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所謂的「健康零食棒」

所謂的「健康零食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零食棒」打著健康旗號,形象正氣,包裝大多顯示水果和穀物,不過其成份卻是驚人。

文:張嫣 |圖:香港電台

無論是溫習、工作、追看球賽,還是「煲劇」時,惹味零食都常伴我們左右。薯片、爆谷、朱古力、糖果,都盡受歡迎,讓人停不了口,為甚麼零食總教人如此瘋狂?

為了破解箇中奧秘,英國廣播公司(BBC)電視節目《反胖大作戰》團隊找來劍橋大學楊時浩(Giles Yeo)博士設計實驗。結果顯示,原來比起單含高碳水化合物或高脂的選擇,大部份人都偏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均較高的小食,如薯片和朱古力,而糖分亦屬於簡單碳水化合物。楊博士引用耶魯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同時含有高糖和高脂的食物會刺激大腦,令人想一吃再吃。「由進化角度來看,人類天生便愛這類食物,多於只是高糖或高脂的食物。最近似的天然食物可能是母乳,它既含有高糖份、脂肪亦同樣很高。」

Copy_of_hugh4_1
研究指朱古力等含高糖及高脂的食物,會激發大腦,令人想一吃再吃。

大品牌打著健康旗號 賣高糖高脂食品

當然,亦有部份消費者嘗試作更精明的選擇,尋找更健康的替代品。近年,除了薯片、餅乾和糖果外,有一種新零食品種出現,就是各大超市及便利店均有發售的「零食棒」。這些零食棒打著健康旗號,形象正氣,包裝大多顯示水果和穀物。不過其成份卻是驚人,其中一款脂肪佔19%,糖份佔34%之多。所謂健康零食棒或食品當中,不乏混水摸魚之輩,可見政府部門有需要作出監管,業界亦有改善空間。

反胖行動升級 與政府對話

有見及此,節目團隊希望與政府對話,推動國家解決肥胖問題。節目主持英國名廚Hugh Fearnley-Whittingstall找來廚神友人Jamie Oliver一同出席衞生及社會關懷委員會會議,期望政府可落實政策,解決公共健康災難。Hugh直言,各大食物品牌於市場競賽,爭奪大眾胃口。Hugh和Jamie希望食物製造商能提供清晰而正確的營養資訊,以便消費者選擇健康食物。

Copy_of_hugh4_2
節目主持Hugh找來廚神友人Jamie Oliver一同出席英國衞生及社會關懷委員會會議。

經過多月來的努力,這場反胖大作戰好像略見成效。英國政府正式公佈對付肥胖危機的最新策略。當中建議確實觸及節目團隊的訴求,例如「餐廳必須公佈食物卡路里含量,以對抗兒童肥胖問題」,著實令人鼓舞。英國政府終於起步制定策略,應對肥胖問題及相關疾病,同時銳意挽救公共醫療系統。事實上不止英國,全球人類的健康也面臨風險。除了靠各地政府應對肥胖危機之外,自身培養健康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亦相當重要。

Copy_of_hugh4_3
Hugh(右)終與時任衞生大臣侯俊偉(Jeremy Hunt,圖左)會面,了解政府打算如何應付肥胖危機。

>觀看港台電視31《反胖大作戰》 - 第四集

節目簡介:英國有近三分之二人體重超標,肥胖是繼吸煙之外,縮短壽命的最大元兇。名廚Hugh Fearnley-Whittingstall身體力行,促請食品生產商提高產品成分的透明度,更質詢英國政府如何解決肥胖危機。他又向英國肥胖人口排名介乎中游位置的城市紐卡素發起挑戰,希望居民能在一年內減走十萬磅體重。居民能否「反胖」成功?香港電台外購電視節目《反胖大作戰》一連四集,4月29日起,逢星期一晚9時30分於港台電視31、31A播映。港台網站tv.rthk.hk及流動程式 RTHK Screen 將同步直播及提供網上重溫。

責任編輯:歐嘉俊
核稿編輯:tn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