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標準災難片中,人類是主角,而災難只是背景,就像是隕石、風暴、海嘯,這些「災難片」的本質跟日系的「怪獸片」天差地遠——災難只是部分元素,怪獸才是主角,反英雄式的主角。
(以下有暴雷,請斟酌閱讀)
《哥吉拉II:怪獸之王 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上映已超過一週,作為第30部哥吉拉電影,同時是傳奇怪獸宇宙第三部電影,本片在亞洲地區開出亮眼成績,可惜在北美的成績並不出色,其原因會在後續文章分析。
先說結論,身為資深哥吉拉粉絲,我對本片的呈現相當驚喜,沒想到中資背景加上美國製作團隊,竟如此尊重東寶怪獸電影史,各種經典設定、致敬塞滿滿,可說是誠意十足,加上耗資兩億的強大特效,確實過足了怪獸迷的癮。

逃出2014年的鬼打牆「災難片」,初步探索「日式怪獸片」的領域
回顧前作2014《哥吉拉》,該片將哥吉拉神格化為天災,以渺小的人類立場來詮釋這未知、神秘、無可名狀的存在,並盡量淡化哥吉拉既有配樂、相關設定,該片導演的態度和1998《酷斯拉》類似——只想借用哥吉拉設定,拍一部自己想拍的災難片,差別只在「傳奇哥」更強大,不是一隻吃魚蜥蜴。但總歸來說,牠們都不是經典的「怪獸角色」,沒有抓到日式怪獸最重要的醍醐味。
那份醍醐味,絕對不是穿著皮套打架,而是作為「主角」演出。
東寶的怪獸不是颱風、地震那類的背景式災禍,更非大蟒蛇、大蜥蜴類型的野獸,這些怪獸在長年的發展下,每隻怪獸都是有背景、個性、動機、社交關係、並背負著期待的「角色」,和漫威角色是一樣的。想塑造好一隻怪獸,就必須把牠當成角色來營造。
本片導演Michael Dougherty顛覆前作,嘗試將怪獸角色化,輔以大量經典配樂、經典橋段致敬,配上怪獸迷最愛的怪獸打架,怪獸也不再只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天災,而是參與到敘事者之中,代表美版哥吉拉終於逃出「災難片」的鬼打牆,開始初步探索「日式怪獸片」的領域了。
在音樂和畫面呈現上,本片可說是誇張地講究。以摩斯拉的配樂為例,她的主題曲〈Queen of Monsters〉不只還原「摩斯拉之歌」的主旋律,更配合角色特質做出細膩的編曲:正當觀眾已經滿足時,片尾的〈Mothra's Theme〉竟以「咚咚咚」的鼓聲開場,此驚喜實在難以言喻——這段編曲改編自1961年的第一代摩斯拉之歌,而非最耳熟能詳的1992版,著實原汁原味到了最源頭,本片的音樂指導Bear McCreary居功厥偉。
把一首超過半世紀的素材改編成2019年也不顯落伍的電影配樂,這麼麻煩的事,沒一點「莫名其妙的堅持」是不會發生的,但這正是感動老影迷的原因。在聲光效果上,本片特效、音樂、音效都屬頂尖之作,硬要挑毛病的話,就是混音人員吧,他們辜負了音樂和音效人員的精采表現。
每次音樂和畫面帶起情緒時,總會加入噪音干擾——戰鬥、吼叫、打砸,不適宜的時間點、不適宜的空間感、不適宜的節奏感,讓人難以融入情境,其中最大的問題肯定是混音失敗。
怪獸適時一聲吼叫有如春雷乍響,但一直叫就變成巨大吉娃娃,而這部的怪獸簡直比吉娃娃還會叫,又和其他音效混在一起,變成煩人的噪音。混音的失敗,更令優秀的音樂、音效素材並未全力發揮,但除此之外,本片的技術層面相當優秀。
經典怪獸的塑造:有些空虛,十分可惜
想塑造一隻經典怪獸,絕不是讓牠冒出來大叫破壞,然後就這麼完事了,怪獸是角色,重要的怪獸甚至應該有英雄旅程的歷程。
- 哥吉拉
本作的哥吉拉非常溫和,綜觀過去的哥吉拉電影,哥吉拉多半都背負著「復仇者」、「憤怒的化身」等設定,而本片這隻上古巨獸威嚴而公正,就像金剛之於骷髏島是一樣是自然界仲裁者的正派角色,有幾名主配角環繞著牠的愛恨糾葛,角色塑造也相當立體。
稍感可惜的是,當年「紅蓮哥吉拉」之所以經典,是因為那是牠體內核反應爐失控,鋪陳一整部的過程,短暫爆發擊敗強敵後,便是迎向死亡,那是一段美麗而悲壯的故事。而本作把它當成升級的彩蛋,沒什麼不好,只是綜觀整部電影滿滿的彩蛋,卻沒有深刻鋪陳加以襯托,總是略顯空虛。

- 基多拉
強大的反派怪獸,導演將其賦予人性,三個頭擁有不同的個性,讓這隻怪獸鮮活了起來。
- 拉頓
火焰惡魔的造型帥到無以復加,整形最成功的一隻,到處倒戈的風向仔形象不知是不是導演想要的,但確實有顯現個性。
- 摩斯拉
造型美呆了,若說舊版摩斯拉是可愛,新版就是美豔,充滿靈氣的光芒和BGM,真想拜託傳奇幫牠出獨立電影。
牠也是最可惜的一隻怪獸。
在幼蟲階段,剛孵化的毛毛蟲摩斯拉受到驚嚇,被人類攻擊、最後被機器安撫——至此我都很期待,看到母女倆接近摩斯拉時,我還天真的幻想:讓母女來擔任與摩斯拉心意相通的角色?妙哉,這能讓親情戲發揮!電影結尾肯定是母親保護女兒而犧牲,此時摩斯拉也為了守護母女,更守護自己的後代而犧牲,雖身死但希望長存,兩條線環環相扣,銜接切換水到渠成!
結果證明是我想太多,摩姐直接結繭去了,接著飛去找素未謀面的戰友,接著去打素未謀面的敵人,最後亂入犧牲,而媽媽自顧自的黑化再洗白,女兒去演英雄,故事線始終沒有再交集過。

劇中沒有確立摩斯拉的動機,沒有知音解釋牠的心意,沒有人謳歌牠的犧牲,更沒有人讚美牠的傳承,對此我非常不滿,有一整本圖文並茂的設定集又如何?放滿彩蛋和致敬又如何?沒有演出故事的話,牠終究只是美麗的設定集合體,永遠不會成為經典。
「日本怪獸片」的核心概念,不能用「美式災難片」敘事取而代之
Tags: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