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澳洲最危險的三大生物:鱷魚、蚊子、「schoolies」!

澳洲最危險的三大生物:鱷魚、蚊子、「schoolies」!
Photo Credit: Tristanb @ Flickr CC BY SA 3.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個年輕人在初成人之時回想當初,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要長大,衝撞這個世界,勇闖天涯,但最後抱持那夢想的勇氣的還有多少?

澳洲最危險的三大生物:鱷魚、蚊子、schoolies!

名詞解釋,同源生物:

  • “Schoolies “or “Leavers” :約莫18歲青少年,剛由高中畢業,未進入大學之前。
  • “Toolies" or “Droolies" :年紀稍長,但非剛高中畢業。
  • “Foolies" or “pre-schoolies":年紀較青,尚未從高中畢業。

以「澳洲拉斯維加斯」聞名的黃金海岸,前一陣子開始了一年一度的Schoolies week

Schoolies week的想法最先源於1979年,在高中生在期末畢業考完,舉行為期一個星期的狂歡派對。這個始於私立男女分校的活動,隔年較有組織性的規劃成為一個類似「成年禮」的派對,吸引澳洲各地的青少年。這麼說來,到有點像是咱們的畢業旅行了,不同的是,這畢業旅行沒有老師沒有教官,朋友不是來自隔壁班,而是來自整個澳洲。

Schoolies week到來前,黃金海岸瀰漫了一股sufers paradise(衝浪者天堂)的氣氛,大家好似在摩拳擦掌著什麼。倒是住在那裡的朋友們趕著回家,說「野獸出籠了」。沙灘被圍上了螢光粉的布條 “be safe and watch your mates!“,傳說中的schoolies怪獸要出沒了!

為了避開湊熱鬧的觀光客,當地人對於市中心能免則免;偏偏我這專往市中心跑的特勤,帶著紙筆,紀錄人生百態。

人們都是膚淺的,從外表開始說起好了。青春無價不是說著玩的,每個Schoolies人高腿長,玲瓏有致,五官也是雕得美美的,散發著一股「稚氣」。男生的衣著莫過於T-shirt和短褲,不會太緊卻也能看得出東岸常衝浪的肌肉線條、古銅的肌膚。

女孩們就千變萬化,但又好似可以歸類成同一種「大眾流行」款,就是衣服都是店裡會賣的款式,跟得上當季流行,卻也少了些自己的獨特品味。幸好各個都像五官亮麗的洋娃娃,髮色瞳色各不同,倒也算是有區別。男男女女臉上掩蓋不住掙脫束縛和初嚐自由的興奮。

Photo Credit: 奇慈飛

艷陽下,海灘三五成群的好友,踢沙逐浪,青春像那太陽一樣綻放。想想台灣剛進大學的新鮮人,對於半成人這件事的興奮與宣示,那時,照片上的笑容特別燦、公車上的談話特別激昂、憂鬱的情緒也特別惆悵;像是《楚門的世界》,頭頂總有個攝影機在記錄一切,悄悄地誇大著整個世界。

夕陽西落,酒吧夜店的生活才正要開始。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喝酒這件事常與酒醉狂歡畫上等號,喝到醉了以後才能享受那「董茲董茲」的音樂和昏暗閃爍燈光下的快樂。對於酒量的拿捏經驗未深,夜未深就看到各種醉倒在路邊,酒後吐的不只是真言而已。

在酒精的滋養下,夜晚更狂野了,整個sufers paradise成了戶外狂歡趴,夜店之旅一家接著一家,全部行人都是我的朋友,每個角落都是我的小酒館。有時過了頭卻成了各種不同的問題。每年總會有些schoolies從陽台墜落身亡、藥物毒品上的失控、街頭群架、Schoolies week後的墮胎潮等等。

看似瘋狂脫序,然而這個「schoolies傳統」卻沒有就此消失。針對每年schoolies重頭戲,政府學校總是投入更多控管,更多警力和志工穿梭在街頭上,協助schoolies在狂歡與理性間找到平衡。

對於schoolies雖說是令家長擔心的一趟畢業旅行,將孩子暴露在那環境下,學習自制成熟分辨是非;心中無限的不捨與擔憂,但在〈A mother’s message for her schoolies daughter〉信中卻說著高度的信任與支持,家永遠是你的避風港,家人也永遠歡迎你。

在輕軌上,我看著玻璃中反射的自己,帽T球鞋後背包,與前面那女孩的高跟鞋與晚宴包形成對比。不分東西文化,每個年輕人在初成人之時回想當初,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要長大,衝撞這個世界,勇闖天涯,但最後抱持那夢想的勇氣的還有多少?

歡迎加入我的粉絲專頁蹲點。奇慈飛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