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學識、產品、影響力」,我的人生與創業三大驅動引擎

「學識、產品、影響力」,我的人生與創業三大驅動引擎
Photo Credit:Evan Forester @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覺得知識工作者在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時有三個引擎,即學識、產品與影響力,而這種佈局背後,核心思路就是「快樂」。

我在各種大型會議中絕對不會是悶不作聲的那個人,當我需要發言時我會發言,當我覺得我需要報告一些東西時,我會主動提出需求,當我覺得大家討論沒有共識需要被引導時,我可以擔任那個引導者,當大家花很多時間在會議中,缺乏效率時,我可以擔任那個幫大家tune報告的人。

當有需要對團隊公開發言時,我也絕對不會退縮,透過演講、會議、發郵件、群組討論,甚至發佈文章都可以,我需要讓大家理解我的觀點與想法,我希望讓大家知道我能幫上忙,也希望讓其他人更了解我在努力做些什麼,這樣當然有好處也有壞處,但重點是讓大家知道你的行事風格與做事態度,基本上問題不太大

此外,我偶爾也會善用老闆的背書來協助我擴大影響力,但這些背書背後,支持的都是我在推動的事,也是對公司來說具有價值的事,老闆挺的是我做的事,而不是我這個人,分的清這兩者,就不會落入只懂得拍老闆馬屁的批評。

APTOPIX France EU Greece Bailout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永遠要記得,你的市場價值取決於三件事:

  1. 你得擁有學識:這是你的生存基礎,愈高的學識,你的市場潛力一般愈大
  2. 你得努力做出成果:不要有太多的空話,tak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ownership,把責任擔了,把事情搞定,有成績的人會有更高的談判籌碼
  3. 你得懂得擴大影響力:別做沉默的那群人,別總認為他人會發現你的貢獻,你不該擔任隱士,而該勇敢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懂得自我promote,機會才會是你的

這個架構其實還有進階版本,當我們將時間或資源的限制放進去後,你會發現複雜度頓時大幅的提升,而這正是每個人或企業最終得面臨的挑戰,這部分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囉。

本篇花了較多的篇幅來解釋三大引擎,同時舉了兩個例子讓大家理解這三大引擎怎麼使用,坦白說,這個架構基本上還是衍生自商業思維,可以用在創業者,可以用在企業雇員,也可以在企業成長上,而這就是我在「我們與商業知識的距離中」提到所謂的應用場景。

很多人在學習一門知識時總是學不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應用的場景,而我扮演的角色便是不斷為各位創造能在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的場景,而這也是商業思維年度大課所要帶給大家的,誠摯邀請各位讀者幫我填寫問卷,可以的話也請幫我分享給更多人,感激不盡。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