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到餓死」、「靠裝可愛生存」的動物?這其實是人類妄下的標籤

「笨到餓死」、「靠裝可愛生存」的動物?這其實是人類妄下的標籤
Photo Credit: Mike Blake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喜歡動物、覺得牠們可愛是好事,但要從適當的態度來看待瀕危動物。網絡上有人會調侃某些物種「笨到餓死」、「難怪會瀕危」,但其實牠們瀕臨絕種的原因,可能是人類破壞環境。

網路的發展為人們帶來許多過去沒有的機會與體驗,這其中,可愛的動物影片及迷因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帶給為生活緊迫的都市人許多「正能量」。但與此同時,卻也助長了某些令人遺憾的事態。

有許多物種因為影片創作者與網路群眾刻意塑造的形象,或者部分遭刻意操作的假新聞,被貼上許多莫須有的標籤、生存受到威脅,甚至背負罵名,下面圖片中的4種動物正是這種現象的受害者。

現代人務必培養好媒體識讀的能力,才不會讓自己的愛心與好意成為誤解的起始,淪為迫害並壓垮野生動物的幫兇。

誠然,絕大多數時候人們只是想圖個樂,只是想看動物搞笑,壓根不在意也無法覺察影片是否傳遞了錯誤觀念與刻板印象,甚至認為憑藉一句「Why so serious?」就可以將一切一筆勾消。

喜歡動物、覺得牠們可愛是好事,但要如何從適當的態度來看待瀕危?這些歡娛背後的真相是什麼?萌萌的外表下是否隱藏著許多悲劇?怎樣不被謠言影響而將動物污名化?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帶著各位一同走近。

1
圖片來源:https://animalsake.com/panda-bear-facts
大貓熊(圖片來源:)

大貓熊(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一個讓人遺憾的例子,其遺憾在於被網路塑造成仰賴人類生存的沒路用物種。在一些大貓熊「賣萌」的影片留言裡,時常看到網友留言說「笨到滅絕」、「靠裝可愛生存」,在一部照養人員用蘋果跟貓熊媽媽「交換」幼仔的影片中,更是出現了「活該」甚至「很值得絕種」的言論。

簡短搞笑的網路影片不會告訴我們大貓熊這個類群,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數百萬年,經歷過冰河期等環境劇變,適應環境的能力堪稱頂級,甚至在以食肉目的身體硬是將飲食轉換成竹子後,仍頑強的生存了下來。要不是人類在地球上胡搞瞎搞,牠們根本犯不著我們操心。

2
圖片來源:https://www.worldbirdphotos.com/photo_cat/shoebills/
鯨頭鸛(圖片來源:)

鯨頭鸛(Balaeniceps rex)這種鮮為人知的大型涉禽,近來因為動畫《動物朋友》與少數網路影片,而被網友們廣泛的認識。但同時也因為許多刻意安排的影片橋段,使得大眾產生錯誤的認知(日本節目很愛搞這套),成為一種笨到被照養人員餵草、餌魚從喙裡溜走也渾然不知,還會無端向人鞠躬的蠢萌瀕危物種,而忽略了牠們在野外是讓獵物聞風喪膽的掠食者。

鯨頭鸛型態特殊的大嘴,是專門用來捕捉與之相符的大型獵物,如肺魚、小型鱷魚等,且瀕危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對野生棲地的破壞,絕非如被調侃的「笨到餓死」、「難怪會瀕危」。或者講得更直白一些,沒有任何生物是應該或者值得絕種的。

Aonyx_cinerea_-_Small-clawed_otter_-_Sti
By SarahStierch - Own work, CC BY 4.0, Link
小爪水獺(圖片來源:)

小爪水獺(Aonyx cinerea)因為法規不完善的緣故,在某些國家成為廣受歡迎的寵物,時常被po出讓人融化的可愛影片,甚至跟貓頭鷹、浣熊一同成為「動物咖啡廳」的新寵,常常讓大眾忘記這是一種未經馴化的食肉目鼬科動物。

網路影片的爆紅為這個物種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及隱憂,除了飼主的照養能力以及動物身處的福利狀態令人有所疑慮之外(比如餵水獺吃菜、群居動物單獨飼養),還助長了非法的野生寵物貿易,讓原本就是易危物種的野生小爪水獺,在生存上面臨更大的威脅。與嬰猴、懶猴還有土撥鼠等物種一樣,僅僅因為「我喜歡」、「可愛」等理由,就被強制帶往不合適的環境下苟延殘喘。

Naja_atra_juvenile
By Thomas Brown - Flickr: Juvenile Chinese Cobra (Naja atra) 眼鏡蛇, CC BY 2.0, Link
中華眼鏡蛇(圖片來源:)

在可愛之外,恐懼也是造成誤解的重要因素。中華眼鏡蛇(Naja atra)等蛇類動物,不論是在網路與民間都遭逢莫須有的罵名。除了身為原生種卻被硬當成刻意放生的外來種外,還被妖魔化為會主動攻擊人類的危險怪物;並且聲稱牠們侵門踏戶危及家人安全必須「為民除害」,甚至貓狗有意無意將蛇玩弄至死後,還會得到英勇護主的稱讚。

雖然這種污名化早在網路誕生之前就已存在,就連聖經中也將蛇描述得狡黠不堪,但網路的存在無疑助長了此般惡行,讓缺乏正確訊息管道的大眾,誤解這些只吃小型動物、膽小怕人、棲地被人類聚落壓迫的脆弱生命。長久以來,牠們一直生活在這座島上,請給予這些低調且無法替同類發聲的原住民應有的尊重。

本文經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