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爸爸:父母不該輕易將孩子貼上「ADHD」的標籤

心理學家爸爸:父母不該輕易將孩子貼上「ADHD」的標籤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判斷他的注意力是否出問題並不適合。更直白的說,現在我們還沒有太好的方式來做診斷,而且孩子注意力方面能力也不是一出生就發展完成,所以不適合在太小的孩子身上做診斷。

《心理學家爸爸親身實證的注意力教養法:揭秘兒童大腦發展規律,用腦科學遊戲讓孩子學習有效率》,商周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黃揚名

你有沒有想過,孩子或許不是不專心,只是專注的點,不是你要的。與其擔憂焦慮孩子注意力有問題,不如從日常生活教養方式去調整。

面對孩子層出不窮的狀況,爸爸媽媽心裡總有一堆問號:

  • 為什麼孩子 上課不專心?
  • 為什麼孩子 寫功課慢吞吞?
  • 為什麼孩子 做事情拖拖拉拉?
  • 為什麼孩子 收拾東西丟三落四?
  • 為什麼孩子 晚上老是磨蹭不睡覺?
  • 為什麼孩子 玩玩具只有三分鐘熱度?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些全都是「注意力」問題!關於「注意力」,孩子的大腦中到底藏著什麼奧秘?家長該怎麼做才能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致力將心理學落實於生活,每天和家中二寶鬥智鬥勇的科學奶爸,將研究課題結合自家的教養觀察,透過案例故事和親子互動小遊戲,幫助家長懂得孩子心理,了解注意力運作機制,輕鬆掌握孩子注意力發育關鍵,從遊戲中戒掉壞習慣,玩出專注,玩出自信,玩出能收能放「最好的注意力」!

0314-心理學家爸爸親身實證的注意力教養法-立體書封(含書腰)
Photo Credit: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