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想離職的工程師」下手,中國科技間諜用400萬偷走台灣75億技術

從「想離職的工程師」下手,中國科技間諜用400萬偷走台灣75億技術
Photo Credit: 財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參與其中的美、台工程師,許多人只領到台幣20萬、30萬元的報酬就當起大陸公司的商業間諜,最後恐遭逮捕入獄,一旦案子爆發,洩露技術的工程師起碼要面臨十年徒刑。

《經濟日報》日前報導,全球最大砷化鎵晶圓代工廠穩懋於2018年底險遭竊VCSEL參數,機台代理商原晶的莊姓副理為增加訂單,指示李姓工程師夾帶紙筆偷抄參數被當場逮獲;穩懋指出,蘋果iPhone人臉辨識採用他們技術,一旦遭竊,未來5年恐損失240億元,桃園地檢署偵結依違反營業秘密法起訴莊、李。

無獨有偶,財訊曾於2018年2月,以「一杯咖啡 偷走億元砷化鎵關鍵技術」為題,報導中國在台灣大舉布建商業間諜網,針對半導體產業關鍵技術下手,還重金引誘高階工程師帶槍投靠,從台積電到聯發科,都在威脅籠罩下。

本刊調查,5年前,中國商業間諜就在位於林口的星巴克,只花了區區400萬元台幣,就偷走台灣砷化鎵大廠價值75億元的技術,過程曲折離奇,還演變成一齣牽動台、美、中科技敏感神經的間諜大戰...。


2018年2月3日,一則少有人關注的新聞刊登在報紙上,標題寫著:「涉嫌出口軍事晶片到中國,台裔教授被拒保釋」,但熟悉內情的科技界人士都知道,這是一起橫跨美、中、台三地半導體產業間諜案的關鍵轉折。

一家星巴克成技術突破口,林口的咖啡廳變交易大本營

事件主角是位於成都的嘉石科技(後更名為海威華芯),過去八年,他們在美國矽谷和台灣桃園布下了綿密的產業間諜網,不但造成台灣砷化鎵產業投資價值達75億元以上的研發成果,被嘉石科技輕易取得,還有可能讓中國取得生產先進軍用雷達關鍵元件的技術能力,改寫中美兩國之間的遊戲規則。更令人驚訝的是,中國突破美國設下的技術障礙,突破口之一,竟是位在新北市林口復興北路上的一家小小的星巴克咖啡門市。

故事從2011年開始談起。這一年,美國開始調查,中國中興通訊息把美國禁止出售的通信設備賣給伊朗電信,根據美國司法部調查,為了繞過美國禁運的禁令,中興還特別組成一支13個人的小組美化財報,所有和伊朗案有關的電子郵件,每天都會自動被系統刪除。

中興為何如此戒慎恐懼?因為,中興雖然能賣電信系統,但其中和通信相關的晶片,卻全都由美國公司提供,通信晶片用的多半是化合物半導體,例如,一種稱為砷化鎵的技術,少了這種半導體技術,即使像中興這樣的中國國家隊企業,都做不出電信設備。

2010年,一家叫嘉石科技(後改名為海威華芯)的公司在成都成立。嘉石原本只是一家五億元人民幣資本額的小公司,在砷化鎵技術也遲遲沒有突破,但這家公司和中國官方關係深厚,嘉石總經理高能武,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電科)第29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百度百科的資料寫明,中電科是直屬國務院的大型國企,「是軍工企業的國家隊」,從雷達方陣、衛星技術,甚至太空通訊用的電子系統都由29所負責開發。

RTR1L1ID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台灣重量級專家在美被捕,石宇琦把MMIC技術賣給中國

本刊取得美國司法部引用FBI幹員的調查報告指出,從2011年開始,嘉石科技找到了一個來自台灣的重量級專家石宇琦(Yi-Chi Shih)出任總裁(President)。石宇琦的經歷顯赫,他和美國軍方關係密切,根據本刊取得的訴狀,石宇琦曾在1982到1984年間擔任美國海軍研究生院(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電機系副教授。接著,他到美國大型軍火公司,負責單片氮化鉀微波集成電路晶片(MMIC)設計與開發。石宇琦確實是這方面的技術高手,因為1997年,他成立了一家MMCOMM公司,開發先進的點對點通訊技術和雷達技術。2007年,他再把這家公司賣給美國大型軍火商。從美國訴狀的內容可以看出,石宇琦20多年的職業生涯,大部分在和美國軍火工業打交道。

沒想到,2018年1月19日,石宇琦卻在美國被捕,罪名是涉嫌向中國出口受管制的敏感技術與晶片及跨國洗錢,最高可判25年重罪,關鍵就在於他把他最擅長的MMIC晶片賣到中國。

2010年時,嘉石科技和成都雷電微力合作開發晶片,根據美國司法部訴狀指出,這2家公司和西安兵器工業集團第206研究所合作,開發雷達用的晶片架構,兩家公司再成立一家叫成都嘉納海威公司,負責生產石宇琦最擅長的MMIC晶片。成都雷電微力的總經理則叫陳亞平(Chen Yaping 音譯)。

2010年,一筆100萬美元的巨款從Chinatrust(中國信託)銀行匯進石宇琦任總經理的Pullman Lane公司,陳亞平的名字反覆在匯款名單中出現,特別的是,石宇琦一輩子在做晶片,他成立並且親自經營的公司,登記的營業項目卻是「影片拍攝」,計畫進軍娛樂業。從訴狀中石宇琦往來的信件內容可以看出,他正打算透過在新加坡和北京的創投公司,和嘉石合作,再做一筆大生意。從2010年之後,他在美國、加拿大、香港布建了複雜的金流和人脈網,反覆刺探美國最尖端的半導體技術。

台廠技術早就被中資鎖定,一家成都公司不擇手段竊取營業祕密

最關鍵的一天,是2013年12月26日;這一天,石宇琦透過他能控制的影子公司,從美國最尖端的晶片公司,買下了一批MMIC晶片;同一天,他花10幾萬美元製作完成的晶圓片,寄到加州的人頭手上,要買到這批晶片,必需不斷簽下保證不出口美國的同意書,但一收到晶片,他就透過電子郵件下令,用最快的速度,以FedEx(聯邦快遞)寄到香港另一個人頭手上,報關項目只簡單填上「玻璃樣品」並虛報商品價值只有100美元,信件寄到當天,香港的人頭就收到通知,會有人從北京將這批晶片帶走。透過石宇琦建立的網絡,嘉石科技開始建立起氮化鎵等尖端化合物半導體的製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