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級富豪求自保「潤」入新加坡,灑幣消費不手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名知情會計師告訴《法新社》,中國富豪擔心中共施加壓力,甚至以低價接管他們的事業,「移居新加坡是要確保家族財產的安全,而且還可以享用好幾代」。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政治緊張關係加深了一些中國富人移居海外的渴望。新加坡很靈活地處理與美、中的關係,一邊與美國維持密切安全合作,一邊與中國保有穩健貿易往來。
(中央社)一些超級有錢的中國家庭發現中國共產黨看待他們的眼光愈來愈充滿質疑,為了保住財產,他們開始湧入新加坡。
北京當局近期接連打壓科技巨富和逃稅名人,加上長達3年的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清零措施,已促使許多中國富人向外尋找安全避風港。
熟知內情的人告訴《法新社》,中國一些頂級富人擔心財產不保,已開始預訂前往新加坡的機票。對這些準備移居的富豪來說,這個重要的亞洲金融中心切合他們所有的需求。
新加坡過去60年都由同一政黨執政,法律也禁止罷工和街頭抗議,稅率相對低,人口又以華人為多。
在新加坡,可以明顯感覺到有一群近期才抵達的中國人,其中有些入住聖淘沙(Sentosa Island)可坐賞海濱景觀的豪宅,島上還有一座主題樂園、一間賭場和一家著名高爾夫俱樂部。
移民諮詢公司愛慕斯(AIMS)總裁鍾貴添說:「很難想像他們花錢的方式,很瘋狂。」
他回憶有一次參加客戶舉辦的派對,現場開了一瓶珍稀的日本「山崎55年」威士忌來喝,價值約為80萬美元(約新台幣2400萬元)。
鍾貴添的公司也協助客戶尋找豪華公寓、聘僱司機、替孩子報名進入私校,還曾為客戶買了價值6萬1000美元的雪茄。
這些才剛移居新加坡的中國人開著勞斯萊斯和賓利,經常出入頂級高爾夫俱樂部,例如高檔的聖淘沙高爾夫俱樂部,外籍會員必須支付67萬美元年費才得以使用。
專門提供高爾夫相關諮詢的顧問公司Blazon管理主任張班尼(Benny Teo,音譯)說:「其中許多是中國年輕人,穿著設計名家的時髦服飾,通常自成一個圈子,聚在一起吃飯,這也沒什麼奇怪。」
中國政府近期大動作打壓,讓中國頂級富豪感到坐立難安。移居新加坡,使北京當局管不著他們的財產。
亞洲最知名企業家之一馬雲創辦的螞蟻集團原定於2020年11月在上海、香港上市,卻遭中國監管機關突然喊停,估計馬雲大約損失了250億美元。
一名知情會計師告訴《法新社》,其他中國富豪也擔心中共施加類似壓力,或甚至以低價接管他們的事業,「移居新加坡是要確保家族財產的安全,而且還可以享用好幾代」。
另一名業界消息人士透露,這些中國人愈來愈將新加坡視為真正的家,而不只是備案,曾有客戶對他說:「至少我在這裡的時候,知道我的錢屬於我。」
中國最大火鍋連鎖品牌「海底撈」創辦人之一近期在新加坡成立了所謂「家族辦公室」,即專為個人和組織資產服務的財富管理公司。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估計,家族辦公室的數量已從2020年的400間激增到2021年的700間。
法律事務所Dentons Rodyk的私人財產暨家族辦公室事務共同負責人劉家銘估算,截至2022年底,有1500間家族辦公室成立。他說:「如果截至2022年底的總數顯示有1/2新成立的家族辦公室來自中國,我也不覺得意外。」
分析師認為,即使中國已放棄嚴格的COVID-19清零政策和限制措施,富人仍會持續外移。
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政治緊張關係加深了一些中國富人移居海外的渴望。聯昌國際私人銀行(CIMB Private Banking)的區域經濟學者宋誠煥說,新加坡是可以讓頂級富豪做生意的「非常方便的中立地帶」。
新加坡很靈活地處理與美、中的關係,一邊與美國維持密切安全合作,一邊與中國保有穩健貿易往來。
劉家銘說:「媒體對有錢名人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的關注,讓外界把目光放在我們這個小島上,也激起了他們的興趣。心想如果全世界的有錢人都聚在新加坡,我為什麼不去?」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中國富豪「錢進」新加坡:星國成中國富豪轉移資產的避風港,紛紛來設立「家辦」
- 普亭、俄國富豪與中國企業家,世界經濟論壇的常客為何消失了?
