的是,這個譯本並未留存下來)。盧克萊修作品的散文形式翻譯在此之前已經出現,譯者是修道院院長馬洛爾(1600-1681)。不久,數學家馬爾切提(1633-1714)的義大利文譯本開始以手稿形式流通,令數十年來成功禁止該書出版的羅馬教會沮喪不已。在英格蘭,艾弗林(1620-1706)翻譯了盧克萊修詩作的第一卷;翻譯成英雄雙行體的完整本於一六八二年出版,譯者是年輕的牛津學者克里奇。
克里奇的譯本印行時,很多人認為是項驚人的成就。但其實盧克萊修的完整英譯本還有另一個版本,也是雙行體,只是流通有限,而且該譯本有一段令人吃驚的歷史。這個譯本直到二十世紀才出版,譯者是清教徒露西.赫欽森,她是約翰.赫欽森上校的妻子,而約翰.赫欽森不僅是國會議員,還是弒君者。這項傑出的翻譯成就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或許是,當這位博學的譯者於一六七五年六月十一日將譯本獻給安格西伯爵安斯利時,她已對該書的中心原則感到厭惡(或者說,她宣稱自己厭惡),而且希望這本書從地球上消失。
「要不是運氣不佳,有一部副本遺失」,否則她一定會把這部詩集扔進火裡,赫欽森在她親筆寫下的題獻信裡這麼寫著。當然,這聽起來像是女性特有的謙遜之詞。赫欽森之後的說法又加強了這種厭惡的印象,她拒絕翻譯第四卷裡數百行露骨描寫性愛的句子,她在頁緣寫道,「這部分就留給接生婆來翻譯,我想她比我更了解是怎麼回事。」但事實上,赫欽森並未解釋她所謂的「充滿抱負的繆思精神」是什麼意思,反而一味地厭惡盧克萊修作品中「所有的無神論與不虔信」。
「愚妄」的盧克萊修——這是赫欽森對盧克萊修的稱呼——不比其他異教哲學家與詩人來得優秀,但老師卻每日推薦學生閱讀。這種教育「是使知識世界日漸墮落的主要原因,也讓靈魂每下愈況。老師一開始的罪狀就是讓學生接觸盧克萊修,然後又不讓學生有更正的機會。他們弄渾了真理的溪流,這些源自神恩的流水,等流到他們面前的時候,已經雜有異教的泥沙。」這是哀悼,也是恐懼,赫欽森寫道,最近在讀《福音書》的時候,大家也會研讀盧克萊修,而且堅信他那些「荒謬、不虔信、可恨的教義,並且宣揚那些隨機亂舞的原子。」
那麼,當赫欽森認真期待這種邪惡將會消失時,為什麼她還要辛苦地進行韻文翻譯,花錢找專業的抄寫員寫下前五卷,然後又親自抄寫了第六卷,連同論點與頁緣注解?
赫欽森的答案透露出真實的情感。她坦承,她起初不了解盧克萊修有多危險。她翻譯這本書只是「出於年輕時的好奇,想了解我經常聽到的事物到底是什麼。」透過這句話,我們可以瞥見那些安靜的對話,他們刻意避開演講廳或講道壇,遠離權威的偷聽,私底下估量並且討論盧克萊修的觀念。這名有天分且博學的女性想知道,她世界裡的人為什麼經常討論盧克萊修。
赫欽森寫道,當她的宗教信仰成熟,當她「在光明與愛之下成長」,她曾感受到的好奇與自豪,以及某種意義來說對自身成就的感覺,此時也開始變調:
我因為了解這名滿腹牢騷的詩人,因此在親密朋友的面前有了小小的榮耀感,然而逐漸地,榮耀變成了恥辱,我發覺我只有在學會痛恨他之後,才真正的了解他,也為自己拿著不虔信的書毫無節制地虛擲光陰感到恐懼。
既然如此,就這個例子來說,赫欽森為什麼還要讓別人毫無節制地虛擲光陰呢?
赫欽森說,她只是遵照安格西伯爵的要求,對方要求看這本書,而她只能懇求對方把書藏起來,不要流通出去。藏匿,而不是摧毀。有某種事物阻止她把書扔進火裡,不是因為那本遺失的副本——就算遺失了,她還是可以把現在手上的書燒了——也不是因為她對自己的譯作感到自豪。身為一名熱切的清教徒,赫欽森追隨彌爾頓的腳步,反對檢查制度。畢竟,她還是「從翻譯中得到好處,因為它告訴我,愚蠢的迷信使肉體的理智走向無神論。」也就是說,她從盧克萊修身上學到,為了使人虔信而編造的幼稚「寓言」,到最後還是會讓理智走向不信神。
Tags:
2023 Computex:飛宏科技與Vinpower聯手玩GaN,搶攻快充商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即將到來的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飛宏科技將於現場展示市場首款搭載1TB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充電器「iXcharger」、以及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等產品,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飛宏科技與Vinpower, Inc.、Silanna Semiconductor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市場首款同時搭載1TB跨裝置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2 in 1充電器「iXcharger」,將在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正式亮相!除此之外,飛宏科技於現場將展示一系列330W GaN、280W GaN與140W PD 3.1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首款2 in 1 65W 1TB iXCharger

「iXCharger 」採用飛宏科技GaN快充技術,提供產品更高功率密度和快速散熱的同時,實現更小的封裝設計,為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實現快速、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值得注意的是iXcharger不僅是快充,還擁有市面上首款可跨裝置且適用於不同作業系統的儲存技術,可為手機、平板、筆電等行動裝置充電,並可作為外接式硬碟使用,廣泛適用於iSO、Android、Windows、Chrome OS等作業系統,還具有高達1TB大容量的儲存空間。iXCharger輕巧便攜的傑出設計,時時能滿足現代人在資料快存、裝置快充的需求。
GaN頂級電競筆電電源,結合電路設計與製造工藝之最

普遍市售充電器為滿足高規格的電競筆電所需,在提升電源功率的同時,體積與重量也顯得更大更笨重,造成使用者攜帶時的困擾。飛宏電競筆電電源的設計研發,採用獨特GaN生產製程管控,與自主開發數位控制機制、功率模組設計等技術,使產品可達94%以上高轉換效率,且以更輕薄短小的體積,為電競筆電提供更高的功率與散熱速度,達到輕巧、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
2021年底,飛宏科技推出體積最小的280W GaN高功率電競筆電電源,其功率密度突破業界多年來的設計極限,僅一般180W電源的大小。今年飛宏科技將於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推出330W GaN電競筆電電源,其相較於目前市面所販售的相同輸出功率產品,不僅體積小巧,且重量最輕(< 800g),在達到高規格安全測試的同時,滿足使用者對電競筆電電源的期待!
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
地址: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日期:2023年5月30日-2023年6月02日
攤位:J0509a(偉得科技)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