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健康零食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零食棒」打著健康旗號,形象正氣,包裝大多顯示水果和穀物,不過其成份卻是驚人。
文:張嫣 |圖:香港電台
無論是溫習、工作、追看球賽,還是「煲劇」時,惹味零食都常伴我們左右。薯片、爆谷、朱古力、糖果,都盡受歡迎,讓人停不了口,為甚麼零食總教人如此瘋狂?
為了破解箇中奧秘,英國廣播公司(BBC)電視節目《反胖大作戰》團隊找來劍橋大學楊時浩(Giles Yeo)博士設計實驗。結果顯示,原來比起單含高碳水化合物或高脂的選擇,大部份人都偏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均較高的小食,如薯片和朱古力,而糖分亦屬於簡單碳水化合物。楊博士引用耶魯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同時含有高糖和高脂的食物會刺激大腦,令人想一吃再吃。「由進化角度來看,人類天生便愛這類食物,多於只是高糖或高脂的食物。最近似的天然食物可能是母乳,它既含有高糖份、脂肪亦同樣很高。」

大品牌打著健康旗號 賣高糖高脂食品
當然,亦有部份消費者嘗試作更精明的選擇,尋找更健康的替代品。近年,除了薯片、餅乾和糖果外,有一種新零食品種出現,就是各大超市及便利店均有發售的「零食棒」。這些零食棒打著健康旗號,形象正氣,包裝大多顯示水果和穀物。不過其成份卻是驚人,其中一款脂肪佔19%,糖份佔34%之多。所謂健康零食棒或食品當中,不乏混水摸魚之輩,可見政府部門有需要作出監管,業界亦有改善空間。
反胖行動升級 與政府對話
有見及此,節目團隊希望與政府對話,推動國家解決肥胖問題。節目主持英國名廚Hugh Fearnley-Whittingstall找來廚神友人Jamie Oliver一同出席衞生及社會關懷委員會會議,期望政府可落實政策,解決公共健康災難。Hugh直言,各大食物品牌於市場競賽,爭奪大眾胃口。Hugh和Jamie希望食物製造商能提供清晰而正確的營養資訊,以便消費者選擇健康食物。

經過多月來的努力,這場反胖大作戰好像略見成效。英國政府正式公佈對付肥胖危機的最新策略。當中建議確實觸及節目團隊的訴求,例如「餐廳必須公佈食物卡路里含量,以對抗兒童肥胖問題」,著實令人鼓舞。英國政府終於起步制定策略,應對肥胖問題及相關疾病,同時銳意挽救公共醫療系統。事實上不止英國,全球人類的健康也面臨風險。除了靠各地政府應對肥胖危機之外,自身培養健康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亦相當重要。

節目簡介:英國有近三分之二人體重超標,肥胖是繼吸煙之外,縮短壽命的最大元兇。名廚Hugh Fearnley-Whittingstall身體力行,促請食品生產商提高產品成分的透明度,更質詢英國政府如何解決肥胖危機。他又向英國肥胖人口排名介乎中游位置的城市紐卡素發起挑戰,希望居民能在一年內減走十萬磅體重。居民能否「反胖」成功?香港電台外購電視節目《反胖大作戰》一連四集,4月29日起,逢星期一晚9時30分於港台電視31、31A播映。港台網站tv.rthk.hk及流動程式 RTHK Screen 將同步直播及提供網上重溫。
責任編輯:歐嘉俊
核稿編輯:tnlhk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