- 得罪了方丈還想走!中共整改螞蟻集團, 騰訊是下一個潛在目標?
- 螞蟻集團切割阿里巴巴,馬雲不再是實際控制人,首富人生轉趨低調、淡出舞台
- 海底撈把四人「撈」成億萬富豪:創辦人張勇躋身《富比士》新加坡富豪榜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朱家儀
Tags:
以引擎創造汽車, Mercedes-Benz 又將如何以 AI 重新定義汽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I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改變你我世界。從客服中心的對答到文章的生成, AI 似乎越來越無所不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移動生活同樣沒因此例外, AI 不僅讓座艙內車載資訊系統的語音系統聰明應答,更可逐步取代人類掌握方向盤自動駕駛。巧合的是,積極利用 AI 改變汽車樣貌與功能的,更是 130 多年前發明汽車的 Mercedes-Benz!
從 Siri 、Chatbot 、ChatGPT ,到 Bing 搜尋引擎, AI 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AI 發揮分析語言及推測使用者意圖的強項,讓過去需要人類親力親為的服務與對談,成為了 AI 當前最火熱的應用功能。汽車產業中也有相同運用,座艙內的車載資訊系統正是最好例子。透過聲控操作車輛功能,讓駕駛不再需要用手一鍵一鍵地輸入指令,更輕鬆直覺,也更便利安全。但 AI 的強大可不僅於此,透過對圖像能力的處理與深度學習,更一步步實現全自動駕駛願景。
AI 於汽車產業的應用,放諸全球每個汽車品牌都在積極努力。身為汽車的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曾以內燃機改變了人類的移動方式,以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來, Mercedes-Benz 很有可能要再度運用 AI 科技,改變汽車於人類歷史中的定義。
AI 能帶給車主何等的科技便利? 以 Mercedes-Benz 的 MBUX 多媒體系統發展來說明
開車時要如何讓旅程更添便利與樂趣?從收音機的發明開始,車廠們從不停止創新。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更進階的汽車音響、透過衛星訊號的導航系統、利用連網能力引入更多元的功能等。 Mercedes-Benz 於 2018 年推出 MBUX 多媒體系統,更開拓了汽車產業的全新領域。雖然聲控不算是最新的科技,但搭載於當時 A-Class 上的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可以透過 AI 學習,讓駕駛使用如「我覺得冷」的人性化口語,命令車輛聰明自動地調高空調溫度,並結合大尺寸的觸控螢幕與高度個人化設定,達到因人而異的介面風格。此外,亦可發揮 AI 運算與學習能力,分析駕駛愛聽的音樂類別、常去的餐廳等安排建議,直接顯示於介面上。

立基於第一代基礎, 2021 年第二代 MBUX 多媒體系統迎來了更智慧的更新。延續前一代的大尺碼螢幕規格,創造出更大且前所未見的顯示介面。且不僅針對駕駛,更能針對座艙內的每位乘客進行貼心功能。後座乘客也可以直接與 MBUX 語音助理溝通、夜間拿取前方置物箱內物品時副駕駛座室內燈主動開啟等等。針對駕駛部分更是無微不至,駕駛要倒車時系統會自動收起後擋玻璃電動遮陽簾、要調整後視鏡時駕駛只需注視欲調整的後視鏡,就可直接進行控制;不僅如此,更研發出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讓導航路徑可與前方環境合而為一,駕駛無需低頭觀看地圖。
而在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研發不到五年時光內,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將於 2023 年問世,啟用 5G 模組,加強即時連線的應用能力。在車輛靜止時,要於車上進行視訊會議、觀看 TikTok 影片或是玩個 Angry Bird 都不成問題。更強大的沈浸式體驗也是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的強項,將讚譽為柏林之音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結合環景式內裝照明,讓燈光可隨著音樂節奏改變照明效果,再搭配 Dolby Atmos® 音效科技,打造聲歷其境的環繞音響體驗與體感震動,大幅豐富聽覺體驗。

AI 如何創造安全未來 看看領先的 Mercedes-Benz 怎麼做?
無論是汽車發明前的馬車,或是搭載著內燃機或電動馬達的汽車,駕駛皆是以人為主。車輛上的介面亦應以使用者為導向,盡可能增加駕駛便利性與行車安全。畢竟人非機器,駕駛過程會受到各種身體、心理狀況影響,行車安全也會隨之起伏,而往往意外就是在此分心或失誤中產生。
正因 AI 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何能改善行車安全,成為了工程師們的重要課題。透過感應器的資料收集,再結合圖像判斷能力與豐富的大數據,以及 AI 強大的深度學習,讓輔助駕駛科技一步步地朝向「自動駕駛」邁進。也因當前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火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 ) 將自動駕駛以自主能力區分,從 Level 0 到 Level 5 區分出六種自動駕駛等級。當前諸多車廠都已達到的 Level 2 ,於定義上仍屬於「輔助」階段,非真正的自動駕駛科技,意味著駕駛不能離開方向盤,駕駛必須時時監督輔助駕駛功能。簡而言之,仍是人為主、科技為輔的階段。
而 Level 3 開始,自動駕駛科技可以適度地接管車輛。當系統要求,駕駛需要立刻接手車輛操控,換言之,駕駛可在某些路況或路段交由車輛自動駕駛; Level 4 則是實踐了高度自動,基本上除了極端的氣候或環境影響外,駕駛不須時時注意方向盤、油門等操控,車子都能執行自駕。如計程車的自駕服務,方向盤或油門踏板可能無須安裝等。而到了 Level 5 ,則是完全交由系統自主操控,在「任何條件」下車輛都能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操控。
Mercedes-Benz 不僅於 MBUX 多媒體系統中高度結合 AI 科技發展,在自動駕駛輔助上有著領先業界的地位。 2023 年 Mercedes-Benz 成為了全球首家於美國內華達州獲得 Level 3 有條件自動駕駛國際認證的汽車品牌,在特定的路線上與特定條件中,駕駛可以將駕駛任務交由系統來執行。

你以為 Mercedes-Benz 於自動駕駛的領導地位僅此於此嗎?其實不然。 Mercedes-Benz 其實也已成功開發出 Level 4 自動駕駛科技,被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核准在斯圖加特機場的 P6 停車場中使用,實踐無人自動停車技術。意指當駕駛開車進入此停車場後,點擊智慧手機應用程式並發送到預先預定的停車位,駕駛就可離開,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會自動把車輛停妥到指定車位。駕駛再也不用辛苦於停車場中找尋車位,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停車技術不佳而無法停好車。一切的停車動作,交給 AI 掌控的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即可。

身為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更要重塑汽車未來樣貌
從過去的汽車發展軌跡可以發現,過去重點以硬體設備為主;而當前或是未來汽車的核心價值,則會奠基在車廠於車內系統的軟體科技水平之上。許多車廠為了迎合此改變,期望透過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串接現有軟體介面,試圖縮短革新的時間,但對於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而言,更專注於自有系統與架構研發。適度地與 NVIDIA、Google 等 科技大廠聯手開發,目的就是要打造完整的自有科技團隊與生態系。這點或許是品牌的自我高度期許,也或許是身為汽車發明者的責任使然。
AI 正改變人類社會中的各個層面,其中也包含汽車產業。以硬體定義車輛品質的時代已然過去,在使用者體驗上考驗著眾車廠如何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發展車用軟體系統,以創造消費者於車輛內的全新體驗。未來汽車產業將不會只是傳統製造業,更須引進科技業的核心追求突變。 Mercedes-Benz 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不僅是最佳說明,也為車壇發展開啟了一條